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考籍号:310114100143姓名:周琳指导教师:黄怀军专业:汉语言文学联系电话:18797470886QQ号:1015329309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地址:13级中文系三班邮编:416000二零一五年十月目录内容摘要---------------------------------------1关键字-----------------------------------------1引言-------------------------------------------1一、命运悲剧----------------------------------2(一)悲剧命运的开始-----------------------2(二)悲剧命运的发展-----------------------2(三)悲剧命运的高潮-----------------------3(四)悲剧命运的结束-----------------------3二、社会悲剧----------------------------------3三、性格悲剧----------------------------------4(一)自卑与自尊----------------------------5(二)反抗与妥协----------------------------6(三)虚伪与真诚----------------------------6四、结束语------------------------------------7注释-------------------------------------------7参考文献---------------------------------------7-1-浅谈《红与黑》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因素周琳【内容摘要】:《红与黑》是19世纪法国文学的一座丰碑。作者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典型悲剧人物形象---于连,于连的人物形象反映出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的反抗与妥协,具有很深刻的社会意旨,表达了从社会底层想要跻身上流社会的理想,最后以悲剧结束的命运。通过审视《红与黑》中存在的悲剧因素,从而探讨其中的悲剧元素。《红与黑》是一部浸透着悲剧意识,具有悲剧美的作品,它出色的运用了悲剧艺术手法,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等在主人公于连身上的集中体现,揭示了主人公于连的悲剧命运和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与性格原因,从而使作品拥有了引人深思的艺术魅力。【关键词】:于连红与黑社会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引言主人公于连一生的骨架大致可以概括为平民出身、较高文化、当家庭教师、与女主人发生恋情、事情败露、刺杀夫人、被判死刑。于连出生在法国,是当地一个木匠的小儿子,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十分低微,一心想飞黄腾达,但由于封建阶级与贵族阶级的双重打压,最终以没能实现理想,却走上了断头台的悲剧告终。悲剧的开始、发展、尾声主要是在市长家、神学院和候爵家展开的,同时,爱情也是于连悲剧的一大要素,在于连看来,爱情成为了他出人头地的捷径,但同时是使他的理想破碎的加速剂,最终造就了于连的悲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悲剧理论认为,戏剧冲突有三种:“第一,物理的或自然的情况所发生的冲突,这些情况本身是消极的,邪恶的,因而是有危害性的;第二,由自然条件产生的心灵冲突,这些自然条件虽然本身是积极的,但对于心灵,却带有差异对立的可能性;第三,由心灵性的差异而产生的分裂,这才是真正重要的矛盾,因为它起于人所特有的行动。”①这三种冲突即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与自我的冲突,由此导致了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当我们用黑格尔的悲剧理论去看于连悲剧时,就会发现两者在一起有共同点,在于连的悲剧中,正是由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这三者组成。-2-一、命运悲剧司汤达的《红与黑》描述的是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处于下层阶级的青少年于连,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但以悲剧告终的故事。