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缘政治学姓名:关秀玉学号:2012511153年级:2012级地理科学摘要:地缘政治学从现实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术语,因此我主要从地理与政治、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三个视角阐述了地缘政治学的不同内涵。根据国内外有关地缘政治学研究的学术资料,把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归纳为五个时间段,并对每个时间段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介绍、梳理和评价,有助于人们较系统地认识该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地理学政治地理一、地缘政治学的涵义界定地缘政治学是西方政治地理学中创立较早、影响较大的核心理论。它历经兴衰,至今仍通行于西方世界,成为各国制定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由瑞典政治地理学家哲伦(1864-1922)在所著《论国家》(1917)一书中提出。他将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着重研究国家形成、发展和衰亡的规律。地缘政治学是地理和政治的结合体,又称为地理政治学。它关注地理学对国际政治的特征、历史、结构,尤其是与他国关系的影响,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治决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并依据这些地理因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成,分析预测世界或者地区范围内的战略形势以及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地缘政治学涵义的理解,我把地缘政治学归纳为以下三个视角:1.政治与地理英国学者奥沙利文(PatrickO’Sullivan)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他认为,各国之间冲突的基本量度是地理性的,geopolitics“研究的是权力的行使者之间的地理关系,他们或是国家的统治者或是跨国集团的领导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强调地理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是国内外学者的主流观点,地缘政治学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地理的政治化和政治的地理化过程,它突出了地理或地理空间因素对政治活动的影响。2.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对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术界有很多争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把geopolitics定义为地缘政治学,认为“地缘政治学是政治地理学的一种理论”;美国学者克里斯托夫认为地缘政治学等同于政治地理学,“地缘政治学与政治地理学之间,在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上没有什么根本不同”;阿部市五郎认为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是有区别的,“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虽同样是以国家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前者为地理学,属人文地理;后者为国家科学,应属政治学”。3.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是一种探讨个人、组织或团体,因为空间分布等的地理因素,经营政治的手段及方法。目前用于军事、外交等战略分析方面较多。常常以地理因素为底,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为面进行分析。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英文“geopolitics”既指地缘政治理论又指地缘政治现实,地缘政治不等同于地缘政治学。我国学者陆俊元认为地缘政治学是地缘政治的一部分,广义的“地缘政治”,包含了地缘政治现实和地缘政治学两个方面;狭义的“地缘政治”指地缘政治现实。二、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1.西方地缘政治学的理论演变(1)产生期地缘政治学思想产生于1897年,拉策尔(FriedrichRatzel)在1897年完成的《政治地理学》一书被公认为地缘政治学的奠基之作,他是真正的“地缘政治学之父”。但地缘政治学理论产生于1916年,“‘地缘政治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契伦(RudolfKjellen)教授所著的《生存形态的国家》(1916)一书中。书中,他吸收拉策尔的‘国家有机体’和‘生存空间’理论,提出了用地理环境来说明政治现象与事件的地缘政治学理论”。(2)繁荣期1918年—1945年前后是地缘政治学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典理论,包括海权论、陆权论、空权论等。《海权论》于1890年在美国出版,是马汉海权理论的第一部成功之作。《海权论》一出版即引起关注,美国、日本、德国与前苏联等国都先后将其作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方向指导。中国当前严峻的海权形势已成为国人的共识。中国要崛起,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必须打破海上的枷锁,真正走向全球的广阔世界。制海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得不直面的问题。希望我们精心再版的这本《海权论》,能够让每位读者认清当前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所面临的重重压力。并指导中国走向破冰和辉煌,让你对中国的未来不再迷茫。陆权论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一战前夕,著名英国地缘政治学家麦金德将目光投向辽阔的欧亚大陆,第一个区分了陆权与海权的观念,认为随着陆上交通工具的发展,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成为最重要的战略地区。陆权论对世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史上就有了著名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作为对麦金德的地缘政治观的发展,著名美国地缘政治学家斯皮克曼则在其《和平地理学》中提出了边缘地带理论。他认为,谁支配着边缘地区,谁就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着世界的命运。在麦金德看来,整个世界的历史就是大陆强国和海洋强国相互斗争的历史,尽管海权强国占过优势,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由于陆权国家人力和物力资源丰富,并且交通日益改善,海权国家终将被陆权国家所压制。因此他提出,世界力量重心所在的欧、亚、非三洲由于陆上交通发达,已变成一个世界岛;世界岛的中心位于欧亚大陆中部的心脏地带,其范围大致西起东欧,东至中西伯利亚和蒙古,南起小亚细亚、亚美尼亚、波斯和中国的西藏,北至北冰洋。