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1of9大一新生居住行为与居住空间情境的关系研究计划书李菁014182建设管理系建管研1一、研究意义居住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全新的居住空间必然对他们的生活、学习乃至心理状态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虽然在教育或者行为空间关系方面的研究文献都相当丰富,但是从居住的角度研究教育问题的资料却极为少见。从去年开始,清华大的宿舍紧张,将部分大一新生安排至原为青年教室设计的青年公寓居住,使新生中出现两种居住空间——走廊式宿舍和公寓式宿舍,为研究居住行为和居住空间情境关系提供了绝佳的条件。本课题将研究两种不同的居住空间情境中,新生行为的规律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对于学生住宿管理和整体学生工作都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研究者本人来说,本课题是进行系统规范的社会研究的初次尝试,从中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对于今后学习和工作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文献回顾人的行为可以分为居住行为、工作行为、消费行为等。居住行为由基本行为、家务行为、文化行为和社会行为四部分组成;(杨贵庆:第27~28页)居住空间情境的构成要素包括空间本体形态、自然环境、使用者、使用或活动方式以及文化区位。(杨贵庆,第77页)居住行为与居住空间情境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1.居住行为在时间上的分布,也就是时间消费结构。居住行为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可避免的受到空间和设施的影响。(杨贵庆,第55页)2.空间使用方式。包括私密性和领域性两方面。从私密性的角度来看,室内居住空间可以分成公共-半公共(半私密)-私密层次,从而形成一种梯度。居住空间缺乏足够的私密性时,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有研究认为,缺乏私密性是非学业退学原因之一(林玉莲:第267页);也有研究发现,走廊式宿舍的学生比成套式宿舍的学生感到更拥挤,成套式宿舍的布局有利于学生建立群体,有利于团结和生活协调(林玉莲:第93页)。领域可以分为主要领域、次要领域和公共领域。领域具有组织和建立控制感的功能。在户内外空间中,除私密性-公共领域层次外,还应设有半公共领域,这样将在无形中扩大了人占有的空间与活动范围,增加人对环境的关系,从而加强人对环境的控制。(林玉莲:第117~120页)领域层次分明的空间对创造积极、有效、安全的居住空间以及和谐的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杨贵庆,第78~79页)3.从社区生活的角度研究在特定居住空间情境中的人际交往、居民定居意识等。接近性会影响居民的社会行为。研究发现,有两类接近性可促进居民形成有意的社会交往:一是两人或两个场所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功能距离。(林玉莲:第270页)居民定居意识可以看作居民对于居住空间情境的整体评价,定居意识将对居民的心态和行为产生影响。(杨贵庆:第103~104页)(详细内容可参考附件一:文献资料。)本课题的研究将从这三方面入手,研究在学校宿舍这样一个特定的居住空间情境与大一新生居住行为之间的关系。三、变量定义Page2of9(一)居住行为1.居民行为可以分为居住行为、消费行为、工作行为等。居住行为由以下四方面组成:(1)基本行为——即生理行为。如进食、睡眠、盥洗、便泄等。(2)家务行为——是保证基本行为的行为,如做饭、洗衣、扫除等。(3)文化行为——追求精神生活享受的文化行为,如阅读、看电视、文娱、锻炼身体等。(4)社会行为——是居住行为中人际地缘关系的体现,也是家庭关系的扩展,如交往、参加会议、购买等内容。(杨贵庆:第27~28页)2.大学生行为定义(1)居住行为A.基本行为——吃饭、睡眠、盥洗等。B.家务行为——洗衣、打水等。C.文化行为——个人在闲暇时间进行的追求享受的行为,如看电视、看书、打游戏、锻炼等。D.社会行为——在宿舍区范围内的社会交往,如私人交往、群体娱乐活动等。