于连出生于法国一个社会地位低微的木匠家庭,没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这就预示了于连无法在这个以权力和金钱为主宰的统治阶级里有出头之日。他从小就丧失母爱,因身体瘦弱爱看书而得不到他父亲的欢心,常常被兄长当作出气筒,遭受身心的折磨。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于连悲剧的一生,但于连并不屈服于命运,他一生奋斗,想在这个统治阶级社会出人头地,摆脱现状,享受权势、金钱、地位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他成为了在和整个社会作战的不幸的人。(一)、命运悲剧的开始。他凭借着一身才气,得到了市长家做家教的职务,成为了市长儿子的家庭教师,当然,这也是于连向悲剧迈开的第一步。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予人们一些暗示,于连在去市长家之前,在教堂的凳子上发现了一张碎纸片,上面写着一个叫‘路易·让雷尔’的人在贝藏松伏法,我认为这绝不是巧合,也绝不是作者的无心之笔,这不得不说是作者对于连命运悲剧的伏笔,纸上的死刑犯不仅姓氏与于连一样,还有同样的经历,他也去了贝藏松神学院,这是作者喻示着于连的悲惨结局。到市长家认识的德·雷纳尔夫人并怀着征服她的念头,则拉开了于连命运悲剧的序幕。他与德·雷纳尔夫人两个人暗地里在一起,但于连这种身份是不允许和德·雷纳尔夫人这种身份的人恋爱的,而作者这样写,也让于连的命运悲剧变得变化莫测,使故事情节叠峦起伏,在于连认为自己得到夫人的爱而得意时,却被一封信轻易的打破了,使得于连离开了市长家。(二)、命运悲剧的发展。悲剧的第二步就是去了神学院,于连拿着市长的推荐信,进入了神学院,在这里,于连深得彼拉尔神父的喜爱,但于连的命运不是一帆风顺的,神学院里面充满着伪善的面孔,虽然这让于连很不适应,但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和压迫,于连也学会了用伪善的面孔伪装自己。笔者认为,作者将于连放置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使于连不得不发生改变,这也正是于连悲剧命运的安排。由于他自身种种不受欢迎的表现以及神学院本身的阴森伪善让于连无法适应神学院的生活。这把于连推向了命运的漩涡。-3-(三)、命运悲剧的高潮。于连命运悲剧的高潮是在侯爵家展开的。他到了巴黎,随着命运的安排成了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这是他走入了上流社会的开始,他为了攀上高枝,与高傲的马蒂尔德小姐纠缠不清,最终成功征服了马蒂尔德小姐,就在于连认为马上就可以实现理想,得到向往已久的土地、金钱和权力时,命运又和他开了个玩笑,于连的平民身份却因为侯爵的女儿而升官发财,这让那些富家子弟和教会觉得很不甘心,唆使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给侯爵,使得于连的美梦破碎。于连恼羞成怒之下,开枪打伤了夫人,最后走向了判刑的命运悲剧。命运的悲剧让于连在市长家认识了德·雷纳尔夫人,也让德·雷纳尔夫人亲手熄灭了于连的希望。(四)、命运悲剧的结束。于连正一步步踏上命运的不归路。于连一步步所走的路,似乎都是命运的注定。他从小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崇拜拿破仑,渴望能像他一样通过自己的才能和机遇当上将军,但是命运给了他才能,却没有给他好的机遇,让他出生在复辟时期,没有财富和良好的家庭背景,理想就得不到实现,当教士是他唯一的出路。而命运又让于连拥有一颗追梦的赤子心,不甘于当教士,于连骨子里荡漾着激情,是个不甘于平凡的少年,为了不让岁月摧毁了他赢得荣誉的热情,他拒绝了朋友富凯为他提供的一条安稳的致富路而冒九死一生的危险去探求飞黄腾达的捷径。在残酷的现实与自身的矛盾相撞的命运下,他选择了死亡这条路。对于连来说,死亡在他眼里并不可怕,他的整个一生仅仅是为了不幸做准备的长期过程。就如命运之前的暗示,于连最终走上了断头台,命运的悲剧得到了结束。综上所述,命运的悲剧是于连悲剧形成中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二、社会悲剧于连悲剧不仅是社会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作者司汤达注重将典型人物放置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的悲剧情节。而社会悲剧就是造成于连悲剧的根本原因。于连的思想和性格也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和演变而来的。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环境也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主要影响人的外在,而社会环境则影响人的内在。