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建筑工程系专业:土木工程设计(论文)题目:宿迁中学教师办公楼设计(方案二)指导教师:2013年2月26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4年4月26日”或“2004-04-26”。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宿迁中学教师办公楼设计(方案二)2、建设单位:宿迁市宿迁中学3、工程地点:宿迁市4、建筑设计要求:本工程为宿迁宿迁中学教学办公楼,功能包括办公、会议室、教研活动室、展览、科技活动以及文娱活动室等等。建筑面积约3000m2,拟建四层。本工程拟定了两种建筑平面方案,结构平面布置见附图。本设计按方案二考虑,要求在已有的建筑初步参考方案的基础上完成主要建筑设计,构造设计以及建筑施工图设计。5、结构设计要求:本工程结构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内外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抗震设防按7度设防设计,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要求完成结构布置,构件选型,上部结构计算,构件设计,基础设计,绘制施工图等工作。楼、屋面活荷载以及工程气象资料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取用。6、设计原始资料:①冬季最冷月平均温度2℃,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28℃,最高温度40.7℃,最低温度-14℃,冬季相对湿度73%,夏季相对湿度81%。②冬季主导风向东北,平均风速2.6m/s,夏季主导风向东南,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23.7m/s。③年平均降水量1034.1mm,月最大降水量179.3mm。④常年地下水位低于-1.2mm,水质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⑤最大积雪厚度0.2m,基本雪压S0=0.4KN/m2,基本风压W0=0.4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09m。⑥材料供应齐备,承建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强、设备齐全。工程地基资料见附件。二.混凝土结构发展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相比,历史不长,但自19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后,由于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性能的不断改进,结构理论施工技术的进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桥梁、隧道、矿井以及水利、海港等土木工程领域。建筑用混凝土的发展简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代,甚至可能在更早的古代文明中已经使用了混凝土及其胶结材料。但直到1824年波特兰水泥的发明才为混凝土的大量使用开创了新纪元。至今仅有16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第一阶段为钢筋混凝土小构件的应用,设计计算依据弹性理论方法;第二阶段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大量应用,设计计算依据材料的破损阶段方法;第三阶段为工业化生产构件与施工,结构体系应用范围扩大,设计计算按极限状态方法;第四阶段,由于近代钢筋混凝土力学这一新的学科的科学分支逐渐形成,以统计教学为基础的结构可靠性理论已逐渐进入工程实用阶段。我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比较曲折,解放前几乎是空白,60年代边学习苏联的经验边完善提高,70年代自己动手搞科研,编规范;80年代规范的设计水准正力争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近30年来,我国在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可靠度与荷载分析、单层与多层厂房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大板与升板结构、大跨度结构、结构抗震、工业化建筑体系、电子技术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和测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为修订和制定有关规范和规程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科学依据。编制出了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06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等。这些规范和规程积累了我国半个世纪以来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把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提高到了当前的国际水平,它将在工程设计中发挥指导作用。必将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三.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特点框架结构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建筑。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大,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水平方向布置楼板,楼板搁置在梁上,梁支撑在柱子上,重量由板传递给梁、梁传递给柱子,最终柱子将荷载传递给基础,即由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墙都是在框架结构浇筑完成后砌筑的轻质材料,由于墙不承重的缘故,在实际工程中平面功能布置很灵活,使得业主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功能的需要,不断地对内部装饰、装修、布局进行再设计,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隔墙还起着保温、隔热、隔声的作用。四.混凝土框架结构方案选择的原则1.结构的传力路线应简捷明了;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传力路线越短、越直接,结构的工作效能越高,‘所耗费的建材也就越少。2.从力学观点看,在民用和公共建筑的平面布局中,应当尽量使柱网按开间等跨和进深等距布置:这样可以使结构受力更合理、更规则,可以充分利用连续梁的受力特点从而减少结构中的弯距,可以使各跨梁截面趋于一致,而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3.结构方案还应结合工程地质情况和建筑功能要求综合考虑;五.概念设计上注重几个问题1.