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歌剧《草原之歌》选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目录摘要…………………………………………………………………3关键词………………………………………………………………31对歌剧《草原之歌》和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的简介…41.1歌剧《草原之歌》在中国歌剧中的发展……………………41.2歌剧《草原之歌》的介绍……………………………………51.3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的简介……………………………52对作品的把握……………………………………………………52.1词义、背景要深入挖掘……………………………………62.2基调、风格体验要准…………………………………………63体验歌曲的旋律情感……………………………………………63.1歌谱的全面认识……………………………………………73.2歌曲的处理…………………………………………………73.2.1演唱和情绪的处理………………………………………73.2.2前奏的处理…………………………………………………73.2.3高潮的处理…………………………………………………84在演唱中的技巧…………………………………………………84.1语言的处理…………………………………………………84.2节奏速度力度处理…………………………………………84.3情绪的处理…………………………………………………824.4音色的处理…………………………………………………8结语………………………………………………………………9致谢………………………………………………………………10参考文献…………………………………………………………11浅谈中国歌剧《草原之歌》选曲——飞出这苦难的牢笼[摘要]:歌剧《草原之歌》在创作上吸取了西洋歌剧的技法,是最早运用西洋音乐技术创作出的歌剧代表作。本文以中国歌剧《草原之歌》中的选曲《飞出苦难的牢笼》情感表现为主要目的,以该作品的创作背景、词义、基调、风格、旋律等角度为切入点,着重研究词义的表达和风格的把握,以及旋律的起伏跌宕带来的不同3情感表现。让更多的演唱者对该作品《飞出苦难的牢笼》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能更好的训练演唱者对该歌曲的演唱风格的把握,以及情绪的控制和表现。关键词:声乐艺术;情感表现;艺术风格1对歌剧《草原之歌》和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以及作词、作曲者的简介1.1歌剧《草原之歌》在中国歌剧中的发展欧洲大歌剧是在16世纪末形成于意大利,从18世纪到19世纪,歌剧在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在意大利、法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而我们中国的歌剧,却是到二十世纪才开始的。中国歌剧创作的拓荒者是黎锦晖,他创作了儿童歌舞剧《小小画家》《麻雀与小孩》等12部,为中国歌剧创作了先河。而歌剧《草原之歌》诞生在中国歌剧曾有过一个繁荣的时代。首演在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首演于北京。音乐取材于朴素优雅的藏族民歌和山歌,并吸取了西洋歌剧音乐的创作技法,具有鲜明的藏族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部歌剧是中国“洋为中用”的最早的代表作。在三年后,中央实验歌剧院带着《刘胡兰》、《草原之歌》、《槐荫记》三部中国大歌剧,赴前苏联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亚和伊尔库斯克等城市访问演出,均受到热烈的欢迎。在我国歌剧音乐创作,在突出主旋律,站在时代高峰和突出歌剧的音乐性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是建国后创作的一个高峰,但这些歌剧与建国后五、六十年代的歌剧创作相比,还远不及其在人民群众中间的影响,因为该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当是作者对作品的时代精神的创作性与音乐语言和音调的创新问题以及在突出作品的个性等方面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有相当一部分作品还没有进行很好地精雕细刻,因此在艺术上显得比较粗糙。《草原之歌》坚持歌剧创作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的方针,较多的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的经验,在“洋为中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在音乐创作上,作曲家以藏族民歌为基本素材,运用了许多西洋歌剧作曲的技巧方法,即烘托戏剧气氛的丰富性上均达到了新的水平。