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借助心理学效应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借助心理学效应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以“‘四环两型’问题导学式魅力课堂”为例贾艳摘要:心理资本强调激发和培养人脑中潜在的心理能量,使之得到开发和提升,从而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和智能,形成个体和团体的竞争优势,大大提高工作绩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借助心理学效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四环两型’问题导学式魅力课堂”魅力的绽放,正是由于遵循了心理学规律,应用了心理学效应,提升了学生的心理资本。皮格马利翁效应是“魅力课堂”建立的核心心理学效应,牧羊犬效应是“展示激学”环节实施加分原则的心理学基础,情绪效应、登门槛效应是“提升领学”环节有效实施的理论指导,心理饱和效应、从众效应、马太效应是“魅力课堂”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的心理学效应。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CapitalAppreciation),简称:PCA,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是当代管理科学中的最新理论,超越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心理资本强调激发和培养人脑中潜在的心理能量,使之得到开发和提升,从而产生巨大的内在动力和智能,形成个体和团体的竞争优势,大大提高工作绩效。国外研究发现,一个中型企业,心理资本提升2%,每年能给企业带来1千多万美元的收益,可见较少投资便可获得巨大回报。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首要的是要对学生、课堂进行管理。因此,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同样可以帮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教师借助心理学效应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四环两型’问题导学式魅力课堂”(简称“魅力课堂”)模式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魅力课堂”是由重庆市凤鸣山中学首先提出的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2010年3月全校启动,至今已有两年半的时间。“自主学习-合作互学-展示激学-提升领学”四个环节的课堂中,学生通过“情境自学”能自己解决50%-60%的问题,通过“合作互学、展示激学”能内化80%—90%的内容,教师点拨最后10%左右的问题。只要给学生机会,他就会回馈给你惊喜,这就是新课堂的魅力。这些惊喜与魅力源于新课堂遵循了教育学、心理学基本规律,有效应用了心理学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是“魅力课堂”建立的核心心理效应,牧羊犬效应是“展示激学”环节实施加分原则的心理学基础,情绪效应、登门槛效应是“提升领学”环节有效实施的理论指导,心理饱和效应、从众效应、晕轮效应是“魅力课堂”要可以有效避免出现的心理效应。一、借助“皮格马利翁效应”,帮助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al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Effect)”、“期待效应”、“爱的效应”。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皮格马利翁效应可以用“自我实现”理论来解释。三大心理学流派之一的人本主义,其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提出了“自我实现”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正因为这些需要,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在学校教育中,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是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心理影响的体现。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他们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基于这一理念,新课程强调学生要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并使其获得学习体验。重点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与教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尊重、认同、鼓励、关心学生,能帮助学生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使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更加明亮。“魅力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互学-展示激学-提升领学”四个环节无不充满了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皮格马利翁效应是“魅力课堂”建立的核心心理效应。二、借助“牧羊犬效应”,促进学生在竞争中成长。牧羊犬效应是指让跑得快的羊吃到最新鲜、味美的草,让鞭子始终抽打在落后的羊身上。讲的是竞争,能力强的才能混到饭吃,按功劳大小计酬,落后就要挨打。教师要做一只优秀的牧羊犬,不仅要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时空,还要管理好羊群的正常生活秩序,引导完成一些指定的任务,让羊儿吃得饱、吃得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在以往的学习、生活和交往中,他们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魅力课堂”的“自主学习和合作互学”环节就是教师在让学生自己吃草,“展示激学”环节会通过加分的方式激励并管理学生,这就是教师在用鞭子牧羊。笔者实施的基本加分原则是:敢于发言的小组,说法正确加一分,有精彩的分析、独到的见解、有效分工合作的小组加2分,回答、分析错误的小组因为错误示例成为“药方引子”,也应给予0.5分的奖励。一堂课下来,积极思考并积极表达的小组可以得到五分左右,也有小组一分都没有得到,一周结束,统计一次,一月结束,汇总一次,班级评选出优秀小组,学校、班级对优秀小组都有一定的奖励,并与评优评先挂钩。教师要成为优秀的牧羊犬,科学的引领才能即省力又有效。