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衡符号学课程:semio-第十一讲:文本身份-符号自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1讲:文本身份,符号自我主体、自我、身份、认同自我的“身份构建”方式身份带动的自我位移“反思自我”悖论文本身份类主体,普遍隐含作者“主体符号学”?从格雷马斯开始,很多人试图建立一门“主体符号学”,但是至今无法找到比较清晰的论辩基础,也未确定一个大家能同意的问题范围。原因是主体这个课题,在西方哲学中已经演变得非常复杂:一个完整的主体,在哲学上已经是不值得一谈的幼稚幻想。七十年代,符号学腾出手来处理主体问题时,就必须包容并且超越哲学的论辩。符号学方法就缓不应急,不得不一蹴而就跳到哲学前沿。我们还是必须从最基本的要素谈起,看能否循序渐进,最后才深入讨论主体之崩解。纠缠的概念西文实际上比中文更加纠缠,我们不得不从西文开始整理。“主体”(subject)“自我”(self,I,或ego)“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个性”(personality)“身份”(identity)“认同”(identification)等等,几乎同义。“个人”(individual)原是“不可分”,(non-dividable),但到如今,个人就是分成了许多概念。每个术语有几种翻译,给研究带来更多困难。Subject之谜subject并没有“作主”色彩。语法上译成“主语”,就已经不尽合适。西方学者不断讨论“I”与“me”之间的复杂关系,me依然是”自我”,却不是主语,自我就从主体分裂出来,像是一个不完整的主体。中文几乎无法传达此种焦虑。班维尼斯特与格雷马斯讨论这个问题:所有的“陈述”都是subject的“行为知识”以及“行为意愿”,所有的话语,都是“我说”的产物,他们是在说subject作为主语,不一定是主体。subject的另一个意义是“臣民”,作为动词,是“臣服”,“顺从”。而中文中的“主体”含有“统治地位”或“主体思想”。中文西文中意思正好相反。“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汉书.东方朔传》JudithButler巴特勒说:“权力强加于臣民(subject)身上,迫使他们服从,从而采取了一种心理特征构成主体(subject)的自我身份,权力话语的内化创造了主体(subject),顺从(subjection)包括这种对话语根本性的依赖”。原文在一词四义中打转,读起来简直像绕口令。这段中译是我做的,我挑选不同的词,中文读者依然不会明白。Subject非Agent,思维者非实践者中文“主体”,现在词典上的正式解释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人”西语的subject词典解释是athinkingorfeelingentity。也就是说,subject只与心灵相关联;而agency是capacityofactingonone’schoices。subject常被比喻为thinkingagent。因此,subjectivity只是心灵的,不是行动的。这个差别引出中西方“主体性”观念的巨大差别:中国哲人不断讨论“知与行”关系问题,在西方哲学中几乎不存在。“身份”与“认同”Identity,词源拉丁语idem(相同),有两义“身份”(personality)“认同”(identification)两个意义都有时,不得不一词双译成“身份认同”。thesubject’sidentity,中文有时候是“主体的身份”,有时候是“主体的认同”,有时候则是“主体的身份认同”。中文有必要区分“身份”与“认同”,西文的混淆多义,不需要成为中文的不便。SemioticsofSelf本讲主要讨论“自我“,实际上是把它当作“主体”的同义词来使用。用“自我符号学”,代替“主体符号学”(subjectivesemiotics)。我们将讨论“自我”与“身份”在符号学中的关系,讨论自我如何依靠身份;然后讨论“文本身份”的构成方式,以及与“符号自我”的关系。一步步解析后,或许能明白当代哲学对主体问题扑朔迷离的论辩。主体与自我任何符号表意和解释活动,都需要从一个意识源头出发:没有意图的表意和解释,不可能进行。在符号学的具体实际分析操作层面上,与“自我”这个概念可互换。作为主体的“自我”,是与他者相对而出现的。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既然称为“他者”,主体就等同于自我。符号传达是一个互动过程,主体只能理解为“交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或者说,主体性就是交互主体性。而在一个文化中,符号文本进入传播流程,最后演化成“共同主体性”(com-subjectivity)。胡塞尔论交互主体性胡塞尔是现代最后一个主体哲学论者,他思考的主体性依然是“绝对而纯粹的同一性”。但是他已经看到主体与他者必须结合成一个主体之间的“移入”与“共现”关系。他者实际上是“另一个自我”(alterego)。“移入”就是“在他者中生活,同经历、同体验、同思维、同欢乐,化入他者的存在”。胡塞尔晚年过多地思考“共同主体性”:“每一个自我主体和我们所有的人都相互一起地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上,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世界,它对我们的意识来说是有效存在的,并且是通过这种‘共同生活’而明晰地给定着。”“我的问题把我构成为主体”拉康说交流构成自我:“当发出者从接收者那里接到反方向传来的自己的信息……语言的功用正是让他人回应。正是我的问题把我构成为主体”,我对我在符号交流中采取的各种身份有所感觉,有所反思,有所觉悟,自我就在这些“自我感觉“中产生。“充分主体”?一个理想的符号表意行为,必须发生在两个充分的主体(full-fledgedsubjectivities)才能出现各种调适应变。在实际符号传达过程中,关键在于自我是否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处理信息不是判定意义对错,而是是否互相承认对方是符号游戏的参加者。只有经过反讽主义的身份互动,自我才能以对方的立场调节身份,即是调整在符号交流中的位置。符号表意必须是主体间行为因此,符号文本生产和传播过程,正是对“充分主体”神话的挑战,迫使它们考虑对方的存在。