同时,它是较早运用藏族音乐主题,如侬错加“失落主题”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4《毛主席光辉》中被运用,歌剧第五幕终曲《共产党红太阳》中的《踢踏舞》,后来一直成为全国各舞蹈教学的保留曲目等等,都成为后世许多引用的经典素材,体现出作曲家音乐选材的重要价值。歌剧《草原之歌》也是是中央歌剧院的早期代表作之一,一九五五年首演于北京,歌剧《草原之歌》以它引人入胜的剧情和民族色彩浓郁的音乐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曾在全国范围内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并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评价。在2004年中央文化部主持出版的《罗宗贤音乐作品选集中,《草原之歌》作为优秀作品之一,有十首唱段被选入册,体现出持久的影响力。1.2歌剧《草原之歌》介绍歌剧《草原之歌》是在1955年由中央实验歌剧院于北京首演,是由任萍编,罗宗贤作曲,郑小瑛指挥,刘郁民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编辑的六幕五场歌剧。《草原之歌》讲述的是:我国西北的“苦海滩”草原上,居住着藏族的巴扎与吉达两个部落。在反动派的阴谋挑拨下,这两上部落为了争夺草场,经常打冤家。但巴札部落的青年阿布札与吉达部落的姑娘侬错加却在共同的放牧生活中,热烈地相爱着。侬错加的父亲万老公布在头人的胁迫下,违心地硬要女儿断绝与阿布札的恋情。侬错加抗命不认,她悲愤地喊道:“除了我的阿布札,今生今世绝不嫁旁人。”两个部落又打起冤家来了。黑夜里,万老公布与阿布札恰巧遭遇,一阵厮杀,双方均被对手刺伤。当阿布札看清楚被自己刺伤的人原来是万老分布时,他悔恨交加,束手就擒,成了侬错加看管下的俘虏。一对情人竟成了仇人,侬错加痛苦万分。后来她终于弄清了阿布札是无罪的,毅然地将他放走。为此,头人将侬错加关进了监牢。一九四九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西北,参加红军十几年的才达——万老公布的儿子,以“苦海滩”地区工作队队长的身份回到了故乡。他宣传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揭穿了反动派的鬼蜮伎俩,搭救了妹妹侬错加和阿布札,使得吉达和巴札两个部落方归于好。牧民们为共产党给草原带来幸福的生活,并为阿布札与侬错加坚贞爱情的胜利,唱起了深情的歌,跳起了欢乐的舞。此选曲集编选了全剧中的主要唱段共十首,其中有独唱,重唱及合唱。51.3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飞出苦难的牢笼》是选自该歌剧中第四幕第一场中侬错加的咏叹调。这是《草原之歌》著名的一段音乐,歌曲结构较自由。歌曲的歌词第一部分旋律优美舒展,带有哀怨与期盼的感觉,作者以“金雀”和“银雀”来比喻主人翁阿布扎和侬错加,金雀和银雀要永远相随,相亲相爱。把“身陷牢笼”比作是忽然来的一场暴风雨,把相亲相爱的两只雀,打得一只东来一只西,身陷牢笼的侬错加对在外的阿布扎十分思念,可是阿布扎却无音信,这样让侬错加倍感哀怨;歌词在第二部分结构变化为3/8拍,使音乐较为活泼,加之速度逐渐加快,音乐趋于激动。作者却以欢快的词语来表达侬错加的内心变化,让她对阿布扎充满了信心。其中内容为:头人赶走了侬错加的情人阿布扎,侬错加被关了起来,在狱中思念情人阿布扎的一首抒情歌曲,也是这部歌剧中的重要唱段之一,一直流传到现在。2对作品的把握2.1词义、背景要深入挖掘一首优秀的歌曲,要具备故事背景和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歌剧《草原之歌》的第六幕曲《飞出苦难的牢笼》讲述的是:侬错加被关在牢笼,她一直牵挂着阿布扎,不知他的心上人在何处?期待有人来给她带来阿布扎的消息。表现了女主人公对阿布扎的思念。歌曲的第一部分把是阿布扎和侬错加比喻成“金雀”和“银雀”,代表他们永远相随、相亲相爱。把“关在牢笼”比喻成忽来的暴风雨,把两只相亲相爱的雀,打得一只东来一只西,被关在牢笼的侬错加对在外的阿布扎担心和思念,但是没有阿布扎的消息,使侬错加倍感哀怨。2.2基调、风格体验要准一个声乐作品,如果它的内容,它塑造的艺术形象、表达的思想情感比较生动明确,那么这首作品必然是作者将生活素材提炼、加工,典型化了的东西。而演唱6者要真正认识它,把握住它的深度,就必须去了解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生活依据。使纸面上的作品,变成悦耳的,感人至深的音响。想要把握好音乐,首先要初步浏览,视唱。在练唱前,要对作品浏览、视唱,对作品的唱词、音乐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是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创作的第二个阶段是对作品进行深入地,仔细地分析,研究,首先要着重去认识,掌握这个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其次才是研究,分析这个作品的体裁,风格特点。