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先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大约四百年前的法国,有一个年轻男子,他决心进行做一件在我们今天看来特别中二的事。他要解释整个世界!他要以数学方法为基础,建立一套统一的物理学理论!这在当时简直难以置信,因为统治当时物理学界的,依然是天主教思想改造后的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中大多是抽象的思辨,而不是定量的数学式物理学。为此,这位年轻人开始环欧洲游学。同时,他还给不同国家的军队当志愿兵。在他三十多岁时,他终于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有能力著书立学了。他发现,这个世界上的胡言乱语真是数不胜数,蠢人蠢话漫无边际。他首先要为自己的科学事业打下一个坚实的哲学基础,他要创建一套认识世界的正确方法。而为此,他最先做的,是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一切。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究竟能相信什么。相信自己的感官吗?不行,感官是可能出错的。筷子斜插进水杯中,在我们看起来,筷子就像折断了一样。不仅如此,我们还会有许许多多的视错觉甚至幻觉。为此,我们可以认为,感官是不可信的。如果不能相信自己的感官所获得的经验,那么我们总该相信这些感官是存在的吧?我们的眼球,我们的耳朵,我们的手臂,这些由肉体组成的器官,总还是存在的吧?但是,如果我们是在做梦呢?梦中的我们一样有这些器官,但是梦中的那些器官并不真实存在。如果即不能相信感官所获得的经验,也不能相信我们的肉体是存在的。那我们能相信什么呢?数学?二加三等于五,这一定是确定无疑的。哪怕我们没有感官,哪怕我们是在做梦,二加三也一定等于五。正方形也一定只有四条边。不过,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全能的恶魔,这个恶魔在欺骗我们,让我们误以为二加三等于五,而实际上二加三等于四呢?就像黑客帝国中所描述的那样,整个世界都是虚幻的,是强大的计算机所模拟出来的,那么要模拟出一些错误的数学让我们相信,这又有何难?这位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他因为不知道该相信什么,而选择去怀疑一切,去追寻那个在怀疑一切之后依然能留存下来的,可以确信不疑的真理。那就是,“我在怀疑”。无论那个全能的恶魔怎么欺骗我们,它都不可能让我停止怀疑,停止思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不能怀疑“我在怀疑”这一点。我的肉体可能不存在,但我的思维必然存在。如此看来,我就是一个思维存在物。这就是著名的“我思故我在”。故事讲到这里,大家都应该认出这位法国人是谁了。他就是解析几何的发明者,被誉为近代哲学之父的笛卡尔。虽然他的物理学理论因为过时而被大多数人所遗忘,但他倡导了数学式物理学已经写进了每一个人的物理学教科书。笛卡尔的成就令人羡慕,但最令人倾佩的,是他从怀疑一切出发,最终确立了自己应该相信的不容置疑的第一原则。那么,四百年后的我们该相信什么呢?不相信自己的感官吗?不相信自己肉体的存在吗?不相信外部世界的存在吗?不相信数学和物理学吗?恰恰相反,我们最该相信的,就是数学和物理学。它们的结论最为可靠。其实,自然科学界所得出的结论是最值得我们相信的。为什么呢?难道那群科学家就不会犯错吗?科学家一样会犯错,但发表出来的科学结论,都是经过同行的评议和质疑。科学家就像是一群笛卡尔,他们进行有组织的怀疑,怀疑一切可能出错的信息。而在这大规模杀伤性怀疑武器之后依然能存活下来的结论,才能被发表出来。如此,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也确立了自己认识世界的第一原则,那就是相信科学。相信科学,不是因为科学总是正确,而是因为科学最不容易出错。强调相信科学,也许不能给大家带来更多实用的建议。大多数人不知道该如何检索科学论文,也读不懂那些论文。更何况,大多数科学论文都要付费才能看。不仅如此,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信息,其实都是具体而又特别的,科学则更多关注于普遍性和一般性。假设你的小学同学突然告诉你,他中了百万彩票,你应该相信吗?这时可没有论文帮助我们决定是否应该相信你小学同学的话。为此,我必须提供几条一般性的原则,供大家初步判断一个信息是否可信。首先,我们要知道休谟原则。休谟是我个人十分偏爱的英国哲学家,虽然他死了很久了,但他胖乎乎的形象和他机智的文笔能形成鲜明的反差萌。休谟原则是指,越难以置信的结论,就越需要难以置信的证据。