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写结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说:“读写结合蕴含了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的精华,符合语文教学规律。读写结合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这里的“写”,既是阅读内化的语言、写法的模仿、迁移和创造,也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语境与文本对话,凭借词语进行阅读分析、激活想象的过程。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重人文、轻工具,重感悟、轻写法的倾向,从一个角度导致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高。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文本的特点,确定读写结合点,适当安排小练笔,可以有效实现读写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各学段的读写结合的方法一、读写整合,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较好体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尺。低年级学生虽然谈不上写大文章,但可写话,因而阅读是必要的,也实为基础。如何在教学上得以落实,以下谈几点体会。1、从数量着手激发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大家公认的。低年级学生特别好“功”,追求表现与表扬,我则抓住学生年龄特点采取表扬激励、奖赏、竞赛以及无意转有意、成就体验等方法与心理导向,让学生始终处于浓厚的乐趣中,学的成效显著。低年级学生要学写话,就必须先学说话,要会说话,就必须具备材料,除了生活中的经验外,许多材料靠阅读获得。因而,从阅读的数量上着手,激发学生读的兴致,使说话先有材料而再求质量。一年级学生刚学会拼音,我就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拼音读物带回班上,设立一个图书角,并且每人订一份《小学生拼音报》,这样一来,学生读物增多,读书兴致增浓,学生每当下课后又都争先恐后地认真而又开心地读起来,掀起你读我读比谁读得多的热潮。这是获得说写材料的基本保证,又是形成自觉读书的好习惯的有利途径。2、从说话着手训练说话能力说话写话是低年级作文教学的主体工程,也是为中、高年级写作打基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学生大量阅读后,要求学生说说感受,说说故事等,引导学生说话,进行说的训练配合教学学会把自己做的事说出来。学生牢固掌握了这一知识,大多数学生兴致勃勃地跟我说:“老师,我XX时候在XX……”我还启发同学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说说,看谁最愿说,听谁最会说,比谁说得又多又好。我用小奖状鼓励学生,学生说得兴趣大增,掀起你说我说大家说的热潮,为过渡到写话和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3、从说到写自然过渡,写话训练持之以恒学生有了阅读数量,说话有了兴趣,就应有更高的目标与要求,那就是写话,这便是将说的转为写了。在一年级第二学期时我提议:请孩子们每天在记事本上写一句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写下来,要求所写的一句话明白,通顺即可。于是每人每天进行写一句话的训练,并及时检查、表扬并指正。由于操作简单,迅速完成了从老师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化。学生每每获得老师的小奖状后,写得更欢了。双人拔河比赛“爸爸和妈妈要比赛拔河啦”爸爸和妈妈拿着绳子到了室外,我跟在后面,做小裁判。我先用粉笔在地上划一条线,再帮他们把绳子系在腰上。比赛一开始,妈妈就在用力的把爸爸拉过去。只见爸爸瞪大了眼涨红了脸脖子似乎比平时粗了一圈。妈妈也不甘示弱,身体有些在动,眼看妈妈就要支撑不住了。。。。。。忽然妈妈大叫一声猛地发力把爸爸拔了过来。“妈妈赢了”“妈妈赢了”我高兴极了。这时爸爸向妈妈眨了一眼。妈妈笑眯眯的对我说:“你爸呀!是故意让着我的。”这时裁判宣布拔河比赛到此结束。雨雨,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一天,雨趁着太阳睡觉时,只听“哗哗哗”的声音,太阳的全身都湿了,没等太阳醒来,他就溜走了。“捣蛋鬼”雨呢,他呀又跑到了阳台上,把刚晒好的衣服、被子、裤子又弄湿了。雨又把云朵妹妹吓哭了,还招来了风姐姐,雨心想:我都把云朵妹妹吓哭了,还招来了风姐姐,我的本领真大呀!雨想着想着就走到了一个城市,他一看,城市里的花儿怎么都谢了?于是,他请来了春姐姐,问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不到春姐姐的回答让雨出乎意料,原来城市里已经好几天没有下春雨了。雨虽然很调皮,但是他也很有爱心,他不愿看到这些花儿凋谢,于是他就恳恳求春姐姐把他化为春雨滋润大地。由此可见,阅读与写作可以从一年级起步,善教乐学,学生形成阅读与写作的习惯,必为将来写作文打下良好基础。二、三年级读写训练的方法进行了两年多读写结合的训练,孩子们在思维想象空间和能力上、语言表达能力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三年级作文是小学作文训练过程中的过渡阶段,以一二年级说话写话为基础,又要为高年级命题作文搭桥铺路。为了搞好这个“过渡”,我认为片断练习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仿写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形式,是引导学生写作上路的阶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如果在课上能让学生动笔写的内容尽量在课上说、写,如果课上没有时间,则要引导学生说充分,意在开阔学生思路。根据三年级教材中连句成段的一些规律,我采用了下列几种训练形式进行仿写。1.按总起分述写“总起→举例→小结”或“总起→分述”,是小学课文中常见的段落结构形式。总起分述段写法的规律是总起句位于句首,这是全段的中心句;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我引导学生从读中悟出了写的门道后,就要求学生结合写来加深认识。2.训练描写动植物学生写状物的难点在于理不出顺序,教师在讲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理出状物的顺序。描写动植物的外形不外抓住特点按顺序写,描写的顺序要么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要么从整体到部分(或部分到整体)。3、从优美的词、句入手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词句的方法有比较式、增删式、换词式等。如:在教学《荷花》一文时,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的“冒出来”用词十分准确,于是,我就引导学生运用了换词式,体会“冒出来”一词的巧妙之处。我是这样设计的:“冒出来”是什么意思?可以换其它词吗?为什么作者不用“长出来”而用“冒出来”?通过引导,学生就明白到“冒出来”一词写出了由于池里的荷花挨挨挤挤的,荷花必须用力地向上生长,才能长出来。因此,这个词用得十分准确。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种你喜欢的花的片段,写出花的颜色和姿态,在练习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拟人的手法,而且学会了如何在记叙中用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我想:只要老师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三、高年级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高年级的作文已步入了篇章训练,如何提高作文能力呢?