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任何教育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在中学德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尤显突出和重要,这是由中学德育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只有充分认识和发挥教师作用,中学德育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那么,与传统德育相比,在现代中学德育过程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如何起作用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认识的。一、教师要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品德需求,促进学生品德自我发展。现代德育十分强调德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并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成长需要。现代心理学指明,人的成长需要是由机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引起的。因此,如何以中学生这种“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为依据,促进学生自身主动发展应成为现代中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传统德育尽管也十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但往往以教代学,即是教师以自己的德育意向驾驭学生自我的品德需求。甚至强调学生必须绝对服从或听从教师的教导,说到底是把教师的作用夸大了,绝对化了,这是和现代德育理论相悖的。那么,在中学德育过程中,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成长的需要和内在品德发展的需要呢?首先,进行品德教育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实际是指什么?是指中学生的认知、身心和思想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离开这些实际,中学德育不可能取得理想效果。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身心和思想发展水平,并善于根据其已有水平向学生提出要求,特别要注意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比如,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同样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应有不同侧重。初一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独立意识不强,甚至还依赖家庭、老师,因此社会责任感培养应转化为重视教育学生把对自己负责和对班级、对同学、对老师、对家庭负责,由少及多,有机地结合起来。初三级学生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身心发展不断成熟,自主意识增强,而且更多思考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因此,社会责任感培养要把对自己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结合起来,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可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德育的针对性,德育要求的合理性。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在中学德育中的体现。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德育要求过高的情况,比如,讲理想,就是共产主义;学英雄,就只有雷锋。学生觉得离他们太远,要求太高,不易做到。要知道,学生接受得越少,德育效果就越差。其次,进行品德教育要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品德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教师要把它当作一个过程来对待和研究,这离不开认识和遵循德育工作规律。这里的关键是要做到德育内容与要求的层次性,由浅入深、从低到高、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比如,对学生进行关心帮助他人的教育,应把品德境界分成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损人利己”,要进行批判,坚决摒弃;第二层次是“不妨碍人”,要积极引导和提高;第三层次是“应该助人”,应大力提倡。第四层次是“乐于助人”,很多人会接受,也要大力提倡;第五层次是“助人为乐”,这是品德要求的高层次,尽管很少人能做到,但要积极宣传,教师教育学生要从最低层次开始,逐步要求。这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的体现。当然,品德教育要做到从实际出发,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比如,不断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尤其要学习和充实有关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要不断研究学生,并坚持在过程中研究,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德育能力。二、教师要努力创建各种德育环境(或条件),加速学生品德内化。现代德育强调德育是个内化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创造德育条件,加速学生品德内化。从哲学角度讲,这些条件就是外因,是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教育学也认为,“智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决定一个人品德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一个人所处的各种实际关系”。这些“外部条件”和“实际关系”是广泛的,而核心却是班集体风貌。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表明,班级中大多数人的一致态度和行为方式会影响和感染所有成员,甚至会使少数行为不良的个体抑制其违反规范的言行,从而与周围的心理环境结合起来。当然,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建立,良好班级风气的形成,不是自发的产物,是教育的结果。有经验的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始终把建立一个良好班集体当作德育的重要任务,使每个学生与班级集体都有正常的良好关系。有的老师还把集体也看作是教育对象,并把教育集体与教育个人结合起来,通过教育集体来教育个人,通过教育个人来提高集体的认识。在形成良好班集体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师要研究中学德育大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了解社会需要,帮助指导学生制定班级各项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集体风气。二是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形成班集体的核心,并让核心对良好班集体的形成起典范作用。三是教师要深入班集体,努力成为班集体中的一员。一个良好班集体一定是师生平等友好相处的集体。四是教师要观察学生平时言行,及时给以指点。要明确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如果离开教师的指点,良好品德言行难以形成一种集体风气。总之,教师要努力创建良好班集体等中学德育的条件,加速中学生品德内化。三、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包括校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达到知、行、情统一,以形成个性化品德。现代德育强调“知、行、情”的统一,以“个性化道德品质”呐实现为目标。因此,教师在德育中的“主导”还在于促使学生“知、行、情”的统一。现代教育认为,德不仅在于知,更重要的在于行。只有当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活动中有各种情感体验而且深信他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转化成他的个性品德特征。比如,如果学生只从理性认识到劳动的好处和意义,而没有亲自体验到劳动成果,没有感受到劳动后的疲劳和欢乐,那么热爱劳动的品德将是空的。可以说,学生所具备的良好的品德大都是在教师为他们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中学德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停留在品德说教上,更重要的是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享受了情感体验,发展了品德认识,培养了品德行为,从而达到了“知、行、情”的统一。传统德育强调“知”,忽视“知、行”统一,更不重视“知、情”结合,即便个体具有某种品德行为,也往往是不稳定的,不可能形成个性化品德特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知、行、情”统一,以下几方面值得教师注意。一是形成要多种多样。比如参观访问、参加生产劳动、社会服务、军训等,并且做到校内校外相结合。二是活动主题要明确且富有教育意义,重视正面教育,弘扬主旋律。三是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正视社会现实,当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能回避,更不能责怪学生,应指出克服困难弥补缺陷的责任所在,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四是组织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要通过组织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知、行、情”的统一,从而形成中学生的个性化道德品质。四、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的个性化道德品质,以影响学生个性化道德品德的形成。现代德育强调“知、行、情”的统一,以形成学生个性化的道德品质。应该看到,学生的个性化道德品质与教师的个性化道德品质是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教师的个性化道德品质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品德的形成。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因此,教师的个性化品德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应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直接榜样。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可见,中学教育尤其德育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所讲道理的正确性,还取决于教师自身的个性化道德示范性。在中学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发挥自身的个性化道德力量。教师应做到,一要言行,以身作则,使学生觉得可信。二是以科学诚实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使学生觉得可敬。三要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平易近人,使学生觉得可亲。一位可信、可敬、可亲的教师在学生中会形成一种“人格场”。而教师在“场”中实施品德教育,会增强德育的有效性。总之,在现代中学德育过程中,教师仍起主导作用。它主导着中学生品德发展过程。中学德育过程,既是一个学生品德素质发展的过程,又是真正考验教师德育水平的过程。因此,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