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绘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谈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绘画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摘要:本文从一个画家的视角重新分析欧洲历史画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本文并不完全遵照美术史中对历史画种类的划分,更侧重从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的继承与演变做比较研究。第一章节写历史画的范畴、历史沿革和风格划分;第二章节写历史画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着重分析构图、造型语言、绘制技法和色彩语汇;第三章是经典历史画构图分析。关键词:历史画、范畴、风格、语言、手法2010年3月至5月我获得中国美术家协会海外研修基金前往欧洲,先后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等地的各大博物馆考察学习。在此之前不久我刚刚完成大型历史画创作《圆明园劫难》,和中国众多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历史画创作现状有了一定了解,此次赴欧洲学习,正是带着考察比较学习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绘画这样的目的。虽然曾在俄罗斯留学,也曾到过欧洲一些国家,但当真正站在那些大师的巨作面前时,我的震颤不减当年,我和一同参观罗浮宫的理论家汪瑞说:“你们理论家看到这些作品是激动和兴奋,我却想拜倒在地,同时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感觉,因为我知道自己和大师有着无法企及的差距。”看看大师们创作这些作品的年龄:马萨乔27岁创作《布朗卡其小教堂壁画》(01、01-1),拉斐尔27岁创作《雅典学院》(1-01-1),米开朗基罗37岁创作西斯廷天顶画(02),席里科27岁创作《梅杜萨之筏》2(1-07-1)、伦勃朗37岁创作《夜巡》(1-05-1),德拉克洛娃25岁创作《西亚岛的屠杀》(1-08-1),达芬奇20岁创作《受胎告知》(03)。这些大师在这个年龄就创作出这些不朽的名作,除了他们拥有无人毙敌的天才,更重要的是他们站在前辈大师的肩膀上,而这种传承除了文艺复兴以来的理性光辉外,还有创作手法与技术的发展与演化,前者中国理论家们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而我作为一个艺术家,更关心后者,借着游历欧洲的闲暇,漫步在博物馆绘画的海洋中,我沿着大师的足迹体味和思索着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绘画的创作手法,偶有所感,便留下这些粗浅的心得。一、历史画的范畴和历史沿革历史画的范畴历史画(historicalpainting),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但西方美术史中“历史画”的概念已不仅限制如此,从乔托之后的600年是欧洲历史画发展的高潮阶段,宗教题材和神话故事一直是历史画表现的主体。但是文艺复兴之后,杰出画家在历史画的创作中,虽然是借鉴宗教和神话题材,其目的是表现典型化、理想化的人文精神。因此,历史画的意义,与其说是对史实或故事的忠实描绘,不如说是对事件中所承载的善恶美丑进行的执着追求和无情的抨击,美术的感化作用和教育作用在历史画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广义的历史画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特征:3其一、历史画具有典型的时代或文化背景。历史题材作品、宗教和神话题材作品当然符合这一前提。一些具有这一特征的风俗画也可以纳入到历史画的范畴,比如米勒的《晚钟》(04)、维米尔的《窗前读信的少女》(05)等。在肖像画中,描绘历史人物的肖像画当然属于历史画;同时描绘具有时代和人群精神共性的普通人的肖像画也一样属于历史画,最典型的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06),她永恒的微笑正是文艺复兴时期追求成熟的唯美、理性的和谐精神的写照。一些风景画也拥有历史画的这一特征,比如列维坦的《弗拉基米尔卡路》(07),表面上是一张普通的风景画,但画上那条通向远方的路正是沙皇流放犯人到西伯利亚之路,使画面拥有了深远的含义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成为风景题材的历史画。其二、历史画具有通过美术作品对社会公认的崇高理想、道德标准和唯美情怀进行弘扬与教化的功能。