是因居住地缘关系而产生的行为。(2)学习行为——上课、自习、考试等(3)社会活动——在宿舍区外进行的社会工作、社团活动等。并非由于居住地缘关系而产生的行为。(4)其他行为(本研究中忽略)(二)居住空间情境1.空间情景由以下要素构成:(1)空间本体形态及其实体构成——基本物质环境特征(2)自然环境——空间所在地的自然特征(3)使用者——个体机组织使用者的特征属性(4)使用或活动方式——使用者使用空间的方式,包括生活方式、组织运作、经营方式等(5)文化区位——空间所处地域在城市市民共同观念认同体系上的特征定位,亦包括信仰和宗教方面的潜在价值观念。(杨贵庆,第77页)2.清华大学大一新生居住空间情境清华大学大一新生居住的宿舍可以分为两种:走廊式宿舍和公寓式宿舍,两种宿舍的环境描述如下:走廊式宿舍:绝大多数清华大一新生集中住宿在10#、11#、12#。楼内格局为中间共用走廊,两边宿舍;宿舍每间6人;卫生间和盥洗室为一个楼层共用,宿舍内没有独立卫生间,辅导员与新生住在同一楼内。一般系新生集中住宿在一两个楼层内。公寓式宿舍。公寓每单元6层,一梯两户,每户两室,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新生每室住4~6人,每户中住8~10人。辅导员也住在楼内。新生中女生与男生居住条件不同之处:男生新生集中住宿,即同一楼内学生都是新生,与其它系的新生在同一楼内,但与本系的老生不在同一楼内,辅导员(男生辅导员)与男生新生住在一起;女生由于整体数量少,全校女生本科生集中住宿,女生新生与本系女生老生和其它系女生距离都比较近,但与辅导员距离较远。以下对居住空间情境各组成要素进行定义。(1)空间本体形态及其实体构成A.宿舍:Page3of9走廊式宿舍:单间宿舍,加上必须的最近的盥洗室、厕所、活动室等。公寓式宿舍:一个单元的公寓。B.宿舍楼:走廊式宿舍:有共用出入口的单幢宿舍楼,如11#。公寓式宿舍:青年公寓有共用出入口的一部分,如20-6单元。C.宿舍区:清华校园北部宿舍楼集中的区域,基本为十食堂以北区域,加上8-12#楼区域。包括宿舍楼、食堂、浴室、水房、洗衣厂、超市、零售商店、体育活动设施、宿舍管理机构用房等。D.校园:清华东、西、南、北校门内区域。(2)自然环境。本课题不研究。(3)使用者——宿舍区的主要使用者为学生,以及宿舍管理人员,各种服务设施的服务人员,辅导员。公寓式宿舍中还包含住在该区域的青年教室家庭。(4)使用或活动方式——即本课题研究的居住行为。(5)文化区位——包括两部分:学校的主流文化(包括学习、社会工作制度,正式的媒体,正规的学习生活等)和校园文化(如学生之间流行的观念、生活方式、BBS等)。(三)时间消费结构时间消费结构,指不同的生活活动所占用的时间及其比重。我国社会统计把生活时间分配归为四类:用于工作和上下班路途时间;用于个人生活必需时间;用于家务劳动时间;和用于自由支配时间。(杨贵庆,第55页)对于大学生来说,“工作和上下班路途时间”即为学习时间;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兼职归入社会活动,为此消耗的时间归入“自由支配时间”。(四)行为与空间关系的描述1.行为与空间对应关系(1)行为在空间的秩序——行为时间上的规律性与一定的倾向性;(2)行为在空间的流动——从某一点运动到另一点的两点间位置移动(3)行为在空间的分布——在某处确保其空间位置或者说空间定位(4)行为与空间的对应状态——以什么样的心境进行活动的心理与精神状态。2.人在空间的流动类型(1)F1——目的性较强的移动人流,如避难、上学、通勤;(2)F2——无目的性随意移动的人流,如购物、游园、观看展览;(3)F3——移动的过程即为目的地人流,如散步、郊游;(4)F4——停止休息状态的人流,如等候、休息。(常怀生,第90~91页)(五)私密性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个方面:退缩和信息控制。退缩包括个人独处,与其他人亲密相处,或隔绝来自环境的视觉和听觉干扰。信息控制包括匿名、保留、不愿意多交流。阿尔托曼的定义:对接近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私密性并非仅仅指离群索居,而是指对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的选择。(林玉莲:第111~112页)(六)拥挤从物质上看,拥挤指每个人可用的空间量;从精神上看,拥挤指人感觉不适的心理状态。(七)领域性和领域1.领域性Page4of9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合防卫的行为模式,该场所或区域是拥有或占用它的个人或群体的领域。