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人生启示第一次“先落再起”是在30年代初期,邓小平坚决支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中央临时政府的“城市中心论”。为此,邓小平遭批斗,并一度被关进监狱,这一年邓小平只有29岁。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这次“落起”才画上句号。邓小平第二次“落起”,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邓小平作为“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第二号“走资派”被打倒,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这是邓小平一生中感到最痛苦的时期。1973年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得以恢复。第三次“落起”是在1976年至1977年。邓小平因“全面整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违背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四人帮”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小平再次被打倒。直到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前夕才获得第三次解放。毫无疑问正是这三起三落对于铸就了他那伟大的人格:这三次政治打击,每一次比一次沉重,三起三落跨度40余年。若是一般人,往往丧失了信心。但是,邓小平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次重大挫折和打击面前,没有气馁消沉、畏缩退让,而是顽强坚韧、愈挫愈奋。他以国家为己任,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着眼,深刻地进行分析和思考,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这点在为了弥补十年的教育空白,78年立刻恢复高考制度上体现的尤为明显。邓小平对待人生挫折和逆境的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实在值得人们好好学习和效法。他的“三落三起”的特殊经历,不仅铸造了他的品格风范,也使他对马克思主义有深邃而独到的理解。当他受到打击、处于逆境的时候,他从不消沉,而是时刻处于思考和探索之中: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特别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起落,更引起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深刻反思,从而使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定的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开拓新道路的进程中,他尊重实践,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别国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新新办法,最终创了邓小平理论,。我想,邓小平的人生传奇经历为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启示。就像鲁迅所说,真的勇士,敢于正视惨淡的人生,直面淋漓的鲜血!邓小平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位勇士,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坎坷,不屈不挠,在低谷时韬光养晦,思索未来的发展道路。三起三落后一鸣惊人,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思索,创立邓小平理论,对我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在直面坎坷扼住命运的喉咙上,刚刚故去的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先生与邓很像,最终使小小新加坡扬名于世;在低谷时的隐忍和韬光养晦思索未来道路上,日本战国时代的德川家康与邓何其相似,最终打败丰臣秀吉建立德川幕府同意了日本,他们和邓一样,面对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现在刚刚大学,还没有不如社会,可以说人生一直波澜不惊,偶尔有个高考这样的涟漪,我们还没有遇到过人生的重大挫折。但无论是人生的大挫折,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挫折,我们都应该学习邓小平这种精神,坚忍不拔,愈挫愈勇。我们不求成为邓小平这样的鲁迅笔下的真的勇士,但我们也要在我们的人生中,面对挫折,奋勇向上,不断拼搏,相信终有一天成功之花会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