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主席的父母情尊敬的各位学员: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韶山参观学习。刚才我们已经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毛主席生于斯,长于斯。是韶山这块宝地养育了毛主席这一代伟人,培育了毛主席的精神风范和人格魅力。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回顾毛主席的父母情,走进毛主席作为一名儿子的情感,感受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平凡人和平凡的伟人。毛主席1959年回到韶山,当晚就写下了著名诗篇《到韶山》,其中就有两句“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1927年,他回到韶山考察农民运动,后来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经典著作,离别时他庄严立誓:“30年后革命不成功,我毛润之不回来见父老乡亲”。在阔别家乡32年之后毛主席第一次回到韶山。第二天清晨,天刚放亮,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毛主席没有通知任何人,仅有当时值班的一名警卫人员随行,迈着轻快的步伐,蹚着没膝深的杂草,从山坡爬上山梁,顺路向西走。不一会,从后面追上来的随行人员也都跟在毛主席的后面,毛主席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在前面走着,此时谁也不知道毛主席要去什么地方。从后面赶来的一位省公安厅的同志说:“这是去毛主席父母亲墓地的路。”果然走不多远,毛主席在一个由黄土新修过的不太高的普通坟墓前肃然停住,在坟前默念片刻。一名随行人员随即就近找了一束松枝,递给主席,主席满意地献在坟前,2然后深深地鞠了3个躬,随后默哀了很久。在墓地,毛主席不无感慨地说:“前人辛苦,后人幸福,下次再来看你们。”回到住所后,毛主席又对罗瑞卿讲:“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我下次回来,还要去看看他们两位。”告别墓地下山后,来到毛主席旧居,毛主席走进旧居后,穿过横堂屋,来到了他父母亲的卧室。房间左边墙上挂著两个镜框,嵌著两位老人的遗像。毛主席站在遗像前,久久伫立,默不作声,任由眼泪哗哗往下流。随同人员静静地跟在后面站著。过了一会,毛主席才感慨地对大家说:我母亲是得了淋巴腺炎去世的,要是有现在的药品和医疗条件,她老人家是不会过早离开人世的。母亲终年52岁。父亲是伤寒病,去世时才50岁。到了毛主席当年的卧室。当毛主席看到墙上挂著的他兄弟三人和母亲的合影时,高兴地用地道的韶山话问:“咯是从哪里里拱出来的呀?”(意思是这张照片是从哪里找到的?)毛乾吉说:“是从您外婆家那里拿来的。”毛主席说:“这是1911年,我母亲有病时在长沙照的。”这张唯一的母子四人合影,一直保存在外婆家。一晃已经40多年过去了,照片上的老母早已作古,二弟毛泽民牺牲在新疆,三弟毛泽覃牺牲在江西,就只剩下自己,毛主席心里感慨万分。毛主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伟人,与党的培养、自身努力分不开,他的父母深刻地影响着他的成长。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他的父母。一、父亲毛顺生的勤俭、能干3韶山毛氏原籍江西。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军远征南澜沧(今云南省澜沧拉祜自治县内),明朝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毛太华年老移居湖南湘乡县。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湘潭县韶山冲。从此,毛氏宗族在这里垦荒务农。到毛主席这一辈,已传二十代,大约五百年了。毛主席的父亲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毛主席与父亲的关系,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是对立、对抗和斗争,时时充满着矛盾。这是因为毛主席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所做的回忆。“我们家分成两个‘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说到毛主席与他父亲的父子冲突、争辩。毛主席最早的一次“反叛”是在他10岁的时候,为抗议经常打骂学生的私塾老师,他独自逃出私塾,跑到附近山中,却在山中迷了路,乱跑了3天才被家人找回。对于父亲的责备,毛主席常以经书为武器,引经据典反驳父亲。一九○六年的冬至这一天,毛顺生设酒席宴请生意场上的朋友,吩咐十三岁的毛主席帮着招待客人。