在《红与黑》中的于连这一人物的成长发展中受影响的环境主要是波旁王朝复辟的社会历史环境,该书的副标题为“一八三〇年纪事”这是拿破仑垮台后,波旁王朝复辟后的年代,在这样一个新的封建王朝里,上层社会设置了一道道血统、门第、资历等障碍。贵族阶级等级制度的森严和僵死,顽固的贵族思想,严格限制了当时的社会,他们不允许一个平民出-4-身的于连进入上流社会的行列。当于连真正爱上德·雷纳尔夫人时,新贵瓦尔诺先生则恼羞成怒,给市长先生写了一封匿名信,街头巷尾流传的风言风语隔断了于连与德·雷纳尔夫人的恋情。在贝藏松神学院,于连因为思想激进,被其他人视为“异端”。因受到彼拉尔神父的喜爱而陷入阴谋,经常落入想去夺取院长职位的对立教派的圈套中。同样,于连在利用马蒂尔德小姐进入上流社会,彻底改变平民身份,两人到谈婚论嫁时,教会又出面干涉,一封德·雷纳尔夫人的忏悔信就彻底粉碎的于连的梦想,把他从云端摔到了地面。于连的一生被这个社会左右操控着,虽然他也有抗争,但个人的力量与这个封建社会的势力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简单地说,在这个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环境下,没有金钱,没有高贵的出身,就不会有出头之日。于连崇拜的拿破仑,也是出身于社会底层,但是拿破仑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机遇,二十岁就当上了将军,三十六岁便征服了欧洲,当上了“世界的主人”,而于连虽然同拿破仑一样拥有坚定的意志、远大的抱负和卓越的才华,可是却没有拿破仑那样的机遇,他生不逢时,出生在一个已经注定产生不了英雄的时代,于连生活在一个金钱与权力主宰的时代,他拥有自由平等观念的先进思想,有向上拼搏努力挣扎束缚的精神,但不幸的是,他用错了地方。在复辟时期社会环境里不需要这些,需要的只是投其所好,阿谀谄媚的奴才。他是唯一一个处在腐败的“上流社会”还能冷静观察一切并给以批判的人。他鄙视贵族的僵化保守,平庸无能,痛恨教士的伪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于连的悲剧是无法摆脱的。于连进入社会的具体环境,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在作品中作者主要描写的社会环境有维里埃小城、贝藏松神学院和巴黎三个典型社会时代环境。由唯利是图的维里埃小城到人心恐怖的贝藏松神学院,再到充满阴谋诡计的巴黎侯爵家。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描写了黑暗统治的社会环境。于连虽然深受拿破仑的影响,但他无法摆脱黑暗社会的统治,他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但又无力反抗,只能虚伪面对。直到最后,在狱里才看清一切,真诚面对,拒绝再戴上虚伪的面具与黑暗社会的接触。最终成为社会黑暗社会势力的公敌,身受极刑而死。因此,可以说于连是被他所生活的社会摧残而死,他也只是封建制度的众多受害者之一。所以说“于连代表着那一时代中下层资产阶级青年的命运,他的悲剧绝不是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平民青年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②三、个性悲剧个性悲剧是于连悲剧的一大因素。如果说社会悲剧是导致于连悲剧的根本原因,那个性悲剧就是导致于连悲剧的直接原因。于连在去侯爵家前,彼拉尔神父就担心:“在您的性格里有一种至少对我来说是难以说清楚的东西,如果您得不到发迹,您将要受到迫害。对您来说,没有折衷的余地。千万别报幻想。别人能够看出,他们跟您说话,并不能使您感到高兴。在像这样的一个重社交的国家里,您如果不能得到尊敬,您就注定要遭到不-5-幸。”神父的担心便是一种了解于连性格的预言和警告。柏杨认定“一个人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的,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③于连的人物个性是一个多层次的,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他性格特征中的核心内容。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就演变成自由与平等、反抗和强烈的个人野心。反抗性和妥协性是于连性格又一重侧面。总之,于连的性格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同时,于连的性格也具备双重性和矛盾性的。于连对社会的批判,很大程度上是从个人受屈辱的感情出发的,他对于统治阶级的特权表示愤慨和不满,但并不是不想和他们一起分享贵族特权;他指责官场上的腐败行为时,自己也不知不觉仿效他们的行为;当他为父亲谋求官职而侵犯一个正直人的利益时,他这样抚慰自己“这没什么,如果我想出人头地,这种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