这话听起来有点绕,但我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给大家说明白。如果你朋友刚刚扔了一枚硬币,告诉你结果是正面朝上。你完全可以仅仅依据他的口头报告就相信这个结论。如果你朋友连续扔了十次硬币,他来告诉你都是正面朝上。那仅仅只有他的口头报告,可能还是不行,还需要另一个证人来作证。如果扔了一百次,他说都是正面朝上。那估计只有他提供录像证据,你才相信。如果是一千次正面朝上,高清录像带你可能都不会信,你一定要亲眼看着才能相信。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说他看见了大脚怪,那么当他能提供大脚怪的照片,毛发,毛发的DNA检测报告时。我们可以相信这人的话。如果这人仅仅是空口无凭,那么我们就不能相信。如果有人说自己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那么比起这个人说自己是在北京读的大学,前者就要求更多的证据。因为前者与后者相比,是更小概率的。如果从概率的角度讲,休谟原则就是要求我们相信概率更高的事件。为此,我们必须要认清楚两件事情的概率,一件是某个信息本身为真的概率,另一件是说出这个信息的人搞错的概率。如果前者比后者要低,那么这个信息就不可信。从休谟原则中,我们能学到一点,永远都不要仅仅凭借他人的言论,就相信反常的超自然现象。比如,有人说有因果轮回,人有前世,这个世界上有鬼魂等等。除非提供更强有力的证据,否则这些人出错的可能性,远远高于这些话是真实的可能性。一个人因为白内障而把床单看作鬼魂的概率一定远高于鬼魂真实存在的概率。更何况他人还会出于种种利益考虑来主动欺骗我们。休谟原则要求我们重视证据,尤其是那些本身就很难得到的,难以置信的证据。大脚怪的照片可以用PS作假,大脚怪的DNA检测报告可是做不了假。除了休谟原则之外,我们还能从说话者本身的特征来初步判断这人说的话可信度有多少。当然,这里的特征不是指高矮胖瘦美丑。而是指专业程度。我的妈妈偶尔会善意地提醒我,告诉我水不能反复烧开使用。但我的妈妈是学会计的,如果她是学化学的,那我可能会相信他。而依照我自己的化学常识和我在网上搜到的信息,水反复烧开使用并没有什么问题。同理,如果一个研究宏观经济学的学者告诉你房价会上涨或者下跌,那么这条信息就比你隔壁邻居说同样的话要更为可信。同时,如果一个专门研究房地产的宏观经济学家,和一个专门研究农业的宏观经济学家,前者就房价所做出的预测,为更为可信。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内究竟有多专业呢?最好的判断方法,就是看这个人在该领域内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其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就是这么做的。大家去医院看病,会去顶级的医院找知名的医生。而在顶级医院工作并且又很有名的医生,一般在其所专长的医学领域有很高的成就。找律师同理,顶级律师事务所的知名律师,通常要比一个刚刚拿到律师资格证的行业新人要更加专业。不过,因为这种规则大家都知道,所以那些骗子也会利用这样的规则。人们会包装自己,把自己打扮得比实际上更有成就。而找医生看病的病人通常自己是不擅长医学的,那也就很难直接判断医生的专业水平。只能通过一些外周因素来判断,比如有成就的医生或律师通常都很有钱,既然有钱那就会开好车,穿戴昂贵的服饰、手表,使用高价的手机、电脑等等。但这些外周因素很容易被人利用,一个没什么专业水平的人也会利用这些外周因素来迷惑我们。所以,如果大家要做出一些重大的决策,比如看病、找律师、理财等等,如果自己没有亲密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好友,那么自己最好通过自学,具备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以此就能对该领域的信息做出一个最基础的判断,不会被低级的错误所误导。这条专业可信原则,很实用,但也不容易掌握。因为大家一方面没有求助专业信息的习惯,一方面也不知道某个问题该划分到哪个专业领域下。转基因食品可不可以食用?这个问题应该划分到生物学领域。该不该分手?这个问题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领域。如何理财?这是经济学领域。中医有没有作用?这是医学领域。如何健身?这是体育专业领域。如何减肥?我也不知道减肥具体属于什么领域,减肥涉及到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而减肥药又涉及医学领域。但不管如何,一个具备相关领域丰富知识的人,比起一个不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在减肥领域内的言论要更为可信。专业可信原则,一定要配合利益相关不可信原则搭配使用。