毛主席不愿意做这些事,父亲生气了,就骂他懒而无用,为子不孝。他当着客人反驳道:“父慈子孝”,只有“父慈”才能“子孝”。毛顺生更加生气,举手就要追打。毛主席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文七妹就追上前来,竭力劝毛主席回去。毛顺生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毛主席回去。毛主席跑到一个池塘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毛顺生坚持要毛主席磕头认错。毛主席表示如4果答应不打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毛主席悟出一个直观的道理:在压力下如果温顺示弱,反会遭受更多的打骂,只有用坚决反抗的办法,才能保护自己。毛主席对父亲最大的“不孝”,大概要算默默的抗婚了。十四岁那年,毛顺生给他包办娶了个十八岁的媳妇罗氏,实际上是为家里添个劳力。毛主席始终不承认这桩婚事,从未和她同居。父亲也无可奈何,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毛罗氏”作为毛主席的原配妻子写进毛氏家谱。其实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是一位克勤克俭、精明能干、善于经营的农民兼商人。毛主席的爷爷毛翼臣与他兄弟分家时分了十五亩,虽然他勤劳俭朴,但是不善经营,常常为生活拮据而摇首长叹。毛顺生17岁即开始单独持家理财。本来家里很贫穷——最初只有田五亩到七亩。青年时代因家里欠债很多而只好去当兵。那个时候的军队给当兵的发响银。他回到家乡后,就拿自己积下来的响银作本钱,买回自己的几亩地,同时做些小买卖。毛顺生信奉“吃不穷、用不穷,划算不好一世穷”这句古训。毛主席回忆说,在毛主席10岁的时候,他家里有十五亩田地,靠这些地每年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七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二十五担剩余。毛顺生利用这些剩余,做贩运谷子的生意,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又买了七亩地,这样他就每年有四十九担谷的剩余,渐渐地富裕起来。他自己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做生意,从贫苦农民那里把谷子买下来,然后运到城里卖给商人,在那里得到5一个高一些的差价。湘潭有着在湘中很有点影响的米市。毛顺生善于经营,后来又集中精力去做稻谷和猪牛生意,资本逐渐滚到两三千元,还自制了一种叫“毛义顺堂”的流通纸票。在小小的韶山冲,可算是个财东了。在旧中国,靠自身奋斗摆脱贫困的农民,大多克勤克俭,精明刚强。父亲的这种性格,自然对从小目睹这一切的毛主席产生了影响。毛顺生和大多数走上坡路的农民一样,试图按自己的生活模式塑造儿子。毛主席从六岁起就做一些家务和农活,如拔草、放牛、拾粪、砍柴,识字后也帮父亲记帐。特别是十四到十五岁大约两年的时间内,他成天在地里跟家中雇的长工一同干活。在这段时间里,毛主席对父亲的严厉感受很深,后来回忆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账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他一文钱也不给我们,给我们吃的又是最差的。他每月十五对雇工们特别开恩,给他们鸡蛋下饭吃,可是从来没有肉。对于我,他不给蛋也不给肉。”“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使我仔细记帐,免得他有把柄来批评我。”于是,犁、耙、栽、割,全套农活,他都样样在行。还常常跟长工争胜,抢重活干,养成了山区农家子弟的本色:吃苦耐劳,勤快朴实,不怕艰难,对农民的疾苦也体会很深。二、母亲文七妹的善良、富有同情心同父亲比较起来,给少年毛主席影响更大更深的是他的母亲。毛主席的母亲姓文,在同族姐妹中排行第七,人称文七妹。娘家在湘乡6县唐家坨(后改为棠桂阁),同韶山冲只有一山之隔,相距十余华里。文家也以务农为业,家境小康。七妹十八岁时和毛顺生结婚,共生五男二女,但四个都夭折了,只剩下毛主席、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还收养了一个女儿毛泽建。作为普通的农村妇女,文七妹是这个家庭中最忙碌最辛苦的人。抚育孩子、操持家务、养鸡喂猪、锄园种菜,件件活能干,样样都安排得有条有理。有一位精明能干、善于经营的父亲,加上有这位勤俭持家的母亲,使毛家这个贫穷的家庭逐渐富裕起来。毛主席少年时候读私塾时,由于离家较远,和许多同学一样常自带午饭。一天,细心的毛主席,发现一位同学在大家吃饭时,独自跑到外面去捡柴,好像有意回避同学们。原来这位同学因家里穷,经常无米下锅,因此没有带饭。他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于是,他把自己带来的饭菜分给这位同学吃,放学后,他放下书包就到厨房里去弄饭再填饱肚子。