这首《飞出苦难的牢笼》是歌剧《草原之歌》第四幕第一场中侬错加的咏叹调,抒发了女主人公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全曲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曲调优美、舒展,具有大草原生活的气息。节拍以2/4、4/4、3/4的交替进行。第二部分,转为3/8拍,在作品中通过侬错加对小鸟的对白,仿佛女主人公看到了希望,倾诉了女主人公对阿布扎坚贞不渝的爱情。所以演唱者在处理这段音乐时就像在述说。语言要柔和,激动。作品最后结束在2/4、3/4交替的节拍中,结尾的歌词“飞出这苦难的牢笼”音量的逐步加强体现出侬错加迫切想飞出这牢笼,同时侬错加也迫切想飞出当时封建的牢笼。所以要逐步递进,音量也要逐步的渐强。3体验歌曲旋律的情感“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李重光:《基本乐理》)它体现音乐的基本内容。歌曲作品的旋律富于歌唱性和抒情性,是最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一种要素。歌曲的时代特征、民族特色首先从旋律中体现出来,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民族风格和艺术“神韵”,它是反应生活、表现情感的重要的手段。所以演唱者要对歌曲的旋律反复吟唱,细心品味,发掘旋律自身的风格、韵味和情调,从而在演唱中充分地运用声乐演唱技巧表现作品的旋律特点,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3.1歌谱的全面认识7演唱者对歌谱中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应该有所认识、有所设想、有所创造,这样才能逐渐在艺术表现上达到完美的境界。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演唱者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这是一个演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7]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以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含有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讲述的是被关在牢笼的侬错加对阿布扎的无思念。音乐旋律线条在第一部分趋于舒展,有在述说的感觉。第二部分的旋律线条起伏较大,音乐较为活跃,加之速度逐渐加快,音乐趋于激动,表达着侬错加的内心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希望。3.2对歌曲的处理3.2.1演唱和情绪的处理在表现这首歌曲的时,人物内心的刻画要把握。演唱者在演唱的一部分时,声音主要保持平稳,气息要平缓,注意不能抬高气息在此基础上,支点要打开(要有胸腔共鸣)。第一部分结束后,接着出现了一小段间奏,这段间奏的出现是歌曲的情绪出现了变化,同时也在告诉演唱者,为下段情绪做好准备。第二部分,转为3/8拍,在作品中通过侬错加对小鸟的对白,仿佛女主人公看到了希望,语言要柔和、激动。音乐显得较为活泼,所以人物内心也出现了极大的转变,第二段的声音在高声部,要头腔共鸣。所以要有高位安放,才能获得丰富的头腔共鸣。在高位安放的同时气息也要通畅、流动。同时身体也要舒展、放松。面部表情略带微笑。最后的结尾三句“飞出这苦难的牢笼”是作品的高潮部分,也是作品的想要抒发的中心主题。音乐的力度和音量逐步曾强,体现了侬错加对爱情以及对当时封建社会坚定的反抗决心。所以在处理这三句时要明白女人公内心的情绪,才能完整表现出歌曲。3.2.2前奏处理8前奏是歌曲的开始,它的出现拉开了歌曲的序幕,由它牵着歌唱部分的到来,于是情绪由此生。在前奏一开始奏响时,演唱者就应集中注意把对歌曲中了解的信息放入脑海。《飞出苦难的牢笼》是意境性的前奏,带有悠远深邃,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还有一丝遐想。3.2.3高潮处理一般歌曲中最高的主旋律音就是高潮,在情绪上,达到了最饱满的状态。歌曲《飞出苦难的牢笼》的高潮出现是在结尾处,情绪激动,昂然。演唱者在演唱时,音乐的力度和音量逐步曾强,这样才能体现出歌曲的情绪。4演唱的处理4.1语言处理中国歌曲在咬字和吐字时字音要清楚、准确、生动,借助咬字、吐字的过程中一系列丰富的手段和技巧,才能表现出歌词内容所赋予的情、景、境,在演唱达到传情、传神的艺术效果。所以演唱者在演唱歌曲《飞出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