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金融思想简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货币金融思想简史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货币金融思想必须置于整个经济思想的大框架之中,因为人们在提出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时,往往是把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的,对货币金融问题的认识实际上是经济思想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史和经济思想史一样,都是研究中国历史上各个发展阶段、各种货币金融思想的产生、作用和演变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各个民族、国家都有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的历史,人们的经济生活反映在人们的头脑里,经过不断的整理、抽象和深化,就会逐步形成各自的有关经济概念和理论,因此,每个民族和国家的经济思想、货币金融思想都可以追溯到很远的年代,但是最早把货币金融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去研究的是在20世纪早期的欧洲,后来发展成为西方金融学说史。在中国研究本国经济思想史的起步较晚,对货币金融史的研究更晚,目前全国也仅有几位学者涉猎到此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对货币金融问题的认识有的还很深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去认识、发掘、研究中国的货币金融思想,对认识、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金融问题,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货币金融理论都有重要意义。从社会的发展阶段考察,大约在公元前12世纪末的西周便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秦以前是封建领主经济的阶段,秦以后是封建地主经济占支配地位的时期。就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过程而言,从秦汉到隋唐属于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前期;自宋以后逐渐进入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后期。最后,以中国封建生产方式本身的逐步瓦解为内因,以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为外因,从鸦片战争起,中国便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我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货币金融思想,包含着为期长达三千年以上的内容,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阶级在经济生活中和相互结成的经济关系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观点和概念进行研究,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从各种思想的产生、作用、不同思想之间的斗争和发展变化中去研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及其货币金融思想的变化,中国货币金融思想可以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部分,古代部分包括的时间跨度很长,又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近代部分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和大转折的历史时期,也是发生严重民族危机的时期。当时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由于腐朽透顶,已处于日益崩溃的境地,资本主义各国对中国的侵略,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危机,使原来的封建社会逐步转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古代部分(春秋时期)西周的经济思想反映着封建领主经济的特征。大小封建领主自上而下地层层封赐,以支配在名义上属于周天子的土地,农业、手工业和商品、钱币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财政赋税制度也日趋完善。在春秋时期出现的“子母相权”钱币理论,就成为我国古代的独特钱币理论而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发挥它的影响。此外,如财政税收的原则、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划分、关于农业生产和商业经营以及粮食贸易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也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并产生不小的影响。古代部分(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周室卑微”,封建领主经济已经不可避免地将被封建地主经济所代替,到了战国时期便完全处于社会大变革之中。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在意识形态方面,产生了许多反映不同阶级利益和要求的思想家,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们的经济思想几乎涉及到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他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有着各自的倾向性,发表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见解和论点,形成了许多学派,如儒家、墨家、道家、农家、管子和被后世称为法家的学派。古代部分(春秋时期)《春秋》原来是东周时期鲁国的编年史,中国古代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起,就由史官每年不断地编年纪事,孔丘所作的《春秋》,编的是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一间的史事,史称春秋时期。由于“周室卑微”诸侯争霸,各侯国之间战争连绵不绝,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止,其间500年,统称春秋战国时期。单旗的“子母相权”钱币理论公元前524年周景王将铸大钱,其卿士单旗表示反对说:“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多作轻币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大小利之。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中国古代在殷商时期商品交换和商业活动已很普遍,从物物交换,如“抱布贸丝”到产生钱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是,单旗认为钱币的起源是由于古代有天灾,先王为了救民才想出用钱币的办法。单旗能够用“量资币,权轻重”说明不可任意发行钱币,而需要计量、度量和权衡钱币的轻重。单旗的“子母相权”钱币理论“民患轻”就是现有的钱币不能适应商品交换增长的需要,于是要发行重币,重者为母,轻者为子,所发行的重币大小和数量应权衡流通中的轻币而定,叫做“母权子而行”;反之,“若不堪重”,在商品交换中缺少轻币、小币,就要增发轻币、小币,叫做“子权母而行”。无论发行重币或轻币,都是同原有的钱币一起流通的,不废轻也不废重,都能发挥作用、周景正要铸大钱并废除小钱,单旗认为“废轻而作重”会使人民蒙受损失。