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基督教与道教之人性观学院:华文学院学系:应用语言学系专业:汉语言课程名称:西方文化概论学生姓名:周伟俣学号:2013051250指导教师:2015年12月28日2浅谈道教与基督教之人性观周伟俣(暨南大学华文学院510610)[摘要]:道教哲学认为人的本性是真性,而基督教哲学认为人的本性主要是“罪”。这两种不同的人性观引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道教主张人复归真性,就可得道成仙;基督教主张人克服罪性,在生活上效法基督就可成为真正的人。从而,导致人的本质脱离现实。[关键词]:道教;基督教;人性观OntheviewofhumannatureofChristianityandTaoismZHOUWeiYu(HuawenCollege,JiNanUniversity.510610)[Abstract]:TheTaoistphilosophybelievesthathumannatureisthetrue,buttheChristianphilosophybelievesthatmostofhumannatureiscrime.Twodifferentviewsofhumannatureleadtotwodifferentopinions:TheTaoistadvocatespeoplereturningtotrue,thenpeoplecanbecomegods;TheChristianadvocatespeopleovercomecrimeandlearnfromchrist,thenpeoplecanbearealman.Thus,itleadstotheseparationofhumannatureandthereality.[Keywords]:Taoism;Christianity;Humannature1.引言所谓人性观,就是对人性的看法。国外有X理论,Y理论。国内则普遍分为性善论与性恶论。然而,比较这两大宗教的人性观是否有必要呢?几十年来,尤其自冷战结束以来,宗教在世界各地均呈复兴和增长态势,并且对国际关系、国际安全和各国外交政策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这已经在学界,尤其是国际关系学界引起相当关注。在当今历史条件下,宗教因素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内生变量,国际上的许多冲突使宗教与政治联成一体,所以,任何对宗教的忽视都将会犯下大错。当今世界正处在深刻的变革和调整之中,宗教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联合国第65届大会通过的设立“世界不同信仰间和谐周“的决议,就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促进不同宗教、信仰之间和谐的共同愿望,同时也反映出国际社会希望通过宗教的和谐而达致文化3认同的目标。道教与基督教作为中西方两大本土宗教,不仅代表着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思想观念,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中国的学者对道教与基督教的研究主要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因此在此之前,这方面的资料屈指可数。第一篇关于道教与基督教的文章是发表于清华大学学报上的《介绍与批判》。渐渐地,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格局的稳定,改革开放风潮使得更多的学者开始着眼于中西方文化的比较。道教与基督教的对比这个论题也甚为火热,仅2015年有关道教与基督教关键词的知网(中国知网CNKI.NET)检索结果有2324条。经过无数前人对道教与基督教的研究,形成了以下几个研究方向:生死观比较、人观比较,神性观比较还有近些年新崛起的生态观比较。本文将围绕人观所衍生的人性观作为道教与基督教的比较尺度。2.道教与基督教人性观所谓人性观,就是对人性的看法。国外有X理论,Y理论。国内则普遍分为性善论与性恶论。本文皆采用国内的理论作为尺度。2.1道教人性观人性,即人之为人的特性。道教哲学的人性是人性二重性。道教将人性分为两种:真性(本来真性、本然真性等)与一般之性(习染俗气之性、识性等)。道教的思想哲学最早可追溯与上古时期的崇信自然与鬼神,从最早的人神沟通的占卜等多种方术,逐渐演变成殷周时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竹书纪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道教主张人的本性是道,这一观点为人的轮回与长生不死提供理论依据。《玄珠录》卷上说:“众生与道不相离。当在众生时,道隐众生显;当在得道时,道显众生隐。”可见,道无生死,人的本性又是道性,只要复归真性,就能得道成仙。如《老子河上公注》称:“善行道者,求之于身。”《太平经》亦称:“夫天将生人,悉以真道付之物具。”这都是说人身中分有道。这就为人能成仙不死找到了理论根据。如《太上老君内观经》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又如《玄珠录》卷上说:“众生与道不相离。当在众生时,道隐众生显;当在得道时,道显众生隐。”