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清少纳言的生命意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东方文学史结课论文—浅谈清少纳言的生命意识学号:41302162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汉文(3)班姓名:张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浅谈清少纳言的生命意识(张嘉汉语言文学41302162)摘要:自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大量的日本文学进入中国。学术界对于日本文学的研究也逐步展开。其中日本著名女文学家清少纳言的作品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以她的代表作《枕草子》[1]为甚。在日本文学界《枕草子》的研究,更是已与《源氏物语》之研究相抗衡。从周作人先生的译本开始,研究的角度纷繁复杂,但多在于语言风格,艺术成就,与同时期作家紫式部的比较等方面。而我将从生命意识这一文学与哲学融合的角度出发,探究清少纳言及其作品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目的在于管中窥豹,探索当时日本的文化思潮与哲学信仰。关键词:生命意识清少纳言日本文学一、生命意识概述生命意识是人对自身的存在的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情感体验,其最直接的认识就是对生和死的认识和体验,可以这样说,人类一旦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与消失,生命意识也就产生了。而在中国历史中,生命意识有着悠久的渊源。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死”字。在《说文解字》中,死的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指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为生命终止。而在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释甲文象“: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死’之谊昭然矣。”由此甲骨造文之象,可以看出当时人不仅有了生死的意识,而且有了重死的文化。这也应当是中国早期生命意识的开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对生死必然性的认识愈加明确,如“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左传·哀公十六年》”[2]秦汉以后,由于佛教等外来宗教的传入,使得人们对生命更有了清醒的认识,把生死视为必然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观念,生命意识更加的强烈。至于近代,在经过“新文化运动”之后,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引入以及随之而来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生命意识这一概念被广泛的感知。同时生命意识的[1]枕草子[M].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2012年[2]左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第25页内涵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生死认识上,它的外延在不断的扩大。如今,生命意识的概念已经成为——人对自身的存在的一种理性的思考和情感体验。由此看来,生命意识与人类的意识活动与思维形式密切相关。而本身就属于人类思维活动产物的文学作品而言,生命意识与其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探究作品内部所隐含的生命意识对于把握作品和感知作者独特的心路历程都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清少纳言的时代,日本的官方文学多来自日本,受汉文化影响深刻,尤以儒学与道学为重。清少纳言本人更是受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影响,这一影响明显的表现在了她的作品当中。例如在《枕草子》第二七八雪降积得挺厚时[1]一段中,皇后与清少纳言之间的默契显露无疑,另一方面则突出了清少纳言汉学修养之高,关于白居易的诗篇[2]了解甚多。而且,由于女性独特的生命感知与美学感知更使得在清少纳言的作品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底蕴。二、清少纳言生平与并称“平安双壁”的紫式部不同,清少纳言的生平事迹与家世背景几乎没有资料可供研究,以至于研究学者们只能从她的作品中来大概推测其有关信息。然而尽管生平事迹模糊,但对于探索清少纳言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清少纳言出生于一个和歌世家,其祖父与父亲都善于创作和歌。她的父亲清原元辅,曾任肥后国守之职。官位虽不高,但却颇具文才,其和歌作品收入《后撰和歌集》中者,有一百零六首。并且作为梨壶五人之一入和歌所编纂《万叶集》训读、《后撰和歌集》撰集。其人个性轻快洒脱,崇尚自由。而后观清少纳言的作品易可看出其父的文风与个性对于清少纳言的影响不可谓之不深厚。清少纳言并非其真实姓名,这个称呼,是作者仕宫为女官时所得之官衔。据相关学者的考证清少纳言中的“清”字,大概来自于她娘家的姓氏“清原”。而人们所熟知的称号“少纳言”在学术界,对其的真正含义也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是官称——担当诏敕(天皇文书)重职的官员,但苦于清少纳言及其父系近亲[1]《枕草子》目次14,第二七八段“皇后忽然命令:‘少纳言呀,香炉峰上的雪,如何了’。乃令人开启门窗,我又拨开了帘子”。[2]白居易《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偶题东壁五首》(之四)“遗爱寺钟倚枕听,香炉峰雪拨帘看”。中并无担当此官职的人。[1]亦有学者认为是由于中宫定子对于清少纳言的欣赏与重视,特赐该称号。凡此种种皆可反映其身世事迹之模糊不可寻。中宫定子[2],对于清少纳言一生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据推测,清少纳言年长中宫定子十岁,应为与橘则光婚姻失败后入宫侍奉。定子皇后对清少纳言的才华极为欣赏,而清少纳言也对定子皇后怀有异常的倾慕之情。其在作品中不乏对定子的溢美之词,例如:优雅美丽无比[3],雍容华贵,自是无人能与匹敌[4]。二人均深负才情,且默契极佳,在深宫的生活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枕草子》中,有大量的文字在记录关于中宫定子与清少纳言的言语交谈或者事迹往来。