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自主学习提纲2014自整理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毛概复习提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P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P13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P2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被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历史地位如下: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方针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P29所谓精髓,对于某一理论而言,指的是能使这一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在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1.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时间)2.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逻辑空间)3.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P38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性质、前途和步骤P3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义革命“基本的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在一定的时期中,一定的程度上,还有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a.无产阶级: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b.农民阶级: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的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c.城市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d.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步骤:毛泽东根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明确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和任务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阶段的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反对“一次革命论”和“二次革命论”。)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43(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政治具体内容: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的特点: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P49在总结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1)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形成的条件:一是由近代中国的阶级状况决定的;二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三是近代中国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矛盾。3统一战线的内容:包含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广大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同时只有建立第二个联盟,中国革命的胜利才有完全的保障。统一战线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政治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坚持又联合有斗争的原则,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2)武装斗争武装斗争的必要性: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反革命暴力对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没有议会可以利用,也没有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3)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无产阶级人数较少,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党内出现各种复杂的思想,党内无产阶级思想与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53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的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科学地回答了近代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问题,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地主阶级剥削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以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有力地鼓舞和推动了世界上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他们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信心,有力地支持了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世界和平的力量。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提出的条件P57*总路线:“一化三改”。“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61*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改造经验:4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对于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66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4.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P7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P7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实践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不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第二,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毛泽东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2.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P825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时间。)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三、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当的八大提出了既保守又冒进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