道无生死,人只要把握住身中的道,与道合一,就可长生久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即是以天地云雨的生成过程为例,论述天地阴阳升降,从而交相感应的规律,正是由于阴阳的交感,才有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流、结合,才有世间万物的化生。这便是万物中“道”的反映,只有契合了道,才能与天地同寿,与万古同生。道教认为,“一般之性”即现实之人性。现实人性指人后天的各种生理上的欲望和心理上的妄念等。道教认为各种妄念和欲望使真性遭到遮蔽和丧失。唐玄宗《道德真经疏》说:“虚极者,妙本也。言人受生,皆禀虚极妙本,是谓真性。及受形以后,六根受染,4五欲奔驰,则真性离散,失妙本也。”这是说人因欲望而丧失真性。—言以蔽之,道教认为“一般之性”是悖道的。概括起来就是,道教之人性分为真性与一般之性。一个凡俗之人,只有契合道,返璞归真,才可超凡脱俗,得道成仙。2.2基督教人性观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的本性来自上帝。基督教认为上帝原始创造的世界是善的,所以人的本性中有善,故《圣经》的《创世记》说:“上帝看他所创造的一切非常好。”但当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犯罪堕落之后,《圣经》仍将人称为“上帝的形象”。“人是上帝的形象”直接的意义:人肖似上帝。它的具体的内涵有三:一是人与上帝之间有相通的关系,即人性之中具有与上帝相应和沟通的本质;二是人代表上帝管理世界,即人有看守世界秩序和约束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责任和使命;三是人在道德能力、理性、爱、创造性等禀赋方面类似上帝。此时,从“人是上帝的形象”可对人性作如下的理解:一方面肯定人的尊严与高贵(“上帝形象”的延续———善),另一方面也肯定人的失落与堕陷(“上帝形象”的亏损———恶)。基督教认为现实人的本性主要是罪性。“罪”是指人违背上帝的旨意,不按上帝的意志去生活;它是人与上帝的关系破裂所导致的结果。人不信任和依靠上帝,不满足自己的做人及受造物的地位,想和上帝平等,自作主宰。如从《创世记》第三章第3~6节可看出,亚当夏娃违背上帝的命令,为了像上帝一样能够明白一切而偷吃禁果。所以说,罪的本质不是世俗道德过错,而是一种关系范畴。正如加尔文所说:人仍然不以被按照上帝的形象所造为满足,还想要与他平等,这是最大的不敬。可见,人性的善恶与道德上所讲人性的善恶不属于同一范畴罪不单是个别的行为,而是所有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罪不能靠自己通过修身而得到克服,只能依靠上帝的拯救。正如《新约》所说,唯有凭借着耶稣基督(圣子)的救赎,人才能恢复亏损的“上帝的形象”概括来说就是,基督教认为人性是由人的诸多关系来揭示的,人神关系决定其它几种关系,人与上帝的关系是人最重要的本性,现实人的本性主要表现为罪性。人神关系破裂的罪是最主要的罪,它导致具体道德上的罪以及其它罪。简言之,道教把人性分为先天人性和后天人性,认为先天人性是道性,是超越善恶的,后天人性有善恶。人的本性是真性,即人性中有神性。人依靠自己摒弃欲望和妄念可复归真性。基督教则认为人性之中善恶(罪)并存,人的本性来自上帝,取决于人和上帝关系的好坏,人性中无神性。现实人的本性主要是罪性。人的罪性的消除只有靠基督的救赎。3.比较与总结不如将二者的结合起来进行人性观的区别与总结:3.1.道教认为人的本性是真性,就意味着人性中有神性,因而人的生命可提升到成仙,一般之性则是悖道的。而基督教则认为现实人的本性是罪性,罪人蒙上帝拯救方可获5救,成为“新造的人”,但人的生命不能提升到成为上帝,只能肖似上帝。显然,道教和基督教都认为现实人性是“堕落”的,需改变。但人性更新依靠的力量却并不相同。道教认为人可依靠自力(自己修身)更新人性,从而获得解脱;基督教则认为人只能依靠他力(上帝的救赎)更新人性,从而获得解脱。这是两种人性观最根本的区别。3.2.道教与基督教对人性的界定,都通过与信仰对象———道/上帝的关系来揭示。道教是以“道”与人的关系来界定人性的,而基督教是以“上帝”与人关系来界定人性的。显然,道教与基督教通过这个超越的“参考对象”(道/上帝都对人性突出了一种不同的参考水平,而不是就人与其它生物或自然宇宙之相同或不同的平面层次来参考,避免了人与自然含混互证或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这虽然有利于塑造理想人格,但却导致人性、人的本质脱离现实。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参考文献:[1]丁长春.道教与基督教人观之比较[J].社会科学研究,2005.01.28.[1]丁长春.道教哲学与基督教哲学人性观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2005.01.30.[2]郭威.宗教在国际文化关系中的作用再认识[J].中国宗教,2011(12).[3]卓文平.从“文化强国”战略看中国传统文化及宗教的意义[J]中国宗教2011(12)[4]王明.太平经合校[M].中华书局,1960,259.[5]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M].第1集第1部,第98题第2条.[6]藏外道书[M].第9册.523,巴蜀书社,1992.[7]罗秉祥.人生观:基督教观点[A].对话:儒释道与基督教[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