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考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民族文化差异、宗教意识、民族意识、宗族观念、浓厚的乡土性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精神情感、价值观取向与其他地区高校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如何使大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前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一、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我国与世界的联系与交往不断密切,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交流日益频繁、交融不断深化、交锋更加激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在交流、交融和交锋的环境中出现新的转型,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推进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文化的快速传播和中国面临的一元社会结构向多元社会结构转型,社会生活的选择性、多样性、多元性趋势日趋明显。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进行文化渗透,输出其自由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已成为其全球战略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文化的渗透力明显强化,各种思潮来势汹涌,激荡碰撞。一方面,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会形成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互相兼收,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使其具有更加宽厚的土壤和顽强的生命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消除文化中心主义,从而达到民族文化平等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文化的多样性会产生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排斥,消解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不同的个体、组织或群体对价值观的选择就会庸俗和随意。尤其是在网络时代,在这样的大转型社会中,随着价值迷失和伦理体系混乱,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产生消极和负面影响。调查显示,当代民族地区大学生思想状况及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对于处在青春时期的大学生而言,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强势冲击和渗透对其传统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功利意识严重、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问题。有的大学生混淆社会主流价值标准,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地域中心主义等。”青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重要的人生时期,价值观一旦塑成,就会相对成熟、稳定,不易改变和重塑。民族地区大学生是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输出库。因此,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社会思潮,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影响。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大多来自西部民族省份,且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欠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使民族地区与内地尤其是沿海地区相比,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日趋拉大。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偏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欠缺,部分边疆落后地区的人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一些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因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这种窘迫的境遇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对现行政治制度和政策产生不满和质疑。在这种焦虑愤懑心理的支配下,这一群体对现行政治和政党的认同普遍呈现虚无缥缈和支离破碎的特点,甚至将自己的境遇和内心的不满归咎于政党政策,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政治信念、心理素质呈现出一种整体的不成熟。其次,民族地区在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在明显滞后。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地区政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能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导致民族地区不同少数民族人民政治参与的“非均衡化”、“非制度化”,极少数人的“大汉族主义”的做法伤害了民族感情,而来自这些地区的高校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切身感受,使其在观念认知过程中形成政治认识的“非理性化”。再次,民族地区的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在长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浸润下,民族地区生活样式传统单一,导致民族地区文化单元内部和文化单元之间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自足性和排他性。现代化的进程使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现代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进程和效果。同时,各民族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家庭,受诸如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等不同文化样式的熏陶和影响,有着本民族的独特文化心理模式,有时会表现出狭隘的“民族主义”,加之社会的原因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受教育程度总体较低。这种状况导致了作为民族地区高校主体的大学生开放包容心理相对欠缺,文化素养和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境内外分裂势力的渗透和破坏。民族地区大多是多民族共生、多宗教并存的社会环境。边疆民族地区地缘政治及其重要,肩负着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和战略使命。一些少数民族还是跨境民族,跨国之间的民族交往较为密切。比如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伊斯兰教是新疆信奉人数最多的宗教。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从小生活在浓郁伊斯兰教氛围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宗教意识或宗教感情。可以说,宗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作为意识形态表达的重要渠道,各种思潮的集散地,历来是极端宗教思想渗透的重点和突破口,把争夺青年学生作为重点对象。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境内外分裂势力利用新疆伊斯兰宗教氛围浓厚的社会环境加紧对高校的传播和渗透,“明确提出了‘知识化、年轻化、武装化、国际化’活动目标。”分裂势力在高校渗透的手段日趋隐蔽,渗透途径多样化。除了利用民族感情、民族意识来进行渗透外,还利用网络、手机短信、社交软件、非法书刊、音像制品等渗透形式,散布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思想,解构新疆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民族整体性意识,拉拢、引诱在校师生参加分裂组织和团伙,进而达到其分裂国家的目的,严重威胁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二、促进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首先,尊重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高校的教育受众主体是大学生,尊重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关注和尊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固然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处在青年时期的大学生,由于年龄、生理、心理和社会阅历的原因,心理发展和理性认知还不够成熟。