当然这一功能也常常被宗教和政治所利用,像宗教题材的作品往往是教化人们对上帝的信仰,但也借助宗教的力量教化人们崇尚真善美。这种功能往往通过三个手段实现,一方面是正面的弘扬与宣传,大部分宗教题材利用这一手法,德拉克洛娃的《自由领导人民》(1-09-1)、梅尔尼科夫的《波罗地海军的誓言》(08)、《幸福的田野上》(09)等都是典型的正面弘扬与赞美。第二种手法就是批判和讽刺,比如宗教故事中的《莎乐美》(10)题材,还有象委拉斯贵支的《侏儒》(11),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12)都是通过对底层社会人群的描绘,唤起公众的同情,抨击社会的不平等;当然很多作品在表面上4似乎看不到作者的立场,作者似乎只是公正的旁观者,象《梅杜萨之筏》(1-07-1)似乎只是对这场事件的描绘,实际上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里暗含了对不顾船员死活,自己逃走船长的声讨,和对任命此船长的贵族政治集团的批判。这里指的崇高理想、道德标准和唯美情怀都有时代的特征,不是永远不变的,艺术家所追求的价值观有时也会超前于当时社会普遍的标准,像卡来瓦乔的《圣母升天》(13)用一个据说是妓女的普通女人做圣母的形象,周围都是普通的百姓,这样的处理方式遭到当时教会的抨击,却成为日后不朽的名作。其三、历史画具有公众性,是为最广大民众服务的。虽然历史上大部分历史画都是由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订购收买和资助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历史画的公众属性,相反大部分优秀的历史画在诞生之初就是面对公众的。因为历史画的公众属性,特别适合装点陈设公共场所,从过去的教堂、皇宫、总统府一直到今天的博物馆,像西斯廷教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1-01-2)、米开郎基罗的《西斯廷天顶画》(02)、哥雅的万神殿壁画(14)、都是公共宗教壁画的代表;威尼斯的总督府中有几百幅上万平米的壁画(15),威尼斯画派也简直可称为壁画画派,墨西哥壁画也是大型历史画的代表,可见在没有图片和影视的时代,历史画最大范围地占据了公众的视觉空间,承担了视觉艺术的公共义务。历史画的历史沿革5在西方美术史中,历史画的发展分出了许多流派,而演变发展是以时代与地域的变迁为基础的。西方历史画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埃及;拜占庭艺术留下的大量教堂镶嵌壁画和圣像画是早期西方历史画发展萌芽阶段;但今天所理解的以写实为基础的历史画一直到哥特晚期才见到了曙光,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早期文艺复兴;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是历史画发展的高峰时期,这里包含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北方文艺复兴的众多流派;之后的200多年,在整个欧洲泛起一浪浪文艺复兴的余波,各地出现了众多的流派,但其风格大多和文艺复兴的严禁和理性背到而驰,美术史中将这些纷乱的流派都归纳在巴洛克和洛可可范畴之内;一直到19世纪初期,历史画被法国的新古典主义学院派奉为最正统、最高贵的绘画题材,而稍后的浪漫主义又把历史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但在印象主义兴起后,历史画的正统地位迅速崩溃,在今天的西方社会,精神层面的历史画几乎绝迹。19世纪在欧亚大陆交界的俄罗斯,“巡回展览派”的批判现实主义历史画给整个欧洲美术带来了新的气息,只可惜由于以后的政治因素,这个流派被西方美术史家长期忽视;当然更不被重视的是整个20世纪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画,用高尔基的一个很革命的称呼很贴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历史画。本世纪30年代之后,历史画的地位在以苏联为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又重新兴起,在俄语中出现了一个新的单词:Монументальныйживопись即为大型纪念性绘画,这个单词是从Монумент—纪念碑这个词根产生的,它更加突6出了历史画的教育意义,并把面对公众的大型历史画从中小型历史画中分离出来。同时纪念性大型绘画的题材完全抛弃了宗教与神话题材,表现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的事件与人物,虽然有些作品有政治宣传的目的,但是绝大部分作品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并代表当时代大部分人群对事件的理解。