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的整合探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项目类别:编号: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子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与地方资源的整合探究课题主持人:张景和所在单位:山东省昌邑市第一中学申报日期:2013年1月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山东省以校为本课程资源开发项目中心填报须知1、按照《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3、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D未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4、课题论证应充分。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7、申报书一律A4双面打印,侧装订。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张景和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63.11行政职务校长专业技术职务中学高级教师研究专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最后学历研究生最后学位教育硕士课题完成情况B课题主持人近五年教育科研情况工作单位昌邑市第一中学联系电话13562691308E-mailcyyzzjh@163.com通讯地址山东省昌邑市潍河西路1号邮政编码261399课题组主要成员︵不含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研究专长在课题组中的分工于子芹史涛刘焕文李志刚韩艳青张建龙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昌邑一中昌邑一中昌邑一中昌邑一中昌邑一中昌邑一中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制定课题方案和计划具体实施实验管理具体实施实验管理具体实施实验管理具体实施实验管理课题过程管理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2007年立项的国家级课题“高中学段主题班会实效性的深化研究与实验”于2011年9月结题。2011年立项的省级课题“高中学段‘立德树人’育人制度的深入实施及策略研究”为结题。2012年立项的国家级课题“构建以节假日、纪念日、主题日为载体学校特色的德育活动体系的研究”未结题。2012年立项的子课题“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研究”未结题。2012年2月“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获山东省第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论著论文或论著名称发表报刊及日期出版部门合作人教给学生研究物理问题方法的探索《山东省中学物理论文选集》1993年5月石油大学出版社理解学习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物理教师》1989年第四期苏州大学出版社《亲子共成长》编委2006年1月第一版泰山出版社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推荐人签名: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二、课题设计论证工作单位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推荐人签名:·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4000字内)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地方课程资源,指学习内容,即当地自然、社会、文化等可直接用于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内容。研究性学习,指学习方式,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纷纷出台了各种举措,其中都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重要切入口。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为基础的课程在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国外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起步较早。各国教育管理体制的差异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各不相同,使校本课程开发各有特色。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提供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学校,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称之为校本课程;。在国内,校本课程开发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随着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自主权的增多,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发布后,各地、各校根据“建立新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精神,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验。我省较典型的有聊城一中、菏泽一中等学校。这些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内容、程度及评价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综观研究性校本课程开发现状,一些学校在利用学校、社区等资源,进行校本活动课程的开发上做过一些研究。如菏泽一中开展《实践探究成长》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在课程,让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综合各学科的知识,收集相关的信息,获得研究成果。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的应用于实践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校本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要求教师直面自己和学生进行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学会研究和从事研究,将对自己的学生、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进行研究。通过课程的开发给了教师一个再学习的机会。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对研究性学习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验研究提出一系列意见与建议,为修订课标,编写多样化的校本教材,以及为教师如何结合当地实际及现有条件进行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依据和参考性意见为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具有一定实践与理论意义的参考,对丰富我校研究性学习体系的建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课题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整合,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和发展教师的特长,从而实现我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梦想成真”的核心教育价值观。在3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开放性、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得自我发展与个性成长,成为人格健全,学识渊博,具有合作精神和负责态度的创新型人才。学校通过对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形成一种“自主、开发、合作”的校园氛围,促进教育的整体发展,打造我校新一张学校名片。课题研究内容:1.编写具有学校特色,地方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校本教材。2.构建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3.探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整合策略。课题研究思路:1.建立校本课程小组,形成校本课程的审议与决策机制,从组织上和体制上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课程小组主要由校长、各部门负责人、研究性学习教师等组成。2.现状分析。主要解决基于需要的评估。评估需要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首要工作,主要涉及到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与课程资源3个方面。3.制定目标。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性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4.课程编制。根据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确定课程结构;撰写《课程纲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和活动安排、课程实施方案、课程评价方案。5.组织与实施。校本课程实施过程对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做出安排,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教学方式应新颖独特,重视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操作性。6.评价、反馈与改进。评价包括校本课程背景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评价、过程的诊断和发展绩效。通过在这些方面的评价,找到问题,然后反馈到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进而改进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综述、教育经验筛选法、经验总结法和调查法。在项目实施中,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课题研究。课题实施步骤:该课题同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年规划”同步进行。时间预期为三年(2013.2——2015.12),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13.2——2013.8):课题准备阶段1.课题的开题与宣传,成立课题组。2.课题组成员通过实地考察、调研本地人文资源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再将可利用开发,可操作的资源归纳整理,并与相关单位(如绿博园、乾隆杯酒厂、康达实业公司等)建立联系。3.与地方社团(如摄影协会、自行车骑行社团、义工联合会等)、民间知名人士、退休教师建立联系,整合出他们可以提供协助的项目、内容,并制作资源表。4.归纳整理学校图书馆、校史馆、网络教室等校内课程资源,并建立校研究性学习资源库。第二阶段(2013.9——2014.7):课题实施阶段,本阶段主要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提炼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创新模式。1.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制定课程内容的大致结构和开发的计划,开发研究性学习校本教材;2.根据课题组对课程的总体目标和课程内容的大致结构,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主要是通过校本培训与外出培训相结合;3.让教师进行申报开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和教学计划,并进行分工,学校和课题组共同对教师的申报开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审议。第三阶段(2014.8——2015.7):课题检验阶段,本阶段主要对前一阶段开发出的研究性学习教材配合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进行检验。1.在我校三个年级内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2.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如教学资料、教学设计、典型课例、典型学案、研究性学习成果、校本课程资料、教师论文等。3.完善校本课程总方案,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研究方案。第四阶段(2015.8——2015.12):课题总结阶段1.收集课题研究的资料,汇编成册;2.总结课题成果,撰写课题报告,申请结题。3.进行成果宣传与推广。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限填10项);·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经历;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配套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限1500字内)一、相关研究成果2002年立项的省级课题“课堂教学资源的优化的试验与研究”已于2006年成功结题。2003年立项的国家级课题“高中班级德育评价的深化实验与研究”于2006年成功结题。2007年立项的国家级课题“高中学段主题班会实效性的深化研究与实验”于2011年9月结题。2009年立项的国家级课题“学校德育实施策略研究”于2012年7月结题。2009年立项的国家级课题“社会转型之于学校德育创新研究”于2012年7月结题。2011年7月“4+1”高效循环学习法获潍坊市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奖二等奖。2012年2月“75分钟拓展课堂教学法”获山东省第三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7月“昌邑一中周结方略”获潍坊市中小学金点子成功案例二等奖。二、人员条件课题负责人张景和,现任昌邑一中校长。负责全校实验的领导、组织、管理等,我校教育研究工作组核心成员,有着较高教学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2006年,该同志就参加了我校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德育课题“主题班会时效性的实验与研究”工作,该课题已完成研究并结题。2007年2月,论文《加强“四个机制”建设,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荣获2006年潍坊市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燎原奖一等奖;2007年2月,论文《构建新课程标准下高效信息资源平台的研究与实践》荣获2006年潍坊市教育教学(管理)方法创新燎原奖一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