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题目住宅楼结构设计及节材分析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温州大学教务处制我国多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综述黄亮雄(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框架结构结构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很大的优越性,框架结构有着很多优点: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框架结构体系是土木工程领域目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关键词:框架结构概念设计,框架结构布置,电算,构造要求SeismicPerformanceReviewinfilledframestructuresLiangxiongHuang(Wenzhou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Wenzhou325035,China)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constructionofframestructurehasthefeasibilityandnecessity,moreandmorewidely.Framestructurehasgreatadvantagescomparedwithotherstructures,framestructurehasalotadvantages:largebearingcapacity,lightweightstructure,goodseismicperformance,lowest,widematerialsource,goodfireresistance,structurestiffness,useandmaintenancecostislow.Framestructuresystemisinthefieldofcivilengineeringatpresentfocusesonthetopicof.Keywords:framestructure,framestructurelayout,zooming,structuralrequirements1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世界各地的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发展很快。而对于建筑评估要从它的使用性,耐久性以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而现在运用最多的要数框架结构。因为框架结构有着很多优点: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与其他结构相比框架结构有很大的优越性,如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相比较具有承载力大、结构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建造的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与钢结构相比又具有造价低、材料来源广泛、耐火性好、结构刚度大、使用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多层框架最常用的结构型式。文献[1]认为,框架结构:即由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粱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的住宅。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可以用各种轻质材料制成。梁、板、柱等承重构件,可以预制,也可以浇注,框架结构住宅的优点是抗震性能好,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且住宅内可以自由分隔。大开间住宅均采用此结构。文献[2]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结构。根据建筑使用要求,框架结构分为等跨或不等跨,可以各层相等或不完全相等。根据施工方法,框架结构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装配整体式框架采用叠合梁、预制柱,并用现浇混凝土连成整体,使它兼有现浇式和装配式的优点。文献[3]中认为: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2关于框架结构设计文献回顾2.1框架结构的概念设计结构概念设计是保证结构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一种方法。概念设计包含极为广泛的内容,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方案和布置,采取减少扭转和加强抗扭刚度的措施,设计延性结构和延性结构构件,分析结构薄弱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薄弱层过早破坏,防止局部破坏引起连锁效应,避免设计静定结构,采取二道防线措施等等。应该说,从方案、布置、计算到构件设计、构造措施每个设计步骤中都贯穿了抗震概念设计内容。文献[4]中提到: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人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框架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的至关重要性。首先,我们要控制房屋适用高度和结构高宽比,若结构的高宽比大,则倾覆力矩也大。为了帮助设计者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结构高度和结构体系确定比较合理而经济的平面尺寸,宏观控制结构的刚度、稳定和承载力,《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规定了框架结构的高宽比限值。2.2框架结构的布置在一般情况下,柱在两个方向均应有梁拉结,亦即沿房屋纵横方向均应布置梁系。因此,实际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空间受力体系,但为计算分析方便起见,可把实际框架结构看成纵横两个万向的平面框架。沿建筑物长方向的称为纵向框架,沿建筑物短向的称为横向框架。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分别承受各自方向上的水平力,而楼面竖向荷载则依楼盖结构布置方式而按不融的方式传递:如为现浇平板楼盖,向距离较近的梁上传递;对于预制楼盖,则传至搁置预制板的粱上。一般应该在承受较大楼面竖向荷载的方向上,布置主梁,而另一方向上则布置次梁。按框架布置方案和传力线路的不同,框架的布置方案有横向框架承重,纵向框架承重和纵横向框架双向承重等几种。2.3框架的电算文献[5]中提到:通过对几种结构布置进行对比,得出框架结构的合理布置,梁柱尺寸的选择,对结构的安全,抗震,美观,经济方面的重要性。从框架结构的设计的步骤和结合实际工程的结构设计中遇见的实际问题进行对比,用PKPM计算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对实际工程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进行总结。通过对框架结构的几种布置进行分析,重点运用PKPM设计软件对框架梁的挠度图,在地震作用下,分析结构的最大层位移角,结构的最大位移。2.4电算中注意点对所有楼层采用刚性板假定该如何选择:《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均要求,在计算结构的位移比时,要采用刚性楼盖。因此,设计人员在计算此项指标时应考虑“强制执行刚性板假定”。结构的位移比是反映结构扭转效应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避免由于局部振动的存在而影响结构位移比的正确计算,规范规定在刚性板假定下计算结构的位移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计算结构的内力和配筋时,则宜将此选项去掉。何时考虑“偶然偏心”:《高规》第3.3.3条规定:计算单向地震作用时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附加偏心距可取与地震作用方向垂直的建筑物边长的5%。控制偶然偏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当结构在偶然偏心作用下的位移比大于1.2时,则说明该结构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比较不均匀,抗扭转的能力比较差。对于高层建筑,即便是均匀、对称的结构,也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对于多层建筑,则可以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2.5设计中几点的构造要求框架梁不设弯起钢筋,全部剪力由箍筋和混凝土承担。框架梁的配筋率、配筋布置以及抗震设计时,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应当注意,为使梁端塑性铰区截面有比较大的曲率延性和良好的转动能力,成为延性耗能梁,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级框架梁,≤0.25h,二三级框架梁,≤0.35h。为减小框架梁端塑性铰区范围内的相对受压区高度,塑性铰区截面底部必须配置受压钢筋。受压钢筋的面积除按计算确定外,与顶面受拉钢筋面积的比值还应满足以下要求:一级框架梁,s/As≥0.5,二三级框架梁,s/As≥0.3。在竖向荷载和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节点主要承受柱传来的轴向力、弯矩、剪力和梁传来的弯矩、剪力。节点区的破坏形式为由主拉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如果节点未设箍筋或箍筋不足,则由于其抗剪能力不足,节点区出现多条交叉斜裂缝,斜裂缝间混凝土被压碎,柱内纵向钢筋压屈,所以应该重视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设计。3结语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大、平面布局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使用个性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框架结构(住宅、公共建筑)将会得到较大发展。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综上所述,对于我来说,还要多了解一些结构细部构造等设计.通过查看规范,杂志等文献资料,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参考文献[1]张秀凤,董尧.浅谈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优缺点[A].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2011.[2]覃敏强.建筑高层框架结构布置[A]2010年第5期[3]蓝宗建,朱万福.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二版[4]叶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兰州: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2010年(第39卷)第5期[5]尤肖肖.框架结构布置及抗震分析.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3,硕士[6]叶劲彤叶靖.关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的几个问题探讨:建筑结构2002,32(10)[7]陈翠荣.框架结构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山西建筑第33卷第4期2007/2[8]王崇山,刁延军.浅谈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D].安徽: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2003.[9]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10]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1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13]朱伯龙,张琨联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理[M].同济大学出版社:186-210.[14]沈蒲生等.混凝土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23-157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