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棉花农机农艺融合试验示范总结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进农机农艺协调发展,实现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根据农业部统一安排,在商丘市农机局和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开展了棉花机械化生产的试验、示范工作,做了两种棉花轻简移栽和机械化管理的示范模式,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建立健全了联合攻关组织:成立了由市农机局总工程师娄世忠为组长的专家组,成员为河南省农科院博士杨铁刚、民权县农机局农艺师赵自蓬、工程师彭辉、县棉办农艺师孙永强参加,负责方案制定、品种选用、机械配置改进、田间指导等工作。二、农机农艺融合模式:根据民权县大部分采用棉花、西瓜套种和小麦、棉花套种和麦后移栽等生产方式的实际情况,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为: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机械化整地——裸苗机械化移栽——机械化植保——机械追肥——行间机械整地培土——棉花人工收获(株型较大、成熟期较长不适于机械收获)。三、技术宣传培训和现场演示:春节过后我们在示范区印发棉花机械化生产宣传材料和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教材1000份,促进群众对棉花机械化生产技术的认识和了解。5月10日在城关镇组织召开了瓜棉套机械化移栽现场会,农科院专家黄素梅在会上做了棉花无土育苗与机械化移栽技术讲座,项目区的乡村领导、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种棉大户等200余人参加。并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在县播放,扩大宣传范围。6月8日在城关镇赵沙窝村召开了麦后棉花机械化移栽现场观摩会,周边群众和各乡镇农办领导参加会议,现场移栽夏棉20亩。四、试验示范结果:示范区试验瓜棉套机械移栽300亩、麦后棉花机械化移栽20亩,采用机械化田间管理面积推广1000余亩。试验田选用了杂交棉鲁棉15、豫杂35和夏棉三个品种,选用了等行1.5米、宽行1米窄行0.4米夏棉等种植方式,推广使用了微耕机棉行整地(旋耕、培土等)、机械化植保等机械。由棉花生产全部人工操作,达到了棉花移栽、管理、收获机械化率50%以上。五、产量调查结果:两种模式机械移栽成活率都达到了95%以上,表现为返苗快、营养枝少、结桃集中等优点。9月15日我们邀请了县棉花办公室技术人员,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测产调查。瓜棉套模式:平均行距1.4米,株距0.31米,密度为每亩1536.8株。单株成铃33.5个,单铃重按5.5克计算,理论产量为283.2公斤,实收产量达到240公斤/亩。麦后机械移栽模式:实行宽窄行种植,宽行为1米,窄行为0.4米,平均行距为0.7米,株距为0.45米,平均密度为2117.5株,单株成铃22.1个,幼铃6.1个(折2个成铃),单铃重按5克计算,理论产量为255.2公斤,实收产量为187公斤/亩。在降低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棉花产量还稍有提高。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通过今年的初步试验通过轻简育苗(无土育苗)机械移栽,小型机械田间管理可以实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目的,但由于株行距配置不一致影响了机械作业质量,今后还要制定适合机械田间作业的合理行距配置标准,微耕机要根据棉花生产要求进行适当的改进使其田间作业更加通畅。棉花轻简育苗要在棉产区就地育苗,减少运输费用和提高移栽成活率。由于棉花株型较大,吐絮时间长,今后还要通过品种选育和田间管理缩小棉花株型、缩短棉花吐絮时间,实现集中吐絮适应机械收获,进一步提高棉花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民权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