1浅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的建设高校党务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的建设情况,在一定意义上关系着高校党务工作的成败,进而关系着能否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能否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建设一支政治思想强、业务能力精、创新意识浓、组织纪律严的专职队伍,以保证高校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是高校很重要的管理力量,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社会思潮对高校的影响越来越直接,社会各种变化在高校的反映越来越迅速,高校师生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显著,师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选择日趋多样化,而高校党务队伍却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具体表现为:1.重视程度不够。高校是通过教学、科研活动培养人才的,人们一直认为,教学、科研人员是高校办学的主体力量,不可缺少,而管理干部队伍则处于从属地位,似乎对办学作用不大。因此长期以来,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不少人不愿长期从事党务工作,总是想方设法改做专业课教师或者从事其他专业技术工作。这严重地挫伤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并使大多数人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对党的理论和历史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不力,也很难把党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到位。2.人员配备不全。由于重视不够,加之编制的限制,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新进人员时多考虑教学、科研人2员,而很少补充管理人员,使得党务干部力量严重不足,岗位人员配备少,岗位职数空缺严重。同时原有人员受干部晋升职数限制,晋升空间狭窄,从内心深处不愿从事党务工作,出现身在岗位心在岗外等不正常现象,队伍不稳状况既普遍又突出。3.业务水平不高。长期以来,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党务干部是“万金油”,谁都能干,于是在配备党务干部时标准较低,在对待上与专业课教师差别较大,以致出现了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多数并非党务专业者的局面。此外,党务干部缺少应有的科研经费,对本职工作缺乏深入的研究、探索,导致党务干部整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的干部构成不合理,绝对数不少,但是不懂行的干部、‘万金油’干部太多,缺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干部太多。”4.工作做得不实。党务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艰苦的工作,是务实的。但多数人认为,党务工作是短期见不到效益的工作,因此党务工作多是嘴上说说、纸上写写、会上讲讲,功夫下得不够,针对性不强,工作措施不力,方法手段不新,从而导致党务工作缺乏说服力,党务干部缺乏号召力,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广大师生对党务工作也没有更高的认同度。5.所处地位不高。高校党务工作者是做好高校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长期奋战在学校工作的最前沿,尤其是处于维护安全稳定的第一线,承担着繁重的任务,工作辛苦,责任重大,但与教师相比,他们的收入待遇及所处地位低,责任与权利不对等,收入与付出不匹配,调整岗位想法突出,消极情绪强烈。二、党务干部专职化的必要性高校党务干部之所以出现以上种种情况,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就是因为党务干部没有实现专职化,即没有建立起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专职化主要是指从事高校党务工作者身份上专门化,不兼职,非双肩挑,这是构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31.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实现专职化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需要。高校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专业知识层次高,思维活跃,积极进取,更具开拓创新精神,他们热爱党,愿意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多做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起模范带头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也能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但对照《党章》和新时期党员党组和党员个人创先争优的具体要求,高校党的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薄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不好;少数党员干部思想不端正,工作不扎实;个别党员干部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少数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二是年轻党员缺乏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缺少严格的党性锻炼。三是专职党务工作干部力量不足,现有党务干部专业化程度较低,不能起到有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因此,要大力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实现党务工作干部队伍专职化,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保证和组织保证。2.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实现专职化是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需要。高校是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地,更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开展党务工作,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不渝地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实现专职化,使党务工作者安心本职,潜心学习,深入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4模范作用,真正解决好我们党后继有人、长期执政的问题,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实现专职化是党务工作职责的需要。党务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精神的变化又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决定了党务工作的复杂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多元文化的渗透,学生的生活空间、交流空间都处于空前的开放状态,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形成的防御型、任务型、被动型的党务管理模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这给高校党务干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且,国家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2010年党中央又修订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依法治学、依法治校、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提供了新的法律依据。这都给党务工作带来诸多难点,党务工作的面拓宽了,对象也比以前复杂得多。这无疑凸现了党务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需要性,同时也为党务工作干部实现专职化提出了客观上的要求。三、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实现专职化的途径1.提高认识是根本。高校党务工作干部是新时期高校党建的规划者、组织者、开拓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党的建设。可见,提高认识,改变观念是根本。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完善激励机制,在业务培训、职称评定、收入待遇和评选先进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的具体情况和实际贡献,使他们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这就要求将高校党务工作干部视作专业人才,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在政策和待遇方面给予倾斜,使每个党务专职干部都具备党务管理岗位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真正成为党务管理工作的行家里手,从而实现党务工作干部队伍专职化。52.解决编制是前提。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缺少人的支持,任伺工作都是无法开展的。要解决高校党务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构建高校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首先解决党务干部人员不足问题,实现党务干部专职化。在编制中科学、合理地设置职数,并逐步补充,即在每年的新进人员中,适当增加党务干部的比例,充实党务干部队伍力量,使党务工作者队伍既不断引进更新,又保持稳定。3.选聘人员是基础。高校党务工作需要高层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选配党务干部时一定要选党性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具有敬业精神的同志,以改善党务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党务干部整体水平。正如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注意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党性原则强、热爱党务工作、业务能力过硬的同志选配到党务工作岗位上来,注意把高校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交流到党政部门任职。广大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要爱岗敬业、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广大党员和师生的信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也要求,选准配好高校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制定优秀党务干部奖励措施,真正将那些有威望、有能力的同志吸纳进党务干部队伍。4.培训技能是重点。培训教育是提高高校党务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新时期,高校党务工作的环境、对象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给高校党务工作者提出了标准高、难度大、内容新、责任大的时代要求。因此,要全方位、多层面、多形式地培训党务工作者,使他们打好理论功底,拓展知识视野,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党务工作本领,使之真正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的队伍,做到观念上领先、工作上争先、作风上率先,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高校党建做出新的贡献。65.改革创新是保证。创新是源泉,创新是动力。高校党务工作不仅要把上级组织的“规定动作”做好,同时也要把本部门的“自选动作”做好。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工作态度,跳出过去的思维定势,及时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努力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正确领导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个任务,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实现党务工作干部队伍专职化,积极探索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证和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