他们在经历生活和思考生活的同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固有的价值观去衡量事物,以理想化的模式去批判现实。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念、处世方式、行为标准,尤其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思潮、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对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青年人片面、“非理性”、“非稳定性”的思维特点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使他们在面对多元文化和思潮时表现出盲目跟从,对传统文化和主流价值表现出困惑与摇摆,这也是转型期社会剧烈变动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打下的烙印。尊重民族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发展的重要支柱。来自不同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其风俗习惯、宗教影响、民族心理,在文化上表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而在大学这个多元文化的大熔炉里,在学校生活及学生交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适和冲突,因此,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是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将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区分开来,将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其次,教师要改进教育模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民族地区高校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创新教育模式,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根据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规律,以其乐于接受的方式实现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信仰,是民族地区高校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不断探索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一是在价值引导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主导价值的一元化,以统一性回应差异性和多样性。用主流价值引导大学生的价值选择。面对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我们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尤其是新疆高校面对分裂势力在思想上对大学生的渗透和争夺,必须认真思考社会需要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民族团结教育、反分裂反渗透教育为重点,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五观”,强化“四个认同”。二是要改进教学方式和教育模式。育人者首先自己要不断学习。尤其是高校“两课”老师,要不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创新教学方式,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政课内容和载体。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自发地形成,通过有效途径灌输就成为必然选择。但由于信息时代和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变化,仅有灌输是不够的,更需要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给大学生价值选择的能力,明辨利益,知晓取舍。并采取榜样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现场教学等教育途径来启发诱导、感染熏陶大学生的观念、情感和行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学校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良好氛围。首先民族地区高校在开展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校园文化活动时,应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思维方式和心理感受上的差异,探索其易于接受的方式,使无形的价值理念直观化、具体化,使其身心全面发展。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的校园文化还可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性教育活动。例如,利用身边的事迹、家乡的事迹、榜样的力量开展反分裂斗争和爱国主义教育,将“四个认同”教育以“无声胜有声”的形式融入到少数民族的价值理念中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如义务支教、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了解区情,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结合起来,增强其中华民族认同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用隐性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各民族大学生思想中去。再次,加强校园网络建设。近些年来,“三股势力”利用现代传媒工具开放、快捷和隐蔽的特点,通过互联网向边疆民族地区教育领域渗透民族分裂思想。他们雇佣写手通过网路媒体、社交网站撰写文章,恶意攻击、丑化党和国家,蓄意挑拨民族关系;并向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高校网站推送鼓吹叫嚣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的反动文章和视频音像资料。意图传播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宗教思想,面对这种咄咄逼人、严峻复杂的渗透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敏锐嗅觉,善于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信息时代少数民族学生心理模式的特殊性,制定正确的对策和思路,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增强网络育人功能,积极探索网上教育、宣传规律和特点,使互联网络成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载体。最后,要关注并及时回应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解决其实际困难。“‘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⑤;中国古语也讲“仓廪实而知礼节”,大学生也概莫能外。如果回避大学生的物质利益,价值观教育将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民族地区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带来的窘境在心理上容易产生自卑、偏执;就业压力也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采用“有用原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而同时境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改革发展中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炒作,借此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仇恨和民族分裂思想。一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当面临“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受困、感情受挫、就业难等不同现实难题时,面对分裂分子散布的带有蛊惑性的错误言论,青年学生往往真伪难辨”⑥,容易出现思想困惑、立场动摇。面对这种激烈而残酷的争夺,学校不仅要在思想上帮助学生认清分裂分子的本质和目的,更需要关注并解决学生现实困难,及时地向学生伸出援助之手,如提高奖学金数量,尽量帮助贫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减轻其经济压力、提高民族学生就业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