单旗的“子母相权”钱币理论“子母相权”钱币理论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关于钱币问题的思想,而且成为秦汉以后整个封建时期都会引用作为钱币问题的理论根据,直到19世纪以后,才被资产阶级的货币学说所取代。范蠡的商业经营和粮食价格思想“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金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贵出如粪土,贱取如金玉”。“知斗则修备”、“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本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墨家的商品货币思想“为履以买,不为履”“贾宜,贵贱也”“买无贵,说在阪其价”“贾宜则暨,说在尽。”“买,刀籴相为贾。刀轻则籴不贵,刀重则籴不易。王刀无变,籴有变。岁变籴,则岁变刀。”《管子》中有关货币问题的理论《管子》一书据传原有654篇,现仅存76篇,名义上的作者是管仲,从它的思想体系上看,实际上掺杂了法家、儒家、道家、因样家、阴阳家的思想,并非一人之笔。是我国古代一部经济理论巨著。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轻重理论是《管子》全部经济学说的基石,利用轻重分析了货币问题和商品价格及对外贸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中有关货币问题的理论“黄金,民之通施也。”;“刀币者,沟读也。”“资家假币,皆以谷准币,直币而庚之。”“苟入我国之粟。因吾国之币,然后栽黄金而出。”“万乘之国,不可以无万金之蓄余;千乘之国,不可以无千金之蓄余;百乘之国,不可以无百金之蓄余。”“黄金者,用之量也。”“资家假币”“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管子》中有关货币问题的理论“人君铸钱立币,民庶之通施也。”“自为钱造而无已,乃今使民下相役耳,恶能以为治乎。”“彼币重而万物轻,币轻而万物重。”“视物之轻重而御之以准,故贵贱可调,丽君得其利。”“聚则重,散则轻。”“国币之九在上,一在下,币轻而万物轻。敛万物应之以币,币在下,万物皆在上,万物重什倍。”秦汉至隋唐时期(封建前期)秦汉到隋唐一千一百多年是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前期,其思想是在继承、批判前人的基础上和在为巩固封建地主经济的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其主要内容是“地、丁、钱、粮”问题,即关于土地、人口、财政、税收、钱币、商业、农业和粮食问题。王莽的钱币思想及其改制活动王莽执政14年,竟4次托古改革币制,对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影响,也加速了新朝的灭亡。在登上皇帝的宝座前一年就曾经搞过一次币制改革,发行重十二铢值五十的大钱和值五百的“契刀”’以及值五千的“错刀”三种新币与原来的五殊钱同时通用。他在做了皇帝后又连续多次改革币制“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坐卖买田宅奴婢铸钱抵罪者,自公卿大夫至庶人,不可称数。”“每壹易钱,民用破业,而大陷刑……犯者俞众,及五人相坐皆没人,郡国槛车铁锁,传送长安钟官,愁苦死者什六七。”,这当然要导致王莽币制改革的失败了,也是加速王莽统治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来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后,终于重新恢复使用五铢钱。王莽的钱币思想及其改制活动从王莽改制所反映的经济思想来看,其目的是为了抑兼并,稳定物价,打击投机,保障人民的经济生活。采用发放贷款的办法,扶持生产,还把利息同利润区别开来。土地制度的改革触犯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而小农又没有得到实际好处;商业、物价的改革仍带有强烈的干预色彩,使商人也不满意;币制改革更造成社会的混乱,既然没有一个阶级能够受惠,于是就使王莽的改制得不到任何一种社会力量的支持,加上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影响,王莽由外戚身份而登上皇位,若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是很难巩固统治地位的。王莽的改制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仍不失为一位有见识、有理想、有魄力的政治家。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种钱币理论秦始皇铸“秦半两”统一全国钱币,按“天圆地方”之说,所铸钱的形状为外圆内方。西汉初建时,刘邦曾“听民自铸”,武帝时桑弘羊把钱币铸造权收归上林三官,铸“五铢钱”,但是,仍难免有私铸钱币现象。三国时期长期战乱,农业、工商业都遭严重破坏,粮食价格每石数十万钱,以致“钱货不行”。魏文帝不得不废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币”。魏明帝时又恢复使用五殊钱。尔后两晋在其统治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各种旧钱币通行。在这段历史时期内,钱币问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相应地也就产生许多关于钱币问题的思想和争议。唐代钱币思想的变化唐代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殖,物价不断下跌,出现了与汉晋以来不断发生钱币贬值情况相反的“币重物轻”的局面,要求增加流通中的钱币数量。而这些都能在唐代思想家的思想中得到反映。唐代钱币思想的变化刘秩指出:“夫钱重者犹人日滋于前而炉不加于旧。”就是说人口已经增殖了,而官府用来铸钱的炉子并未增多,当然会使钱币日重。他能够把流通中的钱币需要量同人口数量联系起来考虑,这在唐以前的有关钱币论述中还不曾发现过。刘秩又说:“夫物贱则伤农,钱轻则伤贾。”“在传统的钱币理论和有关经济思想中,虽有“病未”之说,但那只是从谷物价格上考虑的,在桑弘羊之后,刘秩是明确具有“钱轻伤贾”思想的佼佼者。与他同时代的刘晏虽然能够重商,但在钱币思想方面却没有足资称述的见解。在刘秩以后的唐代思想家中也只有杨于陵对钱重物轻的原因能有比较周密的分析。综上所述在封建地主经济发展的前期,自秦汉至隋唐土地问题、财政问题和钱币问题是最主要的经济问题,从对它们的认识和解决办法中,反映出有关经济思想发展的脉络。从经济思想史角度上看,这一时期虽然很少超出先秦诸子的创见,但也出现了由于在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新问题而产生的一些新的经济思想。宋至鸦片战争时期(封建后期)公元907年朱温“篡唐”,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起统一的北宋政权,其间经过五六十年的割据和混战局面。在北方历经梁、唐、晋、汉、周五代,在南方有吴、越、楚、蜀、汉、闽等十国。它们在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基本上没有超出唐的范围。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起统一的北宋政权,到公元1126年在金兵南侵下垮台。宋高宗赵构南逃,于公元1127年建立南宋政权,直到公元1279年为元所灭。北宋和南宋的统治都只有一百五六十年的时间。元朝的统治时间较短,由于元朝统治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大肆摧残和尖锐的民族矛盾,加上蒙古贵族集团的内部矛盾,很快就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和起义、终于在公元1368年即统治全国89年之后,被朱元璋所建立的明王朝所彻底推翻。清建国于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至1911年建立民国。清朝的统治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界,在此以前仍为封建地主经济的后期,1840年以后,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