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语文第133期“你幸福吗”问不出真相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你幸福吗”问不出真相点击:9310回复:62作者:苗疆铜豌豆发表日期:2012-10-511:31:00回复进入十一黄金周以来,各电视台也相应开启了他们的节日档期。节目有好有劣。但近日,央视的一期节目“亮”了。在双节前期,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这档节目中有一个环节的名称叫《你幸福吗?》。其主要形式就是记者在街头进行随机的采访,先问一些与生活、工作、学习等等方面相关,却又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再对被采访人问出那至关重要的一句——“你幸福吗?”央视似乎是期望获得上千万句“我很幸福”来给国庆63周年“献礼”,可惜事与愿违,被采访者频频爆出的“雷人回答”让这一档被猜测为“歌功颂德”的节目彻底沦为笑柄。当“你幸福吗”成为笑柄假日特别调查中,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焦先生面对记者“你幸福吗”的提问时,首先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该位记者却未放弃,继续追问道:“您幸福吗?”这位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上下打量了一番提问的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而在浙江海宁对一位拾荒老人采访时,记者对老人多次问出“你幸福吗?”老人一边拾着垃圾,一边说:“国家政策好啊……我今年73岁了……我吃的政府低保,630块一个月……”就是没说幸福与否。最后,当记者再次追问时,老人的回答是“我耳朵不好”。没有最“雷”只有“更雷”,当央视记者在郑州一火车票代售处,18岁大学生被问:您最想要什么?“女朋友”;那么,您遇到最坏的事呢?“在跟你说话的时候,队被人插了”至此,有网友表示,看到央视的记者在大街上像“兜里揣着牌——逮认谁跟谁来”,他想反问央视一句:“你‘雷’人吗?”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其实想知道民众幸福与否的不只是央视。近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一场悄然无声的“幸福大讨论”其实早已经展开。这其中有官方的声音,有民间的回响;有精英的评判,有专家的数据。但结论就一个字——“乱”。乱的原因也很简单。“幸福”的“标准”不统一。官方习惯于历时性的对比。比如,拿民众2000年工资与1999年的工资一对比,如果工资上涨了哪怕一元钱,就会有“人民收入显著提高”这样的宏论在各大官方媒体上粉墨登场。而民众习惯于共时性的对比。比如,昨天他和他所在城市的市长可能者买不起房,但过了两年,市长不仅买上的一套房,继而还有了“二房”、“三房”……但民众还是“独守危房”,那么任你官方再怎么“山呼万岁”,民众还是觉得我不幸福。幸福需要“物质基础”。所以民众才要买房,要医疗、养老、失业等等保险,才要为自己的子女争取好的教育条件、资源。幸福好像又可以“超然物外”。经常可以看到央视的记者,跑到西南贵州、云南的深山老林中,去找那种汉语还不会说的少数民族,进行采访,特别注意抓拍这些少数民族的笑容,把这些笑容剪辑在一起,然后对全国观众们说:看,这里没有公路、没有电、没有现代文明,他们也不是很幸福么!所以,不管幸福是如何地被定位,被讨论。但有一个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就是无论参与“幸福大讨论”的哪一方,都希望用“自己”的理论或者标准去证明“别人”很幸福。幸福不是“粉饰”出来的数月前一部叫《饭局也疯狂》的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幸福与财富无关,与内心相连”。其实“幸福是什么”可能许多人都说不清,但如果要问“不幸是什么”可能许多人都准备好了一肚子苦水要倒。无论是追求幸福,还是讨论幸福,这些行为都是因人而异,各抒己见,各行其是。但有一种声音,就不招人待见,那就是“粉饰幸福”,可以与“粉饰太平”同罪而待诛。幸福无论是与物质相关也好,还是与内心相连也罢。它是需要“成本”的,而这其中有个人的付出,也有官方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为追求幸福的“付出”往往是不可回避的,因为他直接与你个人的生活相关。比如,有人认为赚钱是一种幸福,那么就不得不为钱而奔波劳碌;有人认为婚姻是一种幸福,那就要为婚姻而运作、付出。但官方则不然。因为所谓的“官方”不是一个可以承担的具体的“人”,而是一个随时可能“变”的抽象集体。它的责任就是为民众的幸福创造条件。但是,如果极力的“粉饰”幸福。官方就可以“推脱”、“逃避”责任。比如说,对于有的民众而言,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可以是毕生的幸福。他本身根本没有自己的住房。但是,这里官方用一个“平均住房面积”,就可以粉饰出,好像人人都有二三十个平米的“太平盛世”。粉饰幸福其实显露的就是一个社会的无能与堕落。结语:一句“你幸福吗”问不出幸福的“真相”。民间语文第133期:祝愿所有网友,大家幸福点击:76161回复:3161234下一页末页回复此贴共4页直接到页作者:四號发表日期:2012-10-313:03:00回复第133期你幸福吗最近的新闻联播再次引起了网民的关注。