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st-my-shoulders-off中的十二幅世界名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Dustmyshouldersoff中的十二幅世界名画Madeby:OoozyDustmyshouldersoff——一个需要科普的MV3分钟的MV一共出现了12幅名画无缝衔接,张靓颖还在自己的脸上玩彩绘,扮演了8个画里的角色。除了女主角的演技非常浮夸之外,整个MV算得上是一个西方美术欣赏小课堂了。1.夜游者(Nighthawks)1942【美】爱德华·霍普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1.夜游者(Nighthawks)1942【美】爱德华·霍普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画作的灵感来自一个在霍普居住地,纽约格林威治村的餐厅。霍普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久就开始画夜游者,因为在珍珠港之后,他深深地感受到笼罩着美国的一片愁云惨雾,而他也把这种感觉融入这幅画作里。在餐厅外,城市的街都是空空如也的,在餐厅里的三个人也没有对对方谈话或看着其他人,但都在自己的世界中迷失了。左边的两人是情人,背对的男人孤独地坐着。而餐厅内的唯一一个侍应生,虽然有抬起头来,但似乎是望着顾客们后面的窗户。各人看似身处同一幅画面,但又其实各自活在自己的空间中,跟雷内·马格利特的Golconda有异曲同工之妙。画作描绘了现代城市生活的苦闷、孤独;这是霍普一向惯用的主题。如果细心一点看,会发现餐厅没有明显的门口可以让客人走出去,突显了画作的另一个主旨:囚禁与限制。霍普否认他是故意画成这样的,但他承认“也许,我的确是无意识地在描绘一个大城市的孤独。”在画作完成的那个年代,萤光灯技术才刚刚出现,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画中的餐厅对比窗外空空如也而又漆黑的街道,会发出一阵怪异阴森的光。在餐厅的上方有菲利士烟草的广告。2.梵高自画像(Autoritratto1889)【荷】梵高现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2.梵高自画像(Autoritratto1889)【荷】梵高现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这是梵高在圣雷米疗养院时期画的,被认为是他自画像中最经典的一幅。因为梵高在创作自画像的时候是照着镜子画的,所以这幅画其实是露出了梵高的右半脸,因为此时梵高已经失去他的左耳了。(MV中被泰森咬了耳朵)3.拾穗(Desglaneuses)1857【法】米勒现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3.拾穗(Desglaneuses)1857【法】米勒现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拾穗画作,故事背景源于旧约圣经路得记-路得与波阿斯的记载,路得在波阿斯田里捡麦穗,以供养她的婆婆拿俄米,指农民需让贫苦人捡拾收割后遗留穗粒以求温饱,而该画除了描绘3名农妇在金黄色麦田捡拾麦穗情景外,其金黄阳光、弯腰等细节,另外呈现“英雄史诗般的崇高意境”。画面上三位年纪不同的女性,表现出劳动家庭的命运,且画面远处可看到农地监督者坐于马背上观看,反映出当时资本主义产生的贫富差距。画面因远方地平线处的教堂而流露出一股近似宗教情操的崇高性。米勒生长于诺曼底的农场,本图是他在35岁左右以前尚找不到艺术方向的苦斗时代之代表作。他讨厌巴黎疯狂似的气氛及噪音,他在《拾穗》之中初次使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其简洁扎实的素描功力,及风景处理上对于不必要部分的省略之点特别引人注目。马车、马、房子、树木、杂草等的背景及其间所见的小人影乃是此一广大的劳动场面所不可或缺的成分。在米勒的作品中常以人物为中心,这一点异乎经常听懂﹝森林语言﹞的其他巴比仲派画家。其后梵高还临摹过米勒的作品。。4.戴珍珠耳环的少女(Hetmeisjemetdeparel)【荷】约1665扬·弗美尔现藏于海牙的毛里茨住宅中4.戴珍珠耳环的少女(Hetmeisjemetdeparel)【荷】约1665扬·弗美尔现藏于海牙的毛里茨住宅中这幅画没有日期,有专家猜测此画可能是一幅“tronie”,即17世纪的荷兰流行的头像。这副画表现了这个女孩(身份不明,但一般相信是弗美尔的女儿玛丽亚)对刚发现的某人回眸的样子,被称为“北方的蒙娜丽莎”。全黑的背景突出了少女的形象,珍珠耳环更是点睛之笔。5.开绿色布加迪的自画像1925【波】塔玛拉·德·兰陂卡5.开绿色布加迪的自画像1925【波】塔玛拉·德·兰陂卡《开绿色布加迪的自画像》被喻为“现代女性”的标志性符号。这幅画又叫做《开绿色布加迪的塔玛拉》(布加迪,Bugatti,法国车品牌),1925年作为德国时尚杂志DieDame的封面刊出。画中坐在绿色跑车里的女人戴着手套,手握方向盘,冷冷地与观众对视。她红唇紧闭,气势强大,似乎不容任何人侵犯。人如其画,兰陂卡是个当时极其罕见的追求自由的女子。出生于波兰华沙的她本名叫做玛丽亚·格尔斯卡。“兰陂卡”的姓来源于她的首任丈夫“兰陂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她的丈夫因为受到牵连举家逃亡到法国巴黎,她在那里进修了美术学校的课程。当时巴黎盛行的立体主义画风在她的作品里也隐约有所体现。6.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World)1948【美】安德鲁·魏斯现藏于纽约MOMA6.克里斯蒂娜的世界(Christina'sWorld)1948【美】安德鲁·魏斯现藏于纽约MOMA画中的女性是安娜·克里斯蒂娜·奥尔森(AnnaChristinaOlson,1893年5月-1968年1月27日),患有小儿麻痹症,因而下身无法活动。魏斯和她相识,1940年到198年间多次以她与她的弟弟为模特绘制作品。不过虽然画中女性的姿势是来自克里斯蒂娜,但实际上真正的模特是魏斯的妻子贝琪(Betsy)。