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精神导论第二讲:比较文学是跨民族、跨文化、跨文科的文学研究一、“比较文学”不等于“文学比较”文学比较:荆楚文学/周原文学;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狂人日记》/《外套》比较文学:但丁/屈原;《诗经》/《荷马史诗》;华兹华斯/陶渊明归纳两点:1、跨国家、语言、民族、学科2、可比性。不能任何抓来比较一番,要看其学术价值如何?选题体现水平。Ps:有一种浅度的比较,如X+Y比较,称为“阿猫”与“阿狗”的比较陈寅恪:必须有历史演变及系统异同之观念文学比较之所以缺乏意义,是因为:1、表面上类比,容易牵强附会,结论过于简单,会产生一些学术结论上的笑话。2、做浅层比较,无法追寻东西文学结构内部的共同规律,所推出的结论没有普遍性,表现为一种结论上的武断与零散。3、缺乏学科理论上的科学性,随意性太大,因此“拉郎配”“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经常出现,没有研究的学术价值,也扰乱了比较文学研究的正常视域。钱钟书、陈寅恪对比较文学定义的理解可参考。比较文学不在于“比较”,而在于“汇通”,判断一篇文章、一部著作是否在学科意义上属于比较文学——而不是在方法论意义上属于文学比较,不在于它们是否在命题及内容中使用了“比较”两字,而在于判定研究者是否对于相关研究对象进行了体系化的、内在性的汇通:如吴宓《红楼梦新谈》、朱光潜《诗论》、钱钟书《通感》、杨周翰《攻玉集》等,命题无法直接提出“比较”二字,但均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典型文本。反之,在命题与内容上频繁使用“比较”两字的文章和著作,并非在学科意义规范上合符于比较文学,很可能是文学比较。二、“文学”与“比较”的内涵。19世纪以前,literature这个词和它在其他欧洲语言中相似的词语才能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史达尔夫人的《论文学》真正标志着文学观念的确立。三、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第一,比较文学的“比较”是一种跨界限的比较,所以,这里所说的“比较”其意义并不局限于一般方法论,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走出既定界限,把种种界限的文学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二,比较文学的“比较”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比较”第三,比较文学的“比较”不是简单的比附,而是以认识文学规律为目标的比较。四、比较文学的意义。1931年,法国?·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真正的“比较文学”的特质,正如一切历史科学的特质一样,是把尽可能的来源不同的事实采纳在一起,以便充分地把每一个事实加以解释;是扩大认识的基础,以便找到尽可能多的种种结果的原因,总之“比较”这两个字应该摆脱全部美学的涵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涵义。第三讲: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自我与他人文学何用: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为人打好“精神的底子“,良好的人性基础包括:其一:道义感。文学有利于人性的改造与净化。其二,情调。文学更有力量帮助人们养成情调。其三,情感教育。情感的弱化是现代化进程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这一人性基础最重要的元素:悲悯情怀渐渐远离我们。二、比较文学:引进“他者”作为自我的参照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视域剩余决定了外在性视角的重要性。视域剩余:自己看自己总是不完整的、片面的。我们总是看不到自己身体的某些剩余部分,如我们的脸孔和背脊,但我却可以看到你所看不到的身体部分。我的独特视角不能被你的视角替代,但我和你的视角可以互相补充。必须通过“他者”的眼睛来观察自己,只有这样,他才能全面、整体地把握自己、完成自己、超越自己。唐代诗人陈子昂十分感性地把握了这种“超在:(超越此在,超越自身)的体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比较文学,就要瞻前顾后,说东道西。特别要对“异”的持久关注与解读。“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是比较文学关注的核心话题。就文学来说,只有引进其他民族文学作为外在参照物……三、成人达己,成己为人:自我/他人的关系“成人达己,成己为人”涉及的是自己与别人的关系。立足点还是在“自己”,如何成就自己,如何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曰“哲”。中国古话所谓:“知人者明,自知者智。”如何认识自己?有两种主要视点:其一,内在视点——不依靠外物,从自我内部认识自我。“吾日三省乎吾身”其二,外在观点——从“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身。自我与他人(他者)的关系不可分割。一方面,“他者”也是另一个“自我”的另一面。真假悟空、疯女人是简爱别一个自我。另一方面,“他者”吸引我们走出“自我”,也有可能帮助我们回归到“自我”,发现另一个自我。四、文化模子与理解他者。文学之何以要比较:突破自身思维观念,开拓眼界,培养与他者对话能力与?PS:愚公移山。对愚公中外的不同看法。中国:勤劳有意义的英雄。外国:不接受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故事。——表明我么看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文化背景之中,而否定其他不同的看法,找到其文化根源是我们的目的。自身的文化“模子”影响着对异己文化的理解(误解),在翻译中常见有两种情况:受制于本土文化模子;缺乏对“他者”文化模子的了解。例一:莎翁《一报还一报》:womenarelightatmidnight朱生豪和梁实秋等均译作:女人总是半夜里轻狂。也可译作:女人是子夜的星辰,是夜半时分的一盏明灯。原因:中国古人看女人为尤物、祸水。对女性防范、甚至诅咒。书生误国、女人倾国。倾国倾城=倾家荡产。鲁迅“伪自由书·逃的辩护》一开头他说:“古时候,做女人太晦气,一举一动,这个也骂,那个也骂。”例二:亚瑟·韦利翻译陶渊明《责子》白发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A-shuiseighteen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A-shuandoeshisbest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Yung-tuanisthirteen通子重九龄,但觅梨与栗。Tung-tznishisninthyeat二八是十六岁。十五行志学。雍、端是双胞胎。重九龄是十八岁。20时机的汉学家中,对英语文学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亚瑟·韦利,译介了大量中国古诗(开始用自由诗译汉诗),他曾向徐志摩学习唐诗。五、他者之境:变形的哈哈镜借助他人的眼光,重新认识自己,但有时“他者的眼光”是变形的。我们无法获知真正的自我,尽管如此,这种变形的看法,仍然很有意义。“他者“出于自己的文化需要,制造异国文化形象——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香蕉人陈查理、恶魔中国佬傅满楚)例一:李白《上云?》的狮子形象“五色狮子,九苞凤凰。是老胡鸡犬,鸣舞飞帝乡“——百兽之王的狮子比作”犬“(狮子狗/哈比狗/pug-dug)西方文学里的狮子形象:高贵、凶猛。(《圣经》里大量写狮子:人与狮子交锋,不是狮子咬死人,就是人咬死狮子(互相衬托强大)例二:儒学文化,在海外的命运,受到接受者(他者)视角和取向不同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同是儒学思想,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是启蒙思想家的一面理性的战旗,是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思想的一支精神力量,而在18世纪亚洲的日本,在德川幕府时期的思想家那里,成了巩固封建政权统治的主流意识形态。伏尔泰心目中的儒教国度是仁政德治的楷模,孟德斯鸠则视之为专制暴政的典型。Confusion(糊涂虫/混乱、无序)——Confucious(孔子/理性、秩序)因此,认识自我,应该采用内在视点与外在视点的结合期末题目一、有人说,比较文学就等于文学比较,你怎么看?二、比较文学的基本精神是自我与他者的认知之道,你是怎么认识(理解)的?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