2.领域分类根据领域对个人或群体生活的私密性、重要性以及使用时间长短的不同,领域分为三类:(1)主要领域——使用者使用时间最多、控制感最强的场所。主要领域为个人或群体独占和专用,并得到明确公认和法律的保护。(2)次要领域——次要领域对使用者的生活不如主要领域那么重要,不归使用者专门占有,使用者对其控制也没有那么强,属半公共性质,是主要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桥梁。包括私宅前的街道、自助餐厅或休息室的就座区等。还有一些类型的次要领域,如住宅楼的共用楼梯间,房前屋后的空地,如果被某些人长期占用,则可能变成半私密性领域而被占用者控制。(3)公共领域——可供任何人暂时和短期使用的场所,当然在使用中不能违反规章。一般包括电话、公园、图书馆、步行商业街座位等。这些领域对使用者不很重要,也不象主要领域和次要领域那样令使用者产生占有感和控制感,因此当使用者暂时离开被他人占用,原使用者返回后一般不会做出什么反应。但如果公共领域频繁地被同一人或同一群体使用,最终它很可能变为次要领域。例如学生常常在教室选择同一个座位,如果这一位置或场所被其他人或者其他群体占用,则会引起不愉快的反应。3.可防卫空间/无防卫空间可防卫空间——领域层次分明的空间,如公共领域、半公共领域、半私用领域和私用领域的层次。居民对不同层次的空间产生不同程度的领域感,即潜在地对这些空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防卫性反应。无防卫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难以划分领域的界限,有许多空间无人过问,是居民或者外来者都不易产生领域性的感受和行为,如高层住宅的电梯间、长走廊、很多人用的公共门厅,任何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居住区场地、道路等。(杨贵庆,第78~79页)(八)接近性接近性,指所占用场所之间的接近程度。接近性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衡量:实际距离和功能距离。实际距离为两人或两个场所之间物理上的距离。功能距离被定义为两人相互接触时的类似性。(九)定居意识居民定居意识是居民对所在居住地长期(或永久)居住的意愿。四、研究问题1.居住行为的时间、空间分布先分别研究居住行为的时间分布,即时间消费结构,与居住行为的空间分布,最后综合成居住行为的时间空间分布图。2.宿舍内部空间的私密性、拥挤程度与居住行为的关系(1)各种居住行为在宿舍内部的秩序、流动、分布,找出其中规律。(2)宿舍中是否存在私密半-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的空间层次,学生相应的心理感受。(3)学生是否感觉拥挤,如果有拥挤感觉的话,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3.宿舍以外、宿舍区区范围内行为与空间的关系(1)此范围内领域性与行为的关系。(2)新生的交往是否受到实际距离合功能距离的影响。4.定居意识Page5of9(1)新生对于宿舍内部那宿舍外部空间的总体评价,包括物质条件和使用者两个方面。(2)定居意识,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归属感。(3)在评价自己生活时与那些人做对比。5.文化认同(1)对于学校主流文化的认同。包括校园媒体、学习制度和老师辅导员的评价。(2)对于校园文化的认同。包括对于bbs的评价,是否认为自己可以称为“清华人”。五、研究对象1.研究总体:清华大学2001届本科工科大一男性新生(女生数量太少而且居住空间有所不同,所以不做为研究对象)2.分析对象:大一新生个人3.研究时间:截面研究,时间大约在新生入学半年之后(2001年9月入学,2002年3月左右进行实地研究。六、研究方法1.一手数据:(1)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获得新生个人居住行为与居住空间情境关系的数据。抽样方式为多级整群分层抽样,如图一。(2)居住空间情境:包括宿舍本身空间实体和周边自然环境,通过观察、拍照(或拍照)及资料查询获得数据。2.二手数据:(1)新生个人基本资料;(2)新生整体情况。Page6of9七、调查数据内容(一)新生资料1.个人情况(1)基本情况。包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