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河南省烟草种植状况及其影响研究摘要民国时期,河南省成为国内著名产烟区之一,形成了以许昌为中心的烟草种植区域,这些烟草种植区域烟草种植面积大、比例高、烟草产量高。当地有适宜烟草种植的自然条件,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掠夺、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种植烟草较大的经济利益,共同造成了民国时期河南省烟草种植迅速扩张。烟草种植规模的扩张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明朝时,河南就开始种植烟草,据记载,河南烟草自中牟开始种植,随后郏县、长葛、邓县和襄城等地陆续皆有种植。清朝时,河南烟草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邓县为代表的豫西南省级烟叶主产区。进入20世纪后,尤其是民国以来,河南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烟草种植的主要省份之一,烟草产量居国内前列。笔者对民国时期河南的烟草种植状况、烟草种植迅速扩张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1民国时期河南烟草种植状况中国是与美国、印度齐名的世界三大烤烟生产国之一,中国烟草种植面积和产量稍逊于美国,居世界第二[1],河南是中国烤烟的重要种植基地。河南的烟草种植规模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始扩大,烟草种植区最初只有邓州、许昌、襄城等地,随着种烟风气持续蔓延,烟草种植区域又扩大到其他周边地区,包括“西北的禹县、郏县和临汝,正西的宝丰和鲁山,西南的叶县,向东,跨越平汉铁路一直扩展到襄城东北的长葛地区”[2]。总体来说,民国时期河南烟草种植体现出三大特点。1.1种植面积大据统计,1917年河南烟草种植面积为4.65万hm2,居全国各省之首;1929年,全省烟草种植面积增氏至5.20万hm2;1936年烟草种植面积进一步增氏,达到6.31万hm2时,在我国烟草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种植比例高在河南烟草种植区域,烟草种植比例极高。许昌、襄城、禹县、氏葛等县,每个乡镇都种植烟草;临颖、郾城、方城等县次之,约1/3的乡镇种植烟草。许昌及周围等县共有140个乡、镇,其中种烟草的乡、镇有112个,占80.0%。烟农数量也突飞猛进,据记载,1939年河南烟农数量为932000人。在襄县,烤烟种植户占所有农户的63.7%。1.3烟叶产量高由于烟草种植面积大和种植比例高,河南烟叶产量极高,民国时期始终居于全国各省前列。据统计,1936年河南烟叶产量为5.535万t,为全国第4烟叶产量大省,仅次于四川、山东、贵州。此后,虽然产量上下有所波动,但1944年仍升至10.050万t。而许昌更是发展为全国三大烤烟产区之一,许昌在1917一1925年,年平均烤烟产量约0.014万t;1925一1945总产量近1.000万t。2民国时期河南烟草种植扩张的原因民国时期,河南省烟草种植规模之所以持续扩张,成为国内烟草著名种植区和烟叶生产区,这是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2.1适宜烟草种植的自然条件烟草是喜温性作物,在其整个生氏发育过程中,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自然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以许昌、襄城为代表的河南中部地区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烟草种植,是烟草种植的理想区域。其年平均气温为14一15℃,年降雨量为700一900mm,光照充足;整个区域地势西高东低,中部和东部地区为河水冲击而成的平原,土层深厚,土壤多为黄土、红土,不仅含有大量的P,k,Ca等天然肥料,而且砂虱颗粒比例适当,疏密适度,通透性好,极大地满足了烟草生产的特殊要求。1914年,襄城烤烟在旧金山万国商品会上获奖之后,后来期垄断河南烟草业的英美烟草公司就派其美籍技术人员到许昌、襄县一带考察。他们认为当地土壤最适于种烟,是“中国生产最好烟叶的地方”。另外,许昌西部一带又有较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确保烤烟用的燃料。2.2较粮食生产丰厚的经济利益种植烟草不仪产量高,而且产生的经济效益比其他农作物高,这是促使河南广大农民种植烟草的主要原因之爪伙因草种植面积是小麦种植面积的1/3强,但其价值却比小麦高1.7个百分点,一亩烤烟所得的收益等于三亩小麦的收益”四。在禹县东南各地种植烟草‘每亩一年收入二、三十元不等,其他如种农作物之地,每亩岁收约有5元、7元,种棉之地,每亩收入只有5—7元”。因此,受丰厚的经济利益的刺激,河南中部农民纷纷种烟,当地烟草种植面积持续增氏,某些地区70%一80%的土地被用于种烟,甚至还有地少者高价租地种植烟草。2.3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开始对我国农村展开经济掠夺,列强纷纷在农村建立农产品加工工厂,以获取高额利润。英美烟草公司在河南的活动与河南烟草种植规模的逐步扩大关联甚大。1902年,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开办卷烟厂,之后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垄断我国烟草业的龙头。