强柱弱梁节点:这是为了实现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让梁端形成塑形铰,柱端处于非弹性工作状态,而没有屈服,但节点还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强柱弱梁措施的强弱,也就是相对于梁端截面实际抗弯能力而言柱端截面抗弯能力增强幅度的大小,是决定由强震引起柱端截面屈服后塑性转动能否不超过其塑性转动能力,而且不致形成“层侧移机构”,从而使柱不被压溃的关键控制措施。柱强于梁的幅度大小取决于梁端纵筋不可避免的构造超配程度的大小,以及结构在梁、柱端塑性铰逐步形成过程中的塑性内力重分布和动力特征的相应变化。因此,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验算截面承载力时,人为地将柱的设计弯距按强柱弱梁原则调整放大,加强柱的配筋构造。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不得过高,以免在罕遇地震中进入屈服阶段不能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转移到立柱上。注重节点构造,让塑性铰向梁跨内移。2.“强剪弱弯”措施: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在结构经历罕遇地震的过程中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对于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梁应注重抗剪验算和构造,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3.构造措施:①对于大跨度柱网的框架结构,在楼梯间处的框架柱由于楼梯平台梁与其相连,使得楼梯问处的柱可能成为短柱,应对柱箍筋全长加密。这一点,在设计中轻易被忽视,应引起重视。②对框架结构外立面为带形窗时,因设置连续的窗过梁,使外框架柱可能成为短柱,应注重加强构造措施。③对于框架结构长度略超过规范限值,建筑功能需要不答应留缝时,为减少有害裂缝,建议采用补偿混凝土浇筑。采用细而密的双向配筋,构造间距宜小于150mm,对屋面宜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按构造措施宜适当加强。④其它构造措施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请详见新规范。六.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分析方法1.计算单元为方便起见常忽略结构纵向和横向之间的空间联系,忽略各构件的抗扭作用,将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分别按平面框架进行分析及计算。通常横向框架的间距相同,作用于各横向框架上的荷载相同,框架的抗侧刚度相同。因此各品横向框架都将产生相同的内力与变形。结构设计时一般取中间有代表性的一榀横向框架进行计算即可。2.节点现浇框架中,梁柱内的纵向受力钢筋都将穿过节点或锚入节点区,因此当按平面框架结构分析时,节点也可简化为刚接节点。框架支座可分为固定支座和铰支座,当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时,一般设计成固定支座3.跨度与层高在结构计算简图中,杆件用其轴线来表示。框架梁的跨度可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当上下层柱截面尺寸变化大时,一般一最小的形心线来确定。框架的层高即框架柱的长度可取相应的建筑层高,即取本层楼面至上层楼面的高度,但底层的层高应取基础顶面到二层楼板顶面之间的距离。4.构件截面弯曲刚度的计算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到板的影响。5.荷载计算(1)楼(屋)面活荷载(2)风荷载(3)水平地震作用作用于框架结构上的荷载有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两种。竖向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及楼(屋)面活荷载,一般为分布荷载,有时也有集中荷载。水平荷载包括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一般均简化成作用于框架节点的水平作用力。6.解题思路可将多层框架沿高度分成若干单层无侧移的敞口框架,框架梁上作用的荷载、柱高及梁跨均与原结构相同。计算时,可将各层梁及其上、下柱组成的敞口框架作为一个独立计算单元,用弯矩分配法各层计算各榀敞口框架的杆端弯矩,由此求得的梁端弯矩即为其最后弯矩。而每一层柱属于上、下两次层,所以每一层柱的最终弯矩需由上、下两层计算所得的弯矩值叠加得到。上、下层柱的弯矩叠加后,节点弯矩一般不会平衡,如欲进一步修正,可对不平衡弯矩再进行一次弯矩分配。七.混凝土框架结构截面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截面设计,包括梁、柱截面设计。其中梁截面可参考受弯构件的尺寸进行选择。框架梁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2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3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4。框架柱的设置应满足一下要求:1矩形截面柱的边长,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250mm,抗震设计时不宜小于300mm;圆柱截面直径不宜小于350mm;2柱剪跨比宜大于2;3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八.地基基础设计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3.规范范围内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可不作变形验算,如有下列情况时,仍应作变形验算: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小于130kPa,且体型复杂的建筑;2)在基础上及其附近有地面堆载或相邻基础荷载差异较大,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时;3)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存在偏心荷载时;4)相邻建筑距离过近,可能发生倾斜;5)地基内有厚度较大或厚薄不均的填土,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时。4.对经常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挡土墙等,以及建造在斜坡上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尚应验算其稳定性。5.基坑工程应进行稳定验算;6.当地下水埋藏较浅,建筑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存在上浮问题时,尚应进行抗浮验算.九.参考文献[1]苏J01-2005.施工说明[S].[2]苏J03-2006.屋面建筑构造[S].[3]苏J04-2005.阳台[S].[4]苏J05-2005.楼梯[S].[5]苏J06-2006.卫生间、洗手池[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