对于清少纳言来说,婚姻生活是一生之中的伤痛,两次婚姻失败,不免让人为其感到唏嘘。与橘则光的婚姻起源于男方的勇敢与锲而不舍,缘灭于二人的性格不合。即使如此,但从《枕草子》一书中,却并没有感觉到清少纳言的失意与哀怨,反而依旧对爱情充满了憧憬与希冀。而之后的第二次婚姻失败,起于出宫之后,那时的清少纳言经历丧父之痛,潦倒不已,便出家为尼,行迹再无。三、清少纳言的生命意识具况1.自然与人的和谐联结。不难看出,在《枕草子》全文三百〇五段中,有近一百段的内容实在描写关于自然的食物。从日、月、星、月、海、凌、原、峰等传统的自然意象外,清少纳言的笔下对于四季变化以及四季中的美景描写之多,令人咋舌。就以《枕草子》开篇第一段,也是其中较为出彩的《四时的情趣》为例,文中作者觉得“春天是破晓的时候最好…夏天是夜里最好…秋天是傍晚最好…冬天是早晨最好…”[5]时隔一千多年,读来仍旧觉得出隽永的意味。此外,还有与四季时节相关联的种种物象:春天的云与发白的山顶;夏夜的流萤;秋日的雁归与日渐低弱的虫鸣;冬日的雪与清晨。在清少纳言的眼中,仿佛一切自然而生的都是美的,有意思的。在《枕草子》一书中,常会出现以单音节的自然物[1]清少纳言的父亲清原元辅担任肥后国守,兄长中也未有担任少纳言一职者。[2]中宫定子,即藤原定子是平安时代第66代天皇一条天皇的皇后。原号中宫,后改称皇后宫。通称一条院皇后宫。[3]清少纳言.《枕草子》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2012:124.[4]清少纳言.《枕草子》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2012年:144.[5]清少纳言.《枕草子》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2012年:5.象作为篇目题目的情况。譬如,从一一段到第一八段的篇目名称依次为山、峰、原、市、渊、海、渡、凌。更加奇特的是其中的内容,某些程度上,根本算不得散文,更像是简单的说明文。像在第一二段《峰》中“峰是:让叶峰、阿弥陀峰、弥高峰”[1]只是几个简单的山峰的名字,在清少纳言笔下也组合成了一段文字。即使这种文句在现在看来略显简单甚至堪称粗糙,但是这种简单的短词堆砌,在另一方面却给人一种简快明丽,不加缀饰的风格。也在侧面反映出清少纳言的所特有的对待自然万物的态度,是平等之中带着些许尊敬的。从思想观念来看,不难发现是与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孔有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2]清少纳言正是带着智者与仁者相融合的独有气质,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现出如此这般的静雅却不失活泼的味道。2.面对人世的丰富的情感。或许出身自有着深厚文学底蕴的世家,又在宫中生活,无论是来自书中,还是现实,清少纳言所面对的都是一个各种人情世故纷繁复杂的世界。因此,在阅读她的作品时常会惊讶于她对于人世的细微之极的观察与独到的见解。在《枕草子》一书中关于人情世故出现频率较高的题目常常以“xx的事”“xx的东西”来命名,细数之下竟有七十六片之多,还不包含以其他方式命名的内容。在清少纳言眼中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写在她的散文之中的,细致到饲养幼雀,浆洗衣物,抄写和歌等诸多小事都能在文中涉及到。由此看来,其实心思粗犷的人是不适合阅读《枕草子》的,一目十行下来,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连紫式部这样的才女评价清少纳言也稍显讥讽地说“总是故作风雅的人,即使在清寂无聊的时候,也要装出感动入微的样子,这样的人就在每每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中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不良的轻浮态度。”常有人借此诟病清少纳言认为她故作风雅,矫揉造作。在我看来,实则不然。这是当时环境下所塑造的清少纳言应有的样子,爱用“有意思”来形容各种各样美好事物的人,只不过是“心若比干多一窍”,自然感知的方式与结果都与旁人不同。读《枕草子》会觉得清少纳言是有灵魂的鲜活的人,她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并用文字表现出来。尤其是那一句“在月光非常明亮的晚上,极其鲜明的红色的纸上面,只写道‘并无别事’,叫使者送来,放在廊下,映着月光看时,实在觉得很有趣味”。[1]清少纳言.《枕草子》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2012年:19[2]孔子《论语·雍也》中华书局,2000年[1]这是清少纳言在一千多年前对爱情的注解——无外乎就是相思二字。汤显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2],这样的情感过于沉重。只是相思便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3]。由此也可简单看出,粗暴地认为清少纳言附庸风雅实则肤浅的人是不能感知到她对人世的丰富情感的。3.禅意的显露。清少纳言所处的平安时代,是中日佛教交流趋于平静的时代。平安时代前期的佛教,以最澄和空海从唐朝传入的天台及真言宗最盛。最澄入唐,兼学密、禅、戒各宗,日本佛教因此具有复合性,融和而成日本特色的天台教。至此,日本佛教已渐脱离中国的范畴,而发展出民族化的佛教。在最澄及空海度唐前后,许多僧侣亦同时至中土求学,即所谓“入唐八家”,也闻名古今,所学皆与密教有关。因此,平安前期的日本佛教,可称为密宗的兴隆时期。从《枕草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清少纳言受到佛教思想而在作品中体现出的禅意。何为禅意?禅意,即禅心,指清静寂定的心境。《枕草子》全书都能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知。无论是她之于四季的独特的感知,还是趋近于日记类的个人感情的抒发、独具有一种明快,动态与和谐之美。但这种动态并不会让人觉得嘈杂而是一种对寂定特别感知。正如松尾芭蕉的俳句名篇“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那样,于无声处投入明快的步调,非但不会觉得喧嚣,反而有种“永恒在瞬刻”的审美感知。这或许与《枕草子》本身最初的成书目的有关,关于生活的记录,自然是对于生活有着感悟的,是属于个人的自身的禅意。在全书中,这种关于禅意感知的文字,不胜枚举。【参考书目】1.清少纳言.《枕草子》[M]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20122.左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孔子《论语·雍也》[M]中华书局,20064.汤显祖《牡丹亭(插图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清少纳言.《枕草子》林文月译本:译林出版社,2012年:69[2]出自汤显祖《牡丹亭(插图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出自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