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诗文,让学生快乐成长雪堰中心小学殷素玉经典书籍,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对于小学生而言,此时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关键时刻,单靠课本传授的知识是不能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因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对于孩子们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等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尤其是经典阅读更有助于学生滋养心灵、提升写作能力乃至健康成长。一、浸润经典在我们日常教学中,我时时抓住“浸润”二字,从而加强对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耳濡目染。树立“让学生在快乐中诵经典”的指导思想,学校、家长、教师共同为学生创造接触经典的环境,以丰富有趣的诵读为基本形式,实现快乐诵读、浸润教育、活动共享的目的。1、激趣诵读法诵读是对美的感知过程,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的积极性。诵读方法分自读、对读、齐读,又可分为默读、出声读等。多读可以让学生把握诗词的内在节奏。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和古人相感应相契合的境界。读多了,自然成诵,化为心中之本。2、想象入境法教学中假如老师用自己的讲解或抄诗词大意的方式代替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不仅将活生生的诗词弄得索然无味,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我在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去呈现诗词中的形象,从而获得美的体验和创造。如学习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回忆自己见过的花草、燕子等;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冻土融化,小燕子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一对对鸳鸯在温暖的沙滩上睡觉的情景。除了老师的引导之外,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片展示、多媒体呈现等辅助方式来进行,进一步让他们张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从而感悟形象。3、激情表演法让学生将一些叙事性较强的诗词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寻隐者不遇》一诗,我就让学生扮演“童子”和寻师者,以便将寻师者那急切、惆怅的形象表现出来。4、联系扩充法就是将所学的某一首古诗词和同它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相近的其它古诗联系起来诵读,以获得较完整的诗词形象。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指导学生同时诵读其他有关“咏柳”的名诗。如杜牧诗“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掩溪”中的柳是心事重重的形象;罗隐诗“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中的柳是送别的形象。将这几首同一题材的诗歌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并在对比诵读中强化了记忆效果,从而激起了学生读背的极大爱好。二、化经典为寻常1、环境布置引入诗境开展任何活动都需要用环境来烘托渲染,特别对于小学生来说,直接的感官刺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于是我就从文化墙上作文章,开辟了一块“诗文共赏”栏目,为每个队员做了一个成长袋,随时记录队员诵读古诗的情况。2、建立古诗文诵读卡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也便于对诵读过的古诗进行记录,避免学生混记、遗忘等现象,我指导学生做“古诗文诵读书签卡”,写上诗名、作者、朝代等内容。学生在家每诵读一首古诗,家长就会记录下背过的诗名并做成书签卡,插在教室文化墙上的成长袋里。这样,学生背得明明白白,不致再出现背混等现象,再加上教师的不定时抽查,使学生的诗文背诵得到了有效的巩固。这样也学学生提供了的展示机会,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3、晨会班会紧扣主题早读、班会是很好的开展诗文活动的时间,所以我就合理的利用起来。我把每周五的晨会定为“诗文诵读”晨会,周五班会开展“诗文诵读”竞赛、诵读表演。从中评选“诵读小能手”、“诵读小明星”。通过一学期的坚持,同学们对于背诵古诗文的激情大大提高。4、家校联系共同积累在学校里,由于学生之间差别较大,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去诵读,不规定篇幅,不作硬性要求,避免过重负担。学校和老师的作用是引导、激励和帮助,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除了利用好校内资源,我还利用家长会等机会与家长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尽量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不仅对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因此,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师生共同阅读经典,让经典阅读浸润学生的心灵,在经典阅读中快乐成长,这是我们老师的共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