整个20世纪中国油画史,主要成就也集中在历史画方向,早期有徐悲鸿的《奚我后》(16)和《田横五百士》(17)等少数几件有影响的历史画;建国后优秀的历史画层出不穷,象董希文的《开国大典》(18),詹健俊的《蓝牙山五壮士》(19)、冯法祀的《刘胡兰》(20)、罗公柳的《地道战》(21)、陈逸飞的《占领总统府》(22)等都堪称革命历史画的经典,而文革后一批伤痕美术创作掀起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小高潮,有高小华的《为什么》(23)、张红年的《那是我们正年轻》(24)、程丛林的《一九六八年X月X日》(25)等。此时还有一些表现普通人生活的艺术作品虽然题材不大,但从它们所反映的精神实质来说也完全可以归纳到历史画范畴,它们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26)、罗中立的《父亲》(27)、陈丹青的《西藏组画》(28)、何多苓的《春风已苏醒》(29)等等。至于今天兴起的“当代艺术”,它们放弃了公众价值观,甚至对公众道德与审美进行反讽,宣扬无节制的个性解放,这种艺术理念本身已经远远脱离了传统历史画的价值理念,完全不属于历史画范畴。7历史画的风格划分:美术史对历史画有三个基本的概念,即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在欧洲参观学习期间通过比较历史画的风格和技法以及传承脉络关系,我将大多数艺术家归纳到这三种画风之中,我不是美术理论家,没有能力深入研究历史画的发展历史,所以可能和美术史中的划分不一样。我不想将此划分上升为成熟的理论,因此也没有仔细查阅美术理论史中是否有相似的划分,只为下文中对于历史画创作技法的研究搭建一个自我定义的理论平台,为的是归纳整个欧洲历史画创作手法的发展脉络。古典主义风格历史画的产生甚至可以追溯到乔托时代(30-),以后的弗兰西斯科、马萨乔、飞利浦.里皮、乌切罗、乔万尼.贝里尼、乔尔乔内等都是古典主义早期的代表,古典主义的高峰是达芬奇和拉斐尔,在北方的尼德兰,凡爱克(30——)、丢勒、赫尔拜因虽然画风和意大利文艺复兴迥然不同,但是仍然具备古典主义精神。这种古典主义精神一直到17世纪的法国普桑才又重新被崇尚,而19世纪的安格尔和达维特将其推向了最后的高峰。浪漫主义风格的萌芽画家从波提切利开始,而其真正的鼻祖应该追溯到米开郎基罗,威尼斯画派从提香开始都走向了浪漫主义高峰,包括他的学生委罗内斯和丁托列托。鲁本斯是当仁不让的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而所谓风格主义的格列柯更是浪漫主义最早的极端表现;西班牙画家的另一位画家哥雅,掀开起了19世纪浪漫主义全新的一页,而英国画家透那、法国大师德拉克洛娃把浪漫主义推向了新的8高峰。当然之后还有在印象主义席卷全欧洲时,顽固坚守浪漫画风的莫罗。在艺术为宗教服务的大背景下,现实主义风格的产生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了,而纵观整个西方美术史,现实主义几乎是在社会的压力中倔强的成长,公认的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就是卡拉瓦乔,17世纪荷兰的伦勃朗和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是现实主义的高峰,还有的荷兰维米尔、哈尔斯、西班牙的苏巴兰、法国的拉图尔,都在自己的创作中丰富了现实主义的创作语汇;19世纪法国的席里科(在美术史中席里科被定义为浪漫主义画家)库尔贝、米勒更使西欧现实主义的画风达到了极致。但如果说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19世纪都达到了最后的辉煌的话,现实主义画风却在19-20世纪一浪浪涌来,以列宾苏里科夫为代表的俄罗斯巡回展览派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现实主义主张最明确、最大规模、艺术家最多、艺术成绩最高的现实主义流派。他们也直接带动了20世纪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发展。二、欧洲古典大型历史画的艺术语言和创作手法历史画的构图形式分析:俄罗斯20-21世纪现实主义大师梅尔尼科夫说:构图是一切平面艺术的根本,是一件作品好坏的第一要素。大型历史画的构图更是至关重要,因为这些作品往往尺幅巨大内容众多,在构图上有相当的难度,最能展现艺术家的创作能力和艺术才华。总体来说在构图方面古典主义画风、浪漫主义画风和现实主义画风有非常大的差别,但是具9体到每一件作品又有可能是相互渗透和借鉴的,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我仅分析它们的总体规律。古典主义画风是在西方文艺复兴时理性光辉照耀下产生的,因此构图中就呈现出超强的理性特征,当时几何学、数学、建筑学透视学等多方面科学成就几乎都可以在构图中找到应用,乌切罗研究透视学达到痴迷的程度,在作品《林中狩猎》(30)《圣马力诺之战》(31)中,都可以看到他将构图线和透视线结合在一起,使透视的消失点也成为画面构图的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