其做法是通过读写整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高年级的读写整合,就是要给学生的思维架起一座知识迁移的桥梁,达到不断提高写作技能的目的。要提高读写能力,就得进行多种小作文的训练。通过阅读教学,学习多种表达方法,获得运用语言的经验,从而不断提高写作水平,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读写整合,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1、.观察练笔: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观察则是习作的基础。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总是千变万化的,只有用心去体验,进行认真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特点,写出真实具体生动形象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和练笔有机统一起来,才能使习作训练落在实处。如一个夏天的下午快放学时,忽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借此机会我让学生欣赏并把看到的写下来。2、围绕教材、设置短文训练。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通过读写整合,设置各种短文训练方法,是完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我的训练方法:1.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和改写。学生到了四、五年级,除了继续进行片断仿写外,应进一步把培养想象和发展思维、丰富语言紧密整合起来。这样既能培养想象能力,又能把想象的结果用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丰富了语言。想象要有根据,要合情合理,课文里所写的人物心理活动、对话或故事情节、场面,在讲读教学中都应启发学生想象,进行补充,再进行续写或改写。如学了童话《小木偶的故事》,我让学生续编故事,拓展升华,假如小木偶有了所有的情感后,来到外面的世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接着编下去。2.对富有故事情节的古诗进行改写,扩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在领悟诗文主旨和掌握诗文素材的基础上,完成对诗文的改写,用一种创新的样式对诗文进行诠释。如教学古诗《所见》,诗中描写作者在农村偶然见到牧童放牧中的一件小事。全诗通过牧童骑牛唱歌、捕蝉前后动作变化的描写,表现了牧童活泼、机灵的性格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第二首古诗《小儿垂钓》描写了一个农村孩子在河边专心致志地钓鱼的情景,从他巧妙地应对路人问路的行动中,可以看出,它是个活泼、机智的孩子。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从两个农村小孩活泼、机智的行动中,体会到大自然中充满了生活情趣。要求学生结合插图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改写成一个故事。通过编写故事的练笔设计,检验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整合,提高写作能力,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把阅读理解的思路同写作构思的思路统一起来,抓住读写整合的连接点,读写整合,读写相长,使读与写的训练互相渗透,相互整合,这样,读写对应,就能使学识读写能力互相迁移,相互促进。※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新教材中有许多文质优美的文章,有的行文流畅,似流水淙淙;有的奔放豪迈,似热血沸腾;有的语言优美,宛若置身人间仙境;有的语言朴实,似娓娓道来,但却饱含着作者的深情。可以说,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运用文本?我认为,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确定读写结合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一条沟通的桥梁。(1)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诗人杜甫曾写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说,他用最概括的语言表达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看,读与写密不可分,读可促写,读是写的前提。读可以为写提供参考模式,给写以更多的启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这点进行设计读写结合点,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一课,第四自然段详细描写了盘古倒下后身体各部分变成了美丽的宇宙,想象丰富奇特,同时又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读来颇有气势。因此我将这段中的排比句确定为本段的读写结合点,进行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设计:首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讨论,谈体会。接着采用师生配乐合作读的方式,男生读“他的”,女生读“变成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说出运用了排比句式、并且每个句子句式相似的特点,从而明白课文表达上的特点。之后我出示了“你的_____,变成了____,为我们_______。你的_____,变成了____,为我们_______。”,引导学生进行小练笔,有许多学生写得不错,如“你的爱,变成了美丽的宇宙,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家园。你的身体,变成了美丽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环境。你的四肢,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为我们指引方向。你的奉献,变成了无私的爱,为我们树立了典范。”,这样学生就更好地理解了盘古的奉献精神,而且还能够运用排比句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而为阅读与写作搭建了沟通的桥梁。(2)以写促读,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写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的过程词语的运用,篇章的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某一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以写促读,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动活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如《北京的春节》一课,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