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学——知行合一梁久浩学号:41105032摘要: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在他的心学思想里主要有两个观点,第一个是致良知论,另一个就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中的“知”便是他一生所追寻的人内心根本之物——良知,而“行”则是他去实践良知的各种行为。知行合一就是要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是发现了良知,并且要去实践良知;其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按照良知的要求去实践。这就是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关键词知行合一良知实践在中国儒家思想中,主要分为理学和心学,理学主要的代表人物是朱熹,程颢和程颐,而心学的代表人物则是王阳明。在关于实践和认知的观点上,理学和心学两家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以朱熹为首的理学家们认为“知先行后”,而王阳明则认为是“知行合一”。朱熹将行和知分为两截,他认为人必然是先培养了“理”,然后才能去用获得的“理”去指导实践,因此不难看出朱熹他是以知识为本体,实践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两者不能划等号,因为如果没有理就不能存在实践,假设有实践而没有知识的指导也只是人的盲目行为,结果会使人走入迷途。朱熹的“知识论”到了王阳明那里,却遭到了极大的批判,王阳明认为这是朱学之偏,进而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论断。他认为认识事物与在现实中运用知识是一件密不可分的事情,不能将二者割裂,二者本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是“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其实在王阳明的思想中,我们不能把王学中的“知”片面的理解为今天所指的的知识层面。我们其实更要结合王阳明本身的思想主张去领悟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王阳明在提出知行合一之前一直是提倡人性良知,良知就是知善知恶,良知就是仁义礼智,良知就是理。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他所提出的“知”就是人本性的一种道德修养,从这个角度看则是与我们理解的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我们今天的知识是一种对事物的了解,对事物本质的认知,而跟王学中的“知”——良知,完全是没有太多关系的。如果我们把今天的所说的知识理解为王学中的“知”,那我们则是对王学有了极大的误解,因为我们现在获得的知识本来就是必须依靠实践去获得,比如我们必须要去上课才能获得理论,如果没有上课(或者没有其他实践的行动)这个实践行为,那么我们不可能凭空去获得正确的理论。这种观点也就是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即是意识来源于实践。然而王阳明的“知识”却不是我们今天的知识,他的知识正如上面已经说到过是良知,是一种道德修养,知行合一在这里是道德意识与道德履行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因此知行合一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即是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是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为真知。他认为良知无不行,自觉的行就是知,这是其绝对深刻之处;第二个层面就是以知为行,知决定行。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其实就是想说明,道德是人行为的标杆,要按照知的道德规范去达到“良知”的功夫,在道德的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在实践中要做到符合道德的要求,就是在道德的圈子里去完成实践,这也就是良知的完成。我们可以看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是针对朱学而发,从而与朱熹的观点形成对峙,成为儒家里争论不休的话题。其实关于知行合一,我的理解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原因是我看到王学传人徐阶与他的老师聂豹的一段对话,当年轻的徐阶在跟聂豹学习了心学之后,他跟聂豹分别之际,他自信说我已体悟到心学的精髓,而聂豹说你还需要生活的磨练。细细体悟这句话其实我觉得聂豹的话是话中有话,他想告诉徐阶的是知行合一不紧紧是要明白心中的那个“良知”,关键是如何去到达知和行的合一。我们上面说的其实仅仅是从理论上去说的知行合一,说很容易,做却十分困难。因此面对现实的时候,知行合一之间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将知和行连接起来的东西,达到合一的最终目的。而这个东西我认为是识时务。打个比喻,如果将知行合一比作是心学者的理想境界,但是我们每天面对的现实世界,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思想,我们是不可能用讲道理的方式使每一个人接受我们的思想来建设我们想要的理想世界。因此聂豹想告诉徐阶,我们心学者想要的国家和社会的状态,就是“良知”所希望的世界,是需要我们有了良知(这好比是坚持我们奋斗的信念)之后,更需要的是识时务,就是在“行”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我们面临的困境,必要时非常时期动用非常手段来除掉麻烦,不管我们动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只要我们最终都是为了心中那个“良知”,为了使得社会国家充满光明与幸福,我们可以变得别人(这里主要指与我们思想与做法背道而驰的人)眼里的“坏人”,可以变得狡猾,可以变得使心变得寒冷,那么你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心学知行合一的精髓。所以我认为知行合一还有这样的实际层面的一种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