这样理解的主体,是相互的,是应答式的。以承认(愿意接受)对方的表意活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哪怕冥思苦索,也是把自己当作表意对象,是在内心经验中寻找他者的回应。自我与身份自我是一个社会构成,人际构成,在永不休止的社会表意活动中确定自身。确定的途径,是通过身份。自我作为思索主体的表意与解释,作为行动主体的行为与反应,都必须从一个具体身份才能进行。一旦进入表意活动,自我就暂时以表意身份或解释身份出现,因此,身份在某种意义上替代了自我,暂时遮蔽了自我,替代了自我。身份有真诚有假扮,有暂时有长久,有存心有无意,最后我们能理解的自我,实际上就是自我所采用的所有身份的集合。身份的对应性身份是与对方、与符号文本相关的一个人际角色或社会角色。对于任何符号表意,都有一个身份相应的问题。身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得到对方的认可,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表意活动就会失败。当一个人面对的是自己作思索,或梦想,此时他必须用同等的身份表意,以同等身份接受,哪怕自恋也是同身份。不然他很可能是可能患有多重人格症(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非常不同的人格,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身份自限人一旦面对他人表达或解释意义,就不得不把自己演展为某一种相对应的身份。对一个特定的人,他很难甚至完全无法展示另一些身份。例如:成年人因为性情不喜欢“装嫩”;知识太少的人因为缺乏能力,很难展示学者身份;男子因为生理原因,很难装女子身份。要伪装身份,必须有意愿,也有进行“修辞”的能力,特别能乔装身份的人,是演员,是骗子,是谋略家。身份在绝对真与绝对假之间身份的获取可以到非常“认真”的程度。所谓“认真”,是与“自我”的距离相当近,身份的真假,实际上是此身份与同一自我的其他身份之间的关系:例如写作时的性角色(例如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用男人身份写作),与艾略特的写作风格有关。同性恋中的性身份,就不能非常认真。对身份,不能轻易谈真假,或者说,没有身份是绝对“本真”的,也没有绝对的作假。但是绝大部分人,变化身份的能力远远超过他们自己意识到的程度顺身份身份接受符号文本的基本条件,接受身份可以是顺应的。例如:面对发出符号文本的父亲,长官,法庭,教师,导演,歌手,广告商,一个人不得不选择是否采用儿子,下属,犯人,学生,观众,歌众,潜在购买者的身份来接受。他对符号文本的接受和解释,必须在这个身份选择上建立。逆身份,但不能无身份他可以拒绝采用采取发出者料想中的身份,采取非发出者意图中的身份。例如当他采取逆子身份,父亲的话就失去权威性;采取观众身份,教师的话就失去认知价值;采取批判者身份,导演的文本就失去催人泪下逼真性。同样的符号文本,意义因接受身份而异;意义的实现,是双方身份对应或对抗的结果:应和得出迎合的意义;对抗得出反讽的意义;完全没有身份对应(拒绝接受),符号文本就无意义。身份的范畴符号交流身份分作很多社会性类别范畴。大致分成社群、文化、种族三个区域。例如:性别身份,性倾向身份,机构身份,民族身份,种族身份,语言身份,心理身份,宗教信仰身份,职业身份,交友身份,随着文化局面的变化,还会有新的身份范畴出现,例如最近出现的网络身份(onlineidentity)。人不可能以纯粹的抽象的自我进行意义活动,只能随时采取一种身份进入意义游戏。WilliamJames的身份自我论任何自我无法逃避采用一种身份,更准确地说,没有这些身份的赋形作用,自我无从成立。那么自我是否就是个体的各种身份之集合?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极为通俗:“自我”就是“我所拥有的一切”:例如身体,能力,房子,家庭,祖先朋友,荣誉,工作,地产,银行账户。的确在每一个“拥有”中都出现身份问题。著名的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政治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名著《自我的本源》中,也认为身份认同是构成自我之源。盗窃身份者无法借用自我“独一性”:自我有充分自觉能力的选择;“延续性”:符合主体的一贯性;“归属性”:与一定的社会组合有关。三种特征实为三种“自我认知”:一旦自我消失(例如死亡,例如昏迷),这些身份也消失。同时,不在乎身份,例如“随波逐流”(不同于骗子),就没有自我。身份能够被偷窃借用(例如假新娘,例如双面间谍,例如“装好人“)自我却不可能被借用:因为只有自我有能力认知身份。人际互动身份interpersonalidentity通过人际互动,自我获得每个场合所需要的身份。这过程分三步:第一步是“范畴化”,即是把相对于自我的他人贴上标签,要把自我定位是中产阶级,首先要把相对自我的他人贴标签为打工族;第二步是把自己所属的集团与社会其他集团进行比较,例如把商界,官场,学界进行比较,把中国人与日本人比较;第三部是认同,即在比较后把自己的身份归于某个集团,例如归属于学界集团。所有这三步,都是排除过程:我认为我是什么身份,取决于我认为我自认为不是什么身份。多重身份,临时身份一个自我的身份本身是多重的,哪怕在同一交流场合,自我也不得不采取多重身份。只有在作有关的符号意义交流时,才需要相关的身份:不谈足球时,不需要球迷身份;不谈全球化进程,不需要新左派身份。本质主义是认为自我有确定的本质,例如男女,种族,因此某些身份有普遍性与恒常性;反本质主义认为身份必然随着文化条件变化而变化,因时因地而异,相机行事。两者其实都是有道理的。一个无时不在坚持同一身份的人,会遇到很大的交流困难,是为“偏执”。正因为身份可以有非本质主义的部分,身份整合而成的自我,就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整体。“自我感觉”(senseofself)各种身份及其文化阐释,构成了自我的“第一等级”,第一等级是不自觉的,只有心灵才能给与第一等级的材料以意义。自我尚另有一个比较抽象的能力或向度:一种关于自身的感觉与思考,或者称为对自己的身份“自我说明“的解释元语言,一般称为“意识”,或“自我感觉”(senseofs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