母亲以为午饭带得太少,第二天换个大碗给他带饭,可是儿子放学后还是到厨房狼吞虎咽地弄饭吃。母亲问孩子:“怎么你去读书了,反倒吃得下那么多饭?”毛主席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不仅没有责怪儿子,而且很高兴地说:“孩子,你这样做是对的,只是不该瞒着我,应该早对我讲清楚,我给你一个大一点的篮子,每天两份中饭,省得你们两人都吃不饱。”文七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灾荒年月,常背着丈夫送米给讨荒的人,悄悄送米送粮接济贫苦的乡亲们。平时还虔诚地烧香拜佛,把“积德行善”、“因果报应”一类的信念灌输给孩子。毛7主席九岁时和母亲认真讨论过用什么办法让父亲也信佛的问题。十五岁那年,母亲病了,他还专程到过南岳衡山进香许愿。当时他未必懂得多少佛教的道理,但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毛主席从小同情贫弱,乐于助人。附近一个毛姓农民,曾收下定金把猪卖给了毛顺生。过几天父亲派毛主席去赶猪时,猪价已涨了。这个农民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还说少了几块钱对富人不打紧,对穷人家里却是个大空缺。毛主席听后就把这桩买卖退掉了。毛主席十一岁那年,毛顺生要买进堂弟毛菊生赖以活命的七亩田产,毛主席和母亲的态度是一致的,都觉得应该设法周济毛菊生渡过难关,不应该乘机买他的田产。母亲的思想行为,给毛主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1919年他母亲去世时,为悼念母亲写了两幅挽联,“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来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怀念之情。“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来寄托自己的无限哀思。三、毛主席的孝毛主席不仅是一位充满革命激情的伟人,也是一位有着孝敬父母之心的凡人。他曾经说过: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毛顺生给毛主席设计的人生之路,是要他到湘潭一家米店里当学徒,将来成为会赚钱的商人。可是,16岁的毛主席却渴望走出韶山冲,去读书学习,见大世面。父子之间发生了矛盾,母亲文七妹站在儿子一边,同情和支持毛主席的主张。她和毛主席一起劝说毛顺生,8并请来亲朋邻居说情,毛顺生才答应儿子的要求。从此,毛主席不再由母亲照料,开始了独立生活。但是,父母16年的养育之恩却深深地刻在了毛主席的心里,并激励着他去奋进。1910年秋,毛主席走出韶山冲,先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堂就读,后来到长沙读书。在求学及从事革命活动期间,毛主席不但对父母请安、问候的书信不断,而且只要得闲,就会回家看看。1916年暑假,军阀混战,毛主席不能及时回家探望生病的母亲,他在给同学萧子升的信中说:“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1918年夏,毛主席准备赴北京组织新民学会会员赴法勤工俭学。赴京之前,毛主席十分牵挂在外婆家养病的母亲,专程回了一趟韶山,探望二老及舅父、舅母。临行前,毛主席再次给舅父、舅母写信,表达对照料自己母亲的感激之情,并寄去多方苦心讨得的药方。1919年3月,毛主席匆匆离京赴沪,送走第一、二批赴法勤工俭学青年,得知慈母病情恶化的消息,十分放心不下,日夜兼程赶回长沙。此时,大弟泽民已按他的嘱托,扶病母到长沙就医,他急忙赶到医院探望,并精心照料,母子俩曾短聚一个时期。在长沙陪母亲治病期间,毛主席曾和弟弟泽民、泽覃搀扶着母亲到照相馆合影。这是毛主席母亲一生中惟一的一次照相(我们见的那张毛主席与他母亲、弟弟的合影)。他和毛主席万万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的相聚。文七妹病情有所好转后,毛主席要弟弟泽民陪同母亲返回韶山。1919年5月,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席卷中国大地,毛主席全身心投入其中。10月初,毛主席再次收到母亲病危的特急家信,便急忙带9着小弟泽覃奔回韶山。可是当兄弟俩赶到时,母亲已入棺两天。跪在母亲的灵位前,毛主席悲痛万分,为没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而愧悔万分。当晚,毛主席就着暗淡的青灯,声泪俱下地写下了一篇著名的《祭母文》。他这样追念母亲:“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恺恻慈祥,感动庶汇。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洁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