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几点我的做法: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诱发创新欲望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是学生创新思维碰撞的空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可诱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因为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平等相处、互相关心,对问题,可以互相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肯定,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和谐融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就会给学生带来敢于创造的勇气,乐于创造的热情,使学生的聪明智慧、创造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2、创设创新条件,培养创新能力2.1、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想创新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往往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疑于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积极地探究、创新.案例1:在讲有理数的乘方时,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在某个王国里有位聪明的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献给了国王,国王从此迷上了下棋,为了对聪明的大臣表示感谢,国王答应满足国王的一个要求.大臣说: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粒吧,第一格放1粒米,第2格放2粒米,第3个格放4粒米;然后是8粒、16粒、32粒……一直到64格.你真傻,就要这么一点米粒?国王哈哈大笑.大臣说:我就怕您的国库里没有这么多米!你认为国王的国库里有这么多米吗?若满足大臣的要求,国王的国库里至少要多少米粒?请估算,同学们,你想知道这个结果吗?只要你学好了有理数的乘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这个故事能强烈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启发学生进行新的探索.又如,在讲周长与面积时,我向学生讲述了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中的一则故事,将故事的结尾略去,变成一个问题:一个叫巴霍姆的人,想在草原上买一块地,卖地人说:你如果愿出1000卢布,那么你日出到日落走过的路围成的地就都归你.不过你日落前必须回到原来出发的地方,否则你的钱就算白花了.巴霍姆觉得很合算,就付了钱.他想走出最远的路线,得到尽可能多的土地.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他就在大草原上奔跑起来.同学们,如果你是巴霍姆,你会怎样围地?这个问题需要用数学思维方法,足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猜想和假设,经过小组的交流和教师的启发,学生们从中提炼出一个数学问题:周长一定时,什么图形的面积最大?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学生们构想出一个探究思路及其操作程序:用同一周长围成各种平面图形,通过测量和计算,比较它们之间的面积大小,确定出最大的图形,最终验证每组提出的假设.2.2、鼓励质疑问难,让学生会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过程永远是一种对知识的探究、创造的过程.质疑问难是创造的种子.疑是经过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才能产生的.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生发新见解,这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尤其要鼓励学生不满足已有的结论,不相信唯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仲裁,善于在不同之处,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案例2:已知:在△ABC中,点D在AC上,且AD=DC,E是BD的中点,AE的延长线交BC于点F,求证:BF=1/3BC这道题通过作不同的辅助线,得到不同的证明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发挥合作优势,让学生能创新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以班级、小组、个人等多种学习形式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习小组可以分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时优先让那些不大发言的学生说说对所讨论的内容的见解,并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达成共识,然后归纳整理,在全班交流.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案例3:《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用火柴棒搭正方形游戏,让同学们按要求以组为单位搭正方形,然后讨论搭出n个正方形时需要火柴棒多少根?3.1、按图搭正方形:3.2、按照图中的方式搭两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1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搭100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你是怎么得到的?找出正方形的个数n与火柴棒根数之间的关系:与同伴交流.3.3、写出结论:此问提出后,同学们搭的搭、议的议,合作交流的情绪高涨,纷纷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⑴4+3(n-1);(2)1+3n;(3)4n-(n-1);(4)2n+(n+1)这种开放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在有意义的活动亲自参与、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构建自己的数学模型,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发挥数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另外,教师要善于处理教材,要学会整合教材内容。首先,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进课堂,给传统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大胆地删改教材中不切实际的内容,使题材具有时代感.这是上好创新课的根3.4、强化思维训练,增强创新精神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之所以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杨振宁教授说: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工程'。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优秀的思维方式。而创新思维可以说是优秀思维方式的精品。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材料、组合、构造、功能、形态等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去扩散思维,从不同途径中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并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及观察性和讨论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直觉思维,真正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案例4: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一课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背景出发,精心设计了一个活动情景,不同的学生依据不同的生活背景活动:有的学生先将一张纸对折,在折痕的一侧剪下一块,打开即可得到一个轴对称图形的纸片;有的学生想到的是扎眼--将一张纸对折,用大头针在纸上扎出一个图案,保证每次都能扎透每层纸,将纸打开,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图形;有的做墨迹--取一块质地柔软、吸水性较好的纸,在纸上的一侧滴上一滴滴墨水,将纸打开、铺平,所得的图案就是轴对称图形。大家共享彼此的资源,共享成功的快乐。4、开展数学活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数学中的许多有趣规律、迷人的魅力,单纯从数学课本中学生是很难领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还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数学课外活动,拓展书本知识.叶圣陶说得好:学习一定要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多,数学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案例5:在学习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时,我设计这样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师:请用线段、等腰三角形、圆通过平移与旋转等变换,设计一个有趣的图案,并说明设计的含义.下面是学生的作业:通过图案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而且证明了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力,有待我们去开发.5.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创新渠道当今的中学生是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意识的群体,求新、求奇,乐于创新是他们的个性,只要给他们合适的平台,就会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创造力,充分利用《几何画板》和学校的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构筑实验和探究的舞台,拓宽学生的创新渠道,这也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就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