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洗钱”与“反洗钱”所谓“洗钱”,就是指将严重犯罪(例如贪污贿赂、偷税漏税等)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经过清洗变成表面看似合法所得,通俗地说,就是将“黑钱”清洗为“白钱”的犯罪行为。“洗钱”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预谋性,即主观上为故意的、且经过精心计划的;特定性,洗钱活动针对的是特定的资金或资产,即为上游犯罪所得的资金、资产,例如上述的贪污贿赂所得的资产、资金;隐蔽性,洗钱活动即是为了变违法所得为表面合法所得,消灭上游犯罪的证据,故洗钱活动一般都是非常隐蔽,例如最早的洗钱活动是通过洗衣店,即将违法所得的财物与正常合法经营的财物混合在一起,使其表面看似合法,且不被别人所怀疑。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外洗钱活动呈现出以下趋势:严重性,洗钱活动与上游犯罪分离,同时与金融产品紧密结合,发展成为独立的犯罪行为;多样性,即洗钱活动日趋呈现出多样性,例如借用金融公司、空壳公司、通过中介机构等方式洗钱;专业性,欲洗钱者往往聘用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人士参与洗钱过程;复杂性,洗钱活动为的是消灭上游犯罪的证据等,迫使采取的洗钱过程变为更复杂。在上述的形势下,有效防范和打击洗钱活动已经成为许多(包括中国在内)国家的共识。我国反洗钱法在此背景下立法、颁布。《反洗钱法》颁布的意义重大: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监控洗钱活动,追查并没收上游犯罪所得,遏制洗钱犯罪以及上游犯罪,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有利于消除洗钱行为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潜在风险和法律风险,维护金融安全;有利于发现和切断资助犯罪行为的资金来源。《反洗钱法》颁布十周年以来,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破获了数起洗钱犯罪,例如福建省福清侦破162亿地下钱庄案,同时牵出央企高管贪腐案;中国银行闽清六都支行成功制止一起网络诈骗事件,挽回客户资金损失11.31万元;东山县支行成功推动擅自设立金融机构案宣判等案件。同时,《反洗钱法》的颁布、实施使得各金融机构、普通民众均对洗钱犯罪的概念、特征以及手段等更深的了解,能更加准确、迅速的识破洗钱犯罪活动,遏制洗钱犯罪的发生,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秩序稳定。虽然《反洗钱法》颁布十周年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反洗钱工作仍然不容忽视,仍需进一步探索。反洗钱工作仍然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及困难,尤其是金融行业(例如保险业)的反洗钱工作,仍需加大力度。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通过犯罪活动谋求利益的手段日益增多,同时产生巨额的非法收益,仅通过个人窝藏、销赃等手段已无法满足“销赃”的需要,必须借助金融机构实现其来源的合法性。而保险业因其社会渗透性和独特的金融属性,已逐渐成为洗钱的重要渠道。如何做好保险业反洗钱工作已经成为保险机构以及保险从业人员工作重点之一。若为保险洗钱者,其购买保险产品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获取风险保障,而是为了掩饰资金来源、转移资金、套取现金、避税、侵占国有资产等,通常通过趸缴即领、利用中介机构等套取费用等方式进行洗钱行为。故如何通过保险洗钱的征兆,识破保险洗钱行为成为保险机构、保险从业人员反洗钱工作的重点。即可从客户自身情况存有的疑点、所购保险存有的疑点、资金来源存有的疑点、产品交易过程存有的疑点等识破客户洗钱的风险。但实际作业中,识别上述疑点的困难性较大,例如客户自身的经济情况、以及客户资金来源的真实情况。同时,因客户自身的反洗钱意识不足,部分客户对履行反洗钱工作认识度不够,提供客户身份信息资料工作主动性不够。再者,保险公司大多以业务为主,且部分业务均由中介机构代为发展,部分中介机构代理人员缺乏反洗钱工作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对反洗钱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很少,又缺乏必要的业务技能,不能较好地履行反洗钱职责,甚至认为反洗钱工作可能引起客户流失,开展反洗钱工作积极性不高,以上因素为保险机构开展反洗钱工作的难点。针对上述的工作难点,个人觉得反洗钱作为保险行业的一项新职责,保险公司应当进一步明确反洗钱工作在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位置,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反洗钱的工作目标,加强员工的反洗钱知识的培训,提升其反洗钱意识,引导从业人员尤其是业务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反洗钱与业务发展的关系、鼓励规范经营;同时,完善反洗钱内控制度。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洗钱风险点,依法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加大客户身份识别力度、完善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工作检查措施,注重操作环节,层层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严格监控业务办理的过程,不断提高反洗钱工作质量。建议进一步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部门之间配合行动的可操作性,进一步发挥反洗钱合力作用。健全客户信息档案管理,保证保险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准确有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反洗钱工作面临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金融机构在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过程中应该不断调整工作方向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