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戴伟班级学号12223111专业应用心理学指导教师徐冬英设计(论文)题目关于共依附的研究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一、选题意义共依附(Codependency)的概念起源于1940年代对酒瘾的家庭治疗。治疗师通过观察发现,酒瘾者及其家属之间似乎产生一种共生的病症:即家属的行为满足了酒瘾者想被照顾的需要,而酒瘾者的行为反过来也满足了家属想控制、照顾对方的需要,两者相互满足彼此的需要,从而使得功能失调性的行为得以长期维持。酒瘾者家属的这种沉溺于失调关系中的临床特征,被学者们称之为共依附。希望共依附可以被广泛用于个体沉溺于失调关系的特征描述【1】更希望可以通过对共依附的研究能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提供很多的帮助和改变。选题理论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了解共依附产生的原因,并对其界定、进行科学的测量,以便我国今后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提高大家对共依附的关注,也有利于拓宽学风研究思路;有利于丰富学习理论,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选题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对共依附的研究差异;可以给国内研究提供有效对策及建议,、可以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增加社会竞争力;改善学生自我修养,改善学习方法提供重要参考,更好适应社会规律。二、研究现状共依附(codependency)在英文中为一个复合字,由“co”、“dependency”所组成。其中“co”的涵义为:共同;一起;联合。“dependency”的涵义为:附属国、附属地;依赖、信赖;毒、酒等瘾[2]。因此,共依附是指长期和酒瘾或药瘾者共同生活所造成之不良心理压力特质。(—)国外的人对共依附的界定是各种各样的。ursine(1985)共依附:是指一些学习来打击自我的行为,导致个体无法建立或参与亲密关系[3]。Wegscheider一Cruse(1985(1985):生活在情绪压抑的家庭成员,或与酒瘾者有亲密关系者,或有一位以上的酒瘾父母或祖父母者,既有共依附,亦即是过度关注。依赖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影响与其他人的关系。Subby(1987)指出:共依附是指个体长期沉溺于抑郁性的习惯,使个人无法公开表达情感,直接讨论个人及人际问题,而发展出的情绪。心理和行为回应模式;共依附是指生活在他人的标准下,难以建立亲密关系,无权利感,寻求他人肯定,和有不切实际的自我期待。Hemfelt与MIller(l989):共依附是指沉溺于某人行为以及事物,希望藉由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在的情感“控制是生活的重心”.MentalHealthAmerica(MHA):共同依赖(日文作”共依附など”,英文作:Co-Dependence)是一种习得行为(习得行为相对于遗传行为而言,指并非生来就会的本能,而是后天学习发展出来的),但一样能传递给下一代人。它是一种情绪现象和行为现象,影响一个人建立健康的、互相给予满足感的人际关系的能力。这是一种畸形的“成瘾”的关系[4]。Beattie认为有八千万的美国人具有共依附的特质,因为他们与成瘾者相处或本身具有成瘾行为。而所谓的成瘾行为除了毒瘾,酒瘾之外,还包括工作,饮食,学习、购物或性等方面的强迫性行为。Kolenda认为有将近十分之一的美国人于孩童时期即已发展出共依附的特质心理,有些专家学者则认为不仅于此,人数应该更多,如Wegscheider-Cruse认为共依附的定义涵盖了96%的美国人,Schaef则指出美国是一个共依附的社会。(二)共依附的特质Spann与Fischer(1991)认为依附是指一种心理社会状态,它表现在与他人功能不良的关系形态中。其特征有:无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以他人为焦点、认同照顾者的角色和透过关系获得意义感。Dear、Roberts和Lange(2004)根据最常被引用的共依附定义,系统性地分析出四个核心特质为:外在焦点、自我牺牲、人际间的控制、情绪压抑。现在学术上通用的的共依附的特质的主要由Hughes–Hammer、Martsolf和Zelle于1998年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的,主要有以下五个特质:以他人为焦点而忽视自我、原生家庭问题、低自我价值、隐藏自我、内科问题。①他人焦点/自我忽视共依附者习惯藉由操纵与建议方式,强迫帮助并控制他人及事件,对于自己的需求,采取次要及忽视态度,此概念重点在于控制和自我界限之间。②原生家庭问题成长过程因家庭出现药物滥用,扰或面对问题过度焦虑与紧张,加上家人无法公开表达或讨论想法及感受,原生家庭问题因而产生,并容易导致共依附行为。每个人一生中基本上都有两个家庭:原生家庭与新生家庭。所谓原生家庭是指当事人自己出生、成长的家庭,包括自己、父母和祖父母三代;新生家庭是指当事人进入婚姻生活后所建立的新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和子女两代。家庭不仅是指人,也包括家庭环境、事件、功能、关系等。已有研究表明,原生家庭内部的问题与个体的共依附倾向存在密切关系。③低自我价值共依附者很容易出现自我批判、自我憎恶、自责、羞愧感或贬抑等想法与感受。④隐藏自我共依附者会隐藏、控制并压抑自己的负向情绪及感受,会使用一些一般人所用的正向表达方式,容易因混乱而产生不真实的自我。⑤内科问题共依附的人常常会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比其他人差,因而会有高于常人对健康问题的焦虑与担心,并想象身体急速的衰老。综上所述,共依附是影响关系质量的一种心理疾病,为求生存个体在应对外界时,经常忽视自己的需求只为了迎合他人,并且不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及感受,而导致失去自我。对外则无法与外界的人或物建立适当的界限,过度为他人负责、过度依赖他人认同以建立自我价值,使得个体内在生命与外在联结失去平衡,产生挫折或无力感等心理压力,并对个体生理或心理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5]。