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计划(2013年修订版)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单位:社会科学部课程代码:00201010答疑信箱:zhangxiaoqun1981@sina.com社会科学部电话:31690920一、授课对象:2011级大专班所有学生、2013级大一所有学生二、授课时间: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授课地点:理论课:多媒体教室;实践课:多媒体教室或实训基地三、任课教师(职称)主讲:罗孝友,讲师王韬,讲师杨照明,讲师袁春竹,讲师张小群,讲师王晓琳讲师四、课程简介及教学目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为培养高等学校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神实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而开设的公共必修基础理论课,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的主渠道,是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其重要的理论课程。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立足于对高职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主要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旨在使当代大学生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进一步推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根据本课程性质和定位确立本课程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弄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分析和解决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辨和应用能力。3、情感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强化学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责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健康成长、文明生活、科学发展。五、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48学时,实践课16学时。理论讲授∶实践教学≈3∶1。实践教学环节包括:1.理论课:48学时(课时单列);2.实践课:16学时(周末或节假日)。课程模块理论教学内容课时实践教学内容课时总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6观看纪录片《复兴之路》,撰写观后感。2中国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4.5参观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或杨善集、周士第纪念馆,接受红色革命现场教育。3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4.5中国特色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3辩论:如何看到社会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论成果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贫富差距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2利用节假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参观“琼海市龙江镇双举岑生态文明村”或“三下乡”活动,让学生深入农村深入基层,通过参观、访问、宣讲等形式,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情况,提交一份调查报告。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2讨论:结合两会讨论当今中国社会热点问题;中国为什么不能搞多党制等。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5学生收集资料,就“构建和谐海南、打造一流的国际旅游岛”制作一份手抄报。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环境和保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3观看《周恩来外交风云卷》或《建党伟业》,提高学生的党性觉悟,深化学生对党的认识。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理论3六、教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著《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于2014年1月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刷出版。七、参考书目1.柳礼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学生辅学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八、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本课程根据教育部4个学分的要求,从高职院校的实际和高职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出发,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以15个课堂专题讲授为中心,同时开展实践教学,把理论讲授与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自主研习、讲座报告有机结合,将“听、看、读、思、议、写”等活动相结合,构建了立体化教学体系。目前,课堂理论教学普遍使用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本课程教师自制每一讲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技术将理论知识与影像、图片、声音、文字等符号相融合,使声、色、情、景并茂,突破传统教学抽象、单调、呆板的缺陷,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理论的说服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理论教学模块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专题讲授、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演讲、师生互动、网络答疑、播放电影视频等。例如,对于一些疑难问题或热点问题,我们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师生互相答辩,把课堂变成论坛。既解除了学生的思想困惑,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又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关心社会,关注时政的良好习惯。实践教学模块主要采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等形式,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增强政治理论课的现实感、吸引力和教育功能,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深刻感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理性和现实力量,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九、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本课程实施多元多维考试方式和成绩综合评定标准,尽量做到全面、客观、公平、公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其基本做法是将学生的平时学习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实践教学的成绩综合起来,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操作办法是: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50%(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和实践作业三部分构成,其中考勤占15%、课堂表现占15%、实践作业占2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50%。如果本课程学生旷课达到总课时的1/3,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如果本课程学生旷课达到6节或不交实践作业,平时成绩记为0分;对于平时课堂发言积极、实践作业优秀的学生酌情加分,以此勉励学生严格要求自我。十、分章节实施方案课题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学习目的〗1、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2、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3、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4、使学生了解和把握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所在;〖学习内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2、毛泽东思想;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教学重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成果的历史地位;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教学难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科学思想体系的构造和阐述;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的重新确立和发展。〖课时规划〗6学时。课题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学习目的〗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学习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国情和两大历史任务的关联;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对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教学难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课时规划〗4.5学时。课题三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学习目的〗1、通过阐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及历史经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及其重大意义,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2、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方针、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形式及历史经验;3、使学生懂得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学习内容〗1、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教学重点〗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及其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1、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评价问题;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课时规划〗4.5学时。课题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探索过程,了解在初级阶段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哪些重要思想成果,在探索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学习内容〗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课时规划〗3学时。课题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学习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过程,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提高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认识,积极投身建设实践。〖学习内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时规划〗3学时。课题六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及重要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并对其科学内涵有准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学习内容〗1、社会主义的本质;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2、坚持科学发展。〖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课时规划〗4学时。课题七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学习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掌握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和重大意义;使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实行开放,掌握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紧迫性以及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的关系。〖学习内容〗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2、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3、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