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与知识的对接,还要引领学生与学生间的合作,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在展示小组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其他小组学生学会倾听,并倡导质疑、发现错误、补充不足,对这样的“小老师”给予加分奖励,让课堂充满探讨与分享的精神。同时,在激烈的讨论中,教师也要留心倾听,仔细观察学生探索活动的情绪和表现,从他们的言语、表情、眼神、手势和体态等方面观察他们的内心活动,分析他们的思维状态和概念水平,捕捉各种思维现象,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同时留给学生充分展示和质疑的时间和机会,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创设适于学生创新和动手的教学环境,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则争执不下,无法说服对方时,教师再给予帮助,并进行简洁、准确的点评,此时,教师已成为“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引领者,成为“苏格拉底方法”的实践者。三、借助“情绪效应”,用愉悦带领学习。情绪效应又称情感效应(EmotionalEffects),是指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到对某一个人今后的评价。古希腊有个杰出的哲学家叫德漠克利特,他总是笑脸迎人,不摆架子,被人美称为含笑哲学家。如果教师带着热情走入课堂,多给学生以笑脸,给学生以信任,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带着愉悦的心情与学生共同学习,学生也将回馈良好的情绪,学习效果也自然事半功倍。其实,能导致情绪效应的并不只是微笑,发亮的眼睛、有力的手势、稳健的身态、幽默的语言等,都能加强课堂的情绪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引起心理的共鸣,有效地引起良好的情绪效应。四、借助“登门槛效应”,增强学生攻破难点的信心。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oor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登门坎效应”对人的影响。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一下子不宜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而是先提出一个只要比过去有进步的小要求,当学生达到这个要求后再通过鼓励逐步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并力求达到。课堂提问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问题,问题设置形成难度梯度,一步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登门坎效应”蕴涵的是一种教育的理性、教育的智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经意处见匠心。五、避免“心理饱和效应”,借助新奇引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心理饱和效应(saturationeffect)是指持续使用同—刺激材料导致刺激效果递减的心理现象。其基础是适应水平效应,即人的神经系统会适应某一特定强度的刺激,一定时间后继续重复这种强度的刺激,只会使刺激效果越来越小;要维持最初的高水平刺激效果,须不断增强刺激物的刺激强度。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老师布置100道题,学生开始做作业时,动作快,做得也正确,但做到后来,速度慢了,还常出差错,同时出现厌烦情绪。在生物学教学中也可看到,学生对教师拿着常用工具进教室无动于衷,一旦听到去实验室上课就会欢呼雀跃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因此,在教学中长期采用单一方式教学,即使曾经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方式,学生也会感到厌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喜欢富有变化的刺激。当刺激使人兴奋时,人的思维、意志和力量会达到最佳状态或超常发挥。新课程强调要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获得情感。“魅力课堂”中“合作互学”与“展示激学”环节通过学生互助和竞争,有效地产生刺激,避免心理饱和现象。因为在同学的交流中,新观点、新角度在不断生成;在同学的互动中,矛盾观点的产生又促使思维冲突在不断发生,新颖与冲突永远都是最好的刺激。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有意义的活动情境,是教师要扎扎实实备的课。六、避免消极的“从众效应”,倡导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从众效应(conformity),也称乐队花车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从众行为非常普遍。如对教师的盲信,对优生的盲信。促使一个人在合作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多种,一般认为,一方面小组里有较优势的学生存在;另一方面,较弱个性的特质者,如智力较低、胆小、顾虑多、意志不坚定、自信心差、过于重视他人并依赖他人者等。毋庸质疑,从众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小组意见,合理的小组环境可以促进或潜移默化地使落后的小组成员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但应该指出,在不合理的小组环境里,由于从众效应表现为趋向学习结论一致,而不一定是学习结论正确;部分学生容易与自信或学习优秀的小组成员的观点、思维方法形成一致,而忽视自己地观点、思维方法正确与否,小组合作的结果可能是以虚假的多数形成错误的小组结论。可见,从众效应容易压制正确思想的形成,窒息小组成员的独创精神;合作学习有时有弱化独立思考的趋势,个体在群体中容易丧失了对自我的控制,失去了个体感,使得“人云亦云”。我们需要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从众效应,我们反对的是消极的、盲目的从众效应。“魅力课堂”因为倡导合作互学,首先实施了分组围坐的形式,“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即保障了各小组的平衡,又保障了小组内的合作可能,“魅力课堂”还倡导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创设问题情境,注意答案的多样化,以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不同小组发表不同见解并加分奖励,以提高学生的批判能力。笔者在实施中体会到,这些措施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