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教学设计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比例尺》第30~32页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个性才能的发展。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设计理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要为生活服务这样一个理念。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教材分析:《比例尺》这节课采取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得出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的计算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互相合作,得出结论,使学生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正反比例、图形的放缩的基础上学习的,比例尺学生可能在生活中遇见过,如地图上,但是学生并不知道它叫什么,有什么用,而且这节知识比较抽象,学习起来不容易提起学生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并能应用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3.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比例尺的过程,掌握其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现代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比例尺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并明白比例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难点: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教具:直尺、地图、课件学具:铅笔、直尺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3千米=()米1分米=()厘米1米=()分米1厘米=()毫米25米=()厘米100厘米=()分米10千米=()厘米100毫米=()厘米二.创设情境1.同学们,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学校的中心广场上快乐的玩耍,游戏,可是你们知道广场的长与宽是多少吗?(长300米,宽200米)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当设计师,请同学们将我们操场的占地面积画在你的练习本上,好吗?2.学生独立画图,小组交流,展示小组代表作品。3.交流:为什么同一个广场,画的图的大小不同呢?4.交流后,小组派代表发言。三.新授1.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在绘制平面图或地图的时候,都需要把实际的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再画在图纸上.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不管是哪种情况,都需要确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比例尺)2.出示课本情境图,笑笑家的平面图,结合图形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3.揭示比例尺的意义.教师说明: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所以就给它起了个新的名字?比例尺.教师说明:(1)比例尺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2)求比例尺时,前、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3)比例尺的前项,一般应化简成“1”.如果写成分数的形式,分子也应化简成“1”.为自己所画的广场图修改合适的比例尺。4.小组合作求出笑笑家的总面积。(1)引导学生讨论出求实际占地面积必须真的实际的长和宽。(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没一种方法的思路及注意点。(3)集体交流、讲评。讨论能不能先求图上的面积,根据实际面积=图上面积÷比例尺求实际面积呢?四.巩固练习(一)判断下列这段话中,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把一块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图纸上,长画了5厘米,宽画了2.5厘米.1.图上长与实际长的比是1∶4().2.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1∶400().3.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1∶160000().4.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400∶1().(二)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计算一下,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五.全课小结自我评价这节课学的怎么样?有什么收获?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收获,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六.板书设计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教学反思:教学后,我反复回忆了课堂的过程,反思了整个教学过程,感受如下:一、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学习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只有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学生才感到亲切,学得主动。通过课前展示的图片,学生对图片上的东西是按倍数缩小(放大)了这种生活常识有了深刻的体验,再让学生来画广场的平面图,可以说是水到渠成的。二、存在问题。当学生阅读自学完比例尺的定义后,我的强调说明,个别学生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后面练习中出现下面两种错误:①比例尺带了单位;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位置调换。如果教学时,让学生自学交流后教师能提出下面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①比例尺有单位吗?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能调换位置吗?学生交流讨论,能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理解,避免或减少练习中出现上面两种错误。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看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并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进行有效教学。看来还得不断修炼自己,在备课时,多备学生,做好“学情预设”;课堂上,擦亮眼睛,多留心学生出现不同的情况,这往往是突破难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