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本节主要内容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形成和确立(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形成的背景20世纪70年代,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确立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创造了新的条件。1、1971年10月,第26界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中美建交在新中国建立前后到70年代的时间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就逐步构想了和平统一祖国的蓝图,这些构想是后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思想来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解放台湾”。(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第一阶段:“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提出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1979年元旦①两党可以对等谈判;②双方在通邮等方面达成协议;③台湾享有高度自治权,可保留军队;④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与外国经济、文化关系不变;⑤台湾政界领袖可担任领导,参与国家管理;⑥中央政府补助台湾财政;⑦台湾人民不受歧视;⑧保证台湾工商界人士在大陆投资的合法权益与利润;⑨欢迎台湾各界提供统一的建议,共商国事。1981年,叶剑英发表了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叶九条”)“叶九条”(P300)第二阶段:“一国两制”思想的形成•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4、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1982年9月,邓小平指出,中国政府准备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至此,“一国两制”构想明确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1982年12月通过宪法保证“邓六条”①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②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③自治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④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某些独有权力;⑤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⑥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邓小平会见美籍华人杨振宁第三阶段:“一国两制”思想的发展1983年至1984年是“一国两制”思想进入科学阐述和不断完善的阶段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人士时,第一次完整地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他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2月22日邓小平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提出来1984年5月,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作为基本国策提出来,标志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式确立。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其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坚持“一个中国”(核心)。2、实行“两种制度”并存。3、高度自治。设置特别行政区,保证台湾、香港、澳门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P302-303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台湾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理论意义: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创造性地运用和平共处原则来处理国家内部问题。(2)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发展。(3)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实践意义:(1)有利于争取社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的国内和国际环境。(2)为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重大意义P303-304三、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的重要意义第一,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彻底结束了殖民主义在港澳的统治,标志着外国人占据和统治中国领土的历史彻底结束。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香港、澳门的胜利回归,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第二,香港、澳门回归使“一国两制”由科学构想变为现实,充分说明了“一国两制”构想是正确的、可行的。第三,香港、澳门回归开创了和祖国内地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第四,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和促进作用主要内容第四节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台湾岛内的分裂倾向在发展一些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一、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背景(一)两岸关系的新进展和出现的曲折1987年底,在两岸同胞共同的努力下,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1990年9月,中国红十字总会与台湾红十字会组织在金门举行商谈,以解决违反有关规定进入对方地区的居民和刑事犯的遣返问题,并签订了协议书,即“金门协议”。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分别授权的民间团体签订的第一个书面协议。九二共识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达成了“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的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4月23日,举世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正式举行,签署“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四项协议。“急进式台独”1988年李登辉上台后,逐步背离一个中国原则,提出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中华民国在台湾”,极力阻挠两岸直接“三通”和政治谈判,在台湾内部大搞所谓“宪政改革”,国际上大搞所谓“务实外交”拓展“国际生存空间”,企图形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和“台湾独立”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出现曲折李登辉1999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公然把两岸关系定位成“国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这也就是著名的“两国论”。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李登辉利用访美兜售台独主张陈水扁“渐进式台独”2000年5月,台湾岛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动,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执政。民进党当局及其领导人陈水扁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放弃“台独党纲”,并以蚕食手法不断在台湾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推动所谓“台湾正名”、“去中国化”、“文化台独”等渐进式台独活动,对两岸关系造成了新的严重的破坏。2002年提出了“一边一国论”。强调“主权对等”。台湾当局采购武器装备的95%来自于美国台湾当局向美国采购的4艘“纪德”驱逐舰中的“苏澳号”(编号1802)外国势力插手台湾问题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美国2010年1月30日宣布了新一波的对台军售,其中包括60架黑鹰直升机、爱国者三型导弹系统、2艘鹗级猎雷舰、鱼叉反舰导弹、博胜指管系统,军售总额达63.92亿美元。(二)新形势下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提出了八项主张,它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和平统一的基本纲领。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江八点江泽民同志关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第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第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是我们的一贯主张。第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第五,面向21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一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国民族。第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第七,两千一百万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第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关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新论述: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提升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1、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二、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胡四不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用法律形式粉碎一切图谋分裂祖国的阴谋,保证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第一条为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第三条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第四条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神圣职责。第五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第六条国家采取下列措施,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略)第七条国家主张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平等的协商和谈判,实现和平统一。第八条“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九条依照本法规定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并组织实施时,国家尽最大可能保护台湾平民和在台湾的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其他正当权益,减少损失;同时,国家依法保护台湾同胞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权利和利益。第十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5年3月14日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对和遏制台独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和平统一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2008年12月30日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六点意见。P312-313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第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第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第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第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2005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