(三)存在问题西方心理学界较早就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但国内对此给予的关注和研究甚少。而且当代的对共依附研究的深度不深,仅仅从表层的为什么进行共依附,应该从特质几产生的因素导致什么问题,验证方法等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而且这些研究这些研究仅仅关注了共依附产生的社会原因,而忽视了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原因。因此未来的研究还需要就共依附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关于共依附的心理干预,还未见有相关的实证研究,未来的研究应在这方面有所突破。研究目标和内容一、研究目标本研究通过国内外对共依存的研究分析,以便我国今后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听过共依存国内外的研究、鉴定、测量,重点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以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二、研究内容(一)已有研究现状及分析(二)共依附在但双亲家庭差异上的现状分析(三)共依附在性格差异上的现状分析(四)共依附在学习满意度(学习)上的分析(五)共依附在是否师范上的数据分析研究方法、步骤、措施。一、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选取浙江湖州师范学院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方便取样的方法抽取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901份。对之进行有关大学生自我感觉的调查,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于湖州师范学院,测试样本为湖州师范学院在校生。(二)研究工具本研究采用台湾杨晴惠《中文共依存量表》,本量表由低自我价值感、原生家庭问题、他人焦点、自我忽视、隐藏自我、内科问题五个分量表构成。共58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8-0.85之间。解释81.611%的总变异量,因素负荷量皆在0.576-0.876之间。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0.78-0.85之间。(三)统计分析将问卷的数据导入SPSS软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相关分析,卡方检验等进行数据统计。二、研究步骤(一)研究准备阶段1.查阅相关资料进行选题;2.了解论文写作要求,制定论文计划;3.提交论文提纲、论文开题;(二)调查研究阶段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研究现状;2.查阅资料,编制初始问卷,进行试测、修改后形成正式问卷;3.在湖州师范学院施测。(三)成果形成阶段1.撰写论文初稿;2.论文修改、形成中期报告;3.论文总体修改、定稿、答辩准备;4.论文答辩三、研究措施充分利用图书、网络资源,进行问卷编制,主动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完善实施过程,提高论文质量。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一、毕业论文选题阶段(2015年6月1日-9月1日)(一)查阅资料并初步确定选题;(二)与指导教师进一步确定选题。二、开题报告准备阶段(2015年9月2日-9月22日)(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写作计划;(二)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填写并上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做好开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三、开题报告阶段(2015年9月23日)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会。四、开展及收集、整理、分析数据阶段(2015年9月15日-10月10日)(一)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做好论文雏形和心理测量等各项工具的准备工作;(二)开展团体,进行数据收集;(三)数据整理以及分析。五、毕业论文初稿写作阶段(2015年10月10日-11月20日)(一)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的初稿写作;(二)初稿写作的同时完成《文献综述》表格填写;(三)2015年11月20日前上交论文初稿及相关表格至指导教师处,指导教师注意及时将修改意见反馈给学生。六、毕业论文定稿阶段(2015年11月21日-12月19日)(一)根据指导老师的论文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以及各项表格;(二)将毕业论文定稿以及相关表格定稿发送至指导教师处。七、毕业论文答辩阶段(2015年12月20日-2016年1月)(一)上交毕业论文,等待审阅;(二)毕业论文答辩。主要参考文献[1]OpbrienPE,Gaborit,M.Codependency:Adisor-derseparatefromchemicaldependency.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1992,48(1):129-136[2]陈秀菁,2002邱慕美,2002;吴昭仪,2004[3]崔林霞.牺牲与共依附特质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4]MentalHealthAmerica(MHA).关系成瘾症:共同依赖现象(Co-dependency).2010[5]杨雪龙,童辉杰.共依附研究述评.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1期.学院学报,2014,(1):74-84指导教师审核意见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