利益相关不可信原则,是指如果我们相信某个言论,如果说这话的人能从中获取利益,那么我们就应该谨慎小心地判断,究竟该不该相信这个言论。无论说出这个言论的人究竟有多专业,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都是利益相关不可信原则。如果大家一时难以判断某个人是否是利益相关者。那么大家可以记住一条常见的准则,一般来说,一个主动来找你,试图说服你相信某个言论的人,通常就是利益相关者。推销减肥药的人,无论这人说得话听起来多么头头是道,我们都不应该轻易详细这些话。而一个和该减肥药没有利益相关的人,说同样的话,就相对可信一些。如果我们来考虑广告这种东西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广告的可信度天然就很低,因为广告必然是利益相关的,广告中的言论,其目的就是希望我们去购买某种产品,而这个广告必然是宣传这个产品的好处,说这个产品值得购买。所以,广告必然是处在利益相关立场的。既然提到广告的天然可信度很低,那就必然要提到众多广告的载体。无论是报纸广告,电视广告,电影广告,网络上的广告。它们都是通过媒体传达给大众的。那么这些媒体上所传达的信息,可信度究竟有多少呢?通常情况下,专业的媒体上所传达的信息是可信的。新闻联播上所放的新闻都是一般都是真实的,不会有假新闻。但是,媒体上面所传达的信息不仅是新闻,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有。如果一个学传播学的记者写了一篇关于神经科学的文章,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这篇文章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哪怕它是在一些权威媒体上所发布。而且,不同的媒体有自己不同的政治立场,有些支持市场经济,支持自由主义。有些则支持大政府主义,支持国家在众多领域内发挥更积极的作用,而不是放任市场的自由发展。而这些不同的立场之间,很难有对错之分,但如果你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即使依然分不出是非对错,至少你能看出这些信息的优劣好坏。另外,大家不要误解,不是所有利益相关者说的话,都是错误的。这样就犯了人身攻击谬误。这个利益相关不可信原则,仅仅是让我们降低某个信息的可信度,但可信度低的信息并不一定是错的。比如,假设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澳洲大陆,全世界的人都以为天鹅是白色的。然后我去了澳大利亚,回来后告诉你,有些天鹅是黑色的。那么这个“有些天鹅是黑色的”就是一个可信度非常低的信息,因为它与我们已有的信念体系相冲突。但事实证明,它又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已有的信念体系并不总是正确的。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的信念体系秉持一个怀疑的态度呢?的确如此。就像笛卡尔一样,我们的怀疑,首先要指向自己。因为在整个第三世界面前,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渺小。既然我们对自己的信念体系都要有一定程度的怀疑,那么对待身边的亲朋好友,就更应该如此了。其实,绝大多数误导我们的信息,并不是那些狡猾的骗子们对我们发起的高超骗术,而是那些“虚假的真话”。我之前写过一篇名为“虚假的真话”的文章,这里引用其中的几段内容,方便大家理解何谓“虚假的真话”。“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当他人别有用心地欺骗我们时,我们也许能察觉。但当他人真心实意地欺骗我们时,我们却无法识别。假设一位母亲得了病,儿子花费重金求得一偏方,然后给母亲熬药服下。结果母亲当场死亡,因为那幅偏方本没有经过大样本的双盲检验,其中还含有大量有毒成分。我们能说,是这位儿子故意害死母亲的吗?当然不是,这位孩子是真心实意地给母亲服下了一剂毒药,希望她能早日康复。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错误,都是由于这种虚假的真话导致的。同学真心实意地给你讲解一道题的解题思路,结果考试时你俩都错了。朋友斩钉截铁地告诉你炒股指南,结果你俩都亏了。老板满怀信心地领导公司开展新项目,结果公司破产了。你在路上遇到的那些传教人士,他们不是想故意骗你入教,而是怀着一颗博爱的真心,怕你不信主而下地狱。你在街上看到的那些反转基因的家庭主妇,她们不是故意要阻止技术的进步,而是真的以为,吃了转基因食物,自己身体的基因就会改变,然后就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