背景中的房子是缅因州库欣的奥尔森别墅,现由缅因州的法恩斯沃斯艺术馆(FarnsworthArtMuseum)负责管理,并对公众开放。7.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Undimancheaprès-midiàl'ÎledelaGrandeJatte)1884-1886【法】乔治·修拉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7.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Undimancheaprès-midiàl'ÎledelaGrandeJatte)1884-1886【法】乔治·修拉现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作品描绘的是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下午,游人们在树林间休闲的情景。在画面中共有四十个人物。这幅巨大的绘画作品创作共耗时两年多。修拉为了创作这一幅作品绘制了四百多幅的素描稿和颜色效果图,以研究构图和色彩。在这幅作品中,修拉采取点彩画法,用大块的绿色为主调,杂以各种经过仔细分析处理的紫、蓝、红、黄等色点,经过一年的时间点满在画布上。8.呐喊(Skrik)1893【挪】爱德华·蒙克现藏于挪威奥斯陆国家画廊8.呐喊(Skrik)1893【挪】爱德华·蒙克现藏于挪威奥斯陆国家画廊画面的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红色的背景源于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爆发,火山灰把天空染红了。画中的地点是从厄克贝里山上俯视的奥斯陆峡湾,有人认为该作品反映了现代人被存在主义的焦虑侵扰的意境。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先锋派表现主义艺术运动(Theavant-gardeExpressionistartmovementthatemerged)在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和奥地利。尽管展览着眼于是蒙克艺术生涯的后期,但仍然为1895年创作的这幅《呐喊》找到了一席之地。蒙克在1892年1月22日的一篇日记中记录了《呐喊》的灵感来源:“我跟两个朋友一起迎着落日散步——我感受到一阵忧郁——突然间,天空变得血红。我停下脚步,靠着栏杆,累得要死——感觉火红的天空像鲜血一样挂在上面,刺向蓝黑色的峡湾和城市——我的朋友继续前进——我则站在那里焦虑得发抖——我感觉到大自然那剧烈而又无尽的呐喊。”《呐喊》中的人物或许是蒙克的自画像,或是在他13岁就去世的姐姐苏菲(Sophie)。艺术史学家还认为,《呐喊》中的人物或许还有另外一个来源,那就是蒙克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看到的一具秘鲁木乃伊。9.圣安东尼的诱惑(TheTemptationofSt.Anthony)1946【西】达利9.圣安东尼的诱惑(TheTemptationofSt.Anthony)1946【西】达利画面坐下持着十字架的是圣安东尼,而画面的焦点是背着带有各种色情象征事物的动物的游行。10.上升和下降(AscendingandDescending)1960【荷】埃舍尔10.上升和下降(AscendingandDescending)1960【荷】埃舍尔这是著名的视觉悖论,展现一个了矛盾的空间,表达了重复而没有意义的动作。p.s.此时MV中围着张靓颖跳舞的妹子戴着的是中世纪医生为了防止感染黑死病而戴的鸟嘴面具(虽然并没有什么鸟用)11.另一个世界(otherworld)1946【荷】埃舍尔11.另一个世界(otherworld)1946【荷】埃舍尔同样是一个空间悖论,画面表现了不同视角看到的人面鸟身的动物。12.戴黑帽的男人(theSonofMan)1964【比】勒内·马格里特12.戴黑帽的男人(theSonofMan)1964【比】勒内·马格里特对这幅画,马格里特自己写到:“至少部分的脸被隐藏起来,所以你有明显的脸,苹果,隐藏部分的人。这是经常发生的。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隐藏着另一件事,我们总是希望看到我们所看到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人们对于隐藏的和可见没法告诉我们的事物感兴趣。这种兴趣可以以一种非常强烈的形式出现,一种冲突,或者说,可见之间是隐藏的,可见是存在的。”13.cosplay达利13.cosplay达利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Dalí),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与毕加索和马蒂斯一同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个画家。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达利因为人们触目惊心、与梦相关的超现实主义画面所熟知。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此外达利的绘画艺术同时与电影、雕塑和摄影艺术接轨,促成了与影像艺术家的丰富合作。达利有着塑造极具个性又能得到认可的作品风格的独特绘画才能。这种风格振奋人心并让其他创新都相形见绌。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1931年创作完成的《记忆的永恒》,也被叫做《软表》。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爱好者与评论家异常苦恼。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记忆的永恒谢谢观赏!

1 / 3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