其外围则依距离的远近和人力,除东欧这个门户外,其余方向海权国家均不易进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堡垒,而占据心脏地带的国家却屡屡向欧亚大陆边缘地带扩张。据此,麦金德断言,占据东欧是控制心脏地带的关键,并把他的全球战略思想归纳成著名的三段警句:谁统治东欧,谁就控制了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就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控制了全世界。空权论是空军狂轰滥炸取胜的军事学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空军出现了,各国参战的飞机有两万多架,在战场上大出风头,可是那时空军只是附属于陆军和海军的一部分,不是独立的军种。意大利的军事家朱里奥•杜黑(GiulioDouhet)是空权论的创始人,他在1921年出版的《制空权》一书中提到,“航空为人类开辟了一个新的活动领域——空中领域,结果就必然形成一个新的战场”。他认为,独立空军的重要性将迅速增大,而陆军和海军的重要性将相应减小,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3)低迷期1945年-1976年前后是地缘政治学的低迷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玷污的地缘政治研究沉寂多时。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解释世界形势的理论需求将地缘政治学重新唤上学术舞台”。德国人K.豪斯霍弗(KarlHaushofer)是地缘政治学衰落的始作俑者,他曾经利用和歪曲国家有机说和生存空间论以及陆心说,把地缘政治学与纳粹德国的侵略扩张联在一起,导致在二战后约30年时间里地缘政治学在学界遭唾弃,一度处于低迷状态。(4)复兴期地缘政治学的复兴始于1976年。1976年元月,一份全新的地理学杂志《希罗多德杂志》在法国巴黎出版,法国地理学教授Y.拉考斯特(YvesLacoste)是该杂志的编辑,他把《希罗多德杂志》的副标题定为:“地理学和地缘政治学评论”。从此,地缘政治学复活了。几乎在同一时期,地缘政治学说由美国政治家基辛格(Henrykissinger)将其引进美国有关外交政策的论述中,此后,地缘政治学成为美国的政治和国际关系词汇。到了20世纪80年代,地缘政治学这一术语开始被学者们广泛使用。(5)新发展期1992年前后,地缘政治学开始获得新的发展。到1992年,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联合国日的致辞中说:“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化时代,地缘政治获得了新的发展,新地缘政治应运而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展开,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在变得相互依存的国际关系中,世界已经形成一个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相互交融的文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尽管国家间的竞争仍然存在,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扩张领土和争夺势力范围的得失较量的零和关系,而是在良性竞争中求得共同的安全与繁荣。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逐步从地缘政治学向地缘经济学发展。爱德华.卢特沃克(EdwardN.Luttwak)在《面临危险的美国之梦》(1993)中提到,“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利益,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成为国家之间争夺的焦点,地缘政治角逐正逐渐让位于地缘经济角逐”。地缘政治学的曲折经历丰富了它在每个阶段的内容,每个阶段的理论积淀推动了地缘政治学的发展。海权论、陆权论和空权论的出现逐渐催生了世界各国海军、陆军和空军的崛起,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扩大到地面和空中空间的结合。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的激烈竞争渐渐上升为世界的主旋律,对地缘经济学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核心主题。2.国内地缘政治学的研究概况我国掀起学习与研究地缘政治学的热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起。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新地缘政治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很多学者的追捧。学者倪世雄认为,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传统地缘政治学提出的‘世界是由正在扩张和收缩的空间集团和领土单位组成’的基本假设,已变得陈旧而过时了,需要有一种新的地缘政治来替代它。”内涵上,地缘政治学已经不再仅仅把军事、安全等问题作为研究议题,而是把经济、文化等问题纳入研究议程,分别形成了地缘经济理论和地缘文化理论。外延上,地缘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不再局限于国家及其周边而是延伸到国家所在的整个地区乃至全球。三、结语纵观地缘政治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产生期、辉煌期、低迷期、复兴期和新发展期这五个阶段,每个阶段国内外学者都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对地缘政治进行了总结和反思,有从地理与政治、政治地理学与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与地缘政治学的视角分析地缘政治的内涵;有从陆权论出发,分析陆地空间对大国的影响;有以二分论的模式分析地缘政治;有冲突性与联合性的分析视角等等,正是国内外学者的努力付出,地缘政治的研究才会硕果累累,地缘政治学才会进入新的研究领域。当今,新地缘政治学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地缘政治理念,它否定了以扩大权势和领土扩张为主题的传统地缘政治观,批判了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强调平等与自主的国际关系。参考文献:[1](英)帕克著,刘从德译.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65-211.[2][英]P.奥沙利文著,李亦鸣等译.地理政治论: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1.2.[3]陆俊元.地缘政治的本质与规律.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93.[4]倪世雄,潜旭明.新地缘政治与和谐世界[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125.[5](俄罗斯)丘德诺夫著,国玉奇译.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37.[6][美]斯皮克曼著,刘愈之译.和平地理学.商务印书馆,19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