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达到控制河南烟草的目的,包括:①在河南建立销售分支。1918年,英美烟草公司组建了其在华销售组织分支机构——河南区,主要负责河南全省以及山西、陕西部分区域的烟草销儒业务。②推广种植美烟。英美烟草公司在许昌、襄城、叶县一带极力宣传种植美烟的好处。不仅向农民无偿提供美国烟草种子,还免费传授种植技术、施肥及增加产量的方法、改良烟叶质量的技巧,直至免费提供烤烟设施。如英美烟草公司派遣美国烟草专家文思德、皮氏等人在襄城县颖桥现场讲授,农民马文杰当年辟种2.00hm2美烟成功,因收益甚丰,禹县、叶县、鄢陵、长葛、临颖等10多县农民起而效法,使烟叶种植面积一度增加到6.67万hm2左右。③垄断烟叶收购。早在1914年,英美烟草公司就在许昌、襄城一带大量收购烟叶,并许诺收获的烟叶,不论质量如何都将给予最好的价格。在美烟推广成功之后,又以较高价格收购烟叶。这不仅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农民的种烟积极性,也使英美烟草公司成为河南烟叶的最大收购商。除了上述因素外,河南乃至全国庞大的吸食卷烟人数,也是河南烟草种植规模持续扩张的因素之一。3民国时期河南烟草种植的影响烟草种植对民国时期的河南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而影响,下而分而述之。3.1正面影响—拉动本地烟草加工业的发展民国以来,河南烟草种植规模的持续扩大,拉动了河南烟草加工业的发展。如河南许昌的烟农,在种植之初,在烟草收获后即将烟叶卖于收烟的商人,烟商再将烟叶运到汉口或上海出售;而后农民除去卖烟叶,还在自己家内制造烟丝,有时并卷成烟卷再行出卖。不久,专门制造卷烟的手工作坊,即在许昌及其周围各县创立起来。20世纪30年代‘许昌及许昌附近19县制造烟卷的家庭手工作坊己达600处以上”1923年,郑州手工卷烟业开始兴起。起初卷烟企业只有3家,之后持续增加,1927年为80家,1931年则增氏到500多家,奠定了郑州成为我国北方手工卷烟中心的地位。1925年“五册”惨案之后,国内出现反帝爱国、抵制洋货运动,英美烟的势力受到限制,其势力在河南一度被赶出境。在此背景之下,河南机器卷烟业有所发展。1923年,许昌县人王节亭兴办了王记卷烟厂(即太和烟厂),这是河南较早的卷烟企业;1929年,许昌境内出现了4个大型机器卷烟厂,分别为新裕烟草公司、振华烟草公司、华北卷烟厂和河南烟草有限公司;20世纪30年代,襄城先后开业的卷烟厂有14家。这些烟草加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吸纳了一批农村劳动力,刺激了烟叶生产,也为烟草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2负面影响3.2.1造成粮食减产。农民种烟收益要远远高于其他作物,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面前,众多农民纷纷减少甚至放弃粮食作物的生产,开始大量种植烟草,而此举必然要占去大量土地,而且是上等肥腆之地,但烟草是较耗地力的作物,种过一季烟草的土地,必须停种几年才能再种其他作物。这种状况势必造成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以河南中部为例,正常年景往往是“十亩地八亩烟,二亩红薯顶住天”,而一到灾荒之年,惨痛状况可想而知。正如“河南邓州本地土产以烟叶为大宗,而棉花、黄显、芝麻皆输入湖北。所收五谷不敷民食。中稳之年,尚仰给外境,谷价腾贵,时常而然。食指若繁,贫民恒丰岁不饱,故溺女成风。或男多,而亦溺之”。3.2.2加剧农民贫困。从理论上说,农民种烟,如果种植得宜,一切顺利,其收益较高。但民国时期,河南烟叶原料收购绝大多数时期被英美烟草公司垄断,豫中烟农成为帝国主义的直接剥削对象。英美烟草公司对烟农的剥削手段主要有:①控制烟叶收购价格。英美烟草公司收购烟草的价格经常采取“三高三低”手段,即种烟时价高、青黄不接时价高、上市量少时价高;新烟叶上市时价低、逢年过节时价低、上市量多时价低。或者从不考虑烟农的生产成本,任意压低收购价格。如1932年,上海市场的许昌烟叶每0.454kg价值33元,而在产地襄城却只有29元;次年,上海市场价格未变,而在襄城却降到了23元,利用产地和终点市场的差价成为该公司谋利的手段之一[0。更为恶劣的是,英美烟草公司常常在烟叶上市的旺季接连数日停I卜收烟,以达到将烟叶收购价格压到更低的目的。②克扣烟草分量。英美烟草公司外籍技师往往随意确定烟叶等级,收购员又时常以去除水分、杂质为由,扣除高达15%一20%的重量;还利用压磅来剥削烟农,而当地烟农根本不知磅为何物,在英美烟草公司的蒙蔽下任凭宰割·在许昌,50kg烟叶出儒时常常只作30一35kg临颖的收购者常将100kg的烟叶当作不及35kg。烟农或全然不知,或稍有异议即被连人带烟叶逐出门外。在英美烟草公司的盘剥之下,烟农每年卖烟,心满意足各‘每百家不过十家、八家,其余多垂头丧气,竟有立誓终身不再种烟者”。4结语民国时期,河南省烟草种植规模持续扩大,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河南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但在当时中国主权不完整、民族不独立的大背景之下,河南烟草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良好的社会生产环境,因此造成了虽然烟草种植规模有所扩大,但同时负面影响日益凸显的社会局面,烟草业不可能成为河南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