缘起于央视记者满大街的追着人问:“你幸福吗?”虽然这种采访方式比较二,但其问题的确尤为重要。那么什么是幸福呢?幸福的城邦一、幸福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你说我幸福吗?幸福原本该是件简单的事,这是所有人都知道,比如我们抱起小孩,亲亲小孩,在小孩眼中看到闪耀的光芒,未来的希望,总能在胸中溢满幸福。比如我们带亲亲的狗儿子到广场,绿地,看到牠们快乐的奔跑,和回来和你舔舔,要求抱抱,心中充满着满满的幸福感。比如好友二三,泡着茶,喝着酒,哼着歌,天南地北,侃大山,喷大海,或到街上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梦想上山打老虎,都能给自己一种幸福。甚至躺在沙发上,看场懒人电影,听听沙发音乐,在杀花时间中,都能流淌出幸福时光。是的,幸福原本无处不在,幸福原本这么简单,简单到我们可以随处摘折,幸福的花朵,却永远不会枯萎。一个妈妈,不断抱怨她的老公和孩子如何不听话时,旁边的朋友笑着说,这是甜蜜的负担时。这位妈妈,脸上的笑,顿时比春天还灿烂,有时,负担也是种甜蜜的幸福,幸福原来也在生活琐碎和唠唠叨叨中。一位日本人跑到新西兰旅游,发现那没被光害污染的天空,星星是那么灿烂,他毅然得抛开日本所有一切,带着家小,搬到新西兰,并当起了环保义工,教人减少灯光,让夜空中的星星,更亮一点。这就是他的幸福,一块让文明破坏减少,享受人该有的清澈星空的幸福。二、幸福其实就是活的很好幸福就是要有言论自由幸福是甚么东西?或然我们可以感受到,却无从抓住它的定义和意涵。为我们最早提出这样命题和命题解答的的是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一书这本书也被认为是亚里士多德最伟大的著作之一。《尼各马可伦理学》书中强调的不是理性工具和各种哲学,而是强调美好和所有善都是来自行动力,如果我们所有努力目标都是为了一个目地,那么这个目地是好的,而达成目的过程,就只能有行动和实践过程,你才能完成他。而被他称之为「至善」的最终目标则是:幸福(希腊语为eudaimonia—有时也可以翻译为「活的很好」)。亚里士多德主张幸福并不能只依靠快乐感、或是单纯的名声和荣誉而获得。在「研究了人类的各种特定功能后」,亚里士多德终于找出他认为幸福的来源。他分析人的心灵并且将其画分为三个部分:营养的心灵(包含农作物、田地、和人类)、知觉的心灵(动物和人类)、以及理性的心灵(只有人类)。因此,当一个人本着他的良知良能,去做他良知良能的事,他就会感到快乐。一个人不能顺和理性,和违背良知所做的事,他的内心只有充满挣扎和悔恨,绝对无法达成人的快乐。而这快乐,即亚理斯多得所谓的善(好的目的)和幸福。“亚里士多德相信所有伦理美德都是来自于事物两端的中庸(GoldenMean)。唯有中庸之道才能让我们达到所谓的美德和善。举例来说,比如勇气,勇气来自于过多的自信和过少的自信,过多的自信让我们产生草率,愚蠢鲁莽,过少的自信使我们产生恐惧,胆怯,不敢面对问题。只有取之于中庸的平横,在过多的自信和怯懦,取得权衡,才能产生勇气这种美德。亚里士多德也写下他对于正义的概念。他将正义定义为两个部分:一般的正义和特别的正义。一般的正义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正义形式,只有在一个完美的社会里才可能存在。特别的正义则是对于特定的犯罪或非正义行为施加惩罚。也是在这里亚里士多德主张人需要受过训练的判断能力,以判断特定事件正义与否。亚里士多德说发展好的习惯可以培养出好的人类,而练习奉行中庸之道则可以让一个人活的更健康、快乐。“康德在纯粹理性的法规论述了作为纯粹理性的最后目的的最高善的理想,在这里,康德以「配得幸福」(Gluckwurdigkeit)做为「应然问题」(Sollensfragen)与「希望问题」(Hoffnungsfragen)的过渡的中介,并以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为希望问题的解答。显然,康德将善与道德,幸福归于信仰和先验范畴,善是幸福源头,是先验的,人的所有理性目标,都有个最终归宿,那就是对善的信仰,只有透过配希幸福(理性,实践理性中)才能获得应然幸福。三、国家理应让人们幸福幸福就是要免于饥饿从亚理斯多得的论述当中,或康德的目地论,人的尊严(幸福)为最终价值目地来说,实践的最重要,来自于德性,而德性是来自于对事物本身的平衡,因此亚理斯多德,将这种善于德行的平衡,称之为正义。亚理斯多德认为正义有两种,一为广义正义,一为狭义正义。广义正义为吾人日常生活中的品德和权横,而狭义正义则是对于犯罪则相应的惩罚规正,称为狭义正义。而正义与德行,正是组成成邦两大基石,诚如韦伯所说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不是依据血缘,而是更多价值理念的联系,当这种价值理念断掉之后,国家亦不复存在。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人组成政治共同体不仅只为活下去,还要活得好,仅仅因相互通婚、财货互通有无并不足以构成政治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有其伦理目的,人们必须在共同生活中彼此砥砺德性,实践幸福生活。人们必须以之关怀他人的善,彼此砥砺相互关怀以达成幸福人生。而且,德性所成就的是人内在的善(internalgood),亦即德性的实践本身就是一种不为其它目的服务的目的。这更明白地显示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关怀绝不仅止于为利益及享乐的群体关系,因为这两种社会的目的是利益与享乐,这两者都不具备内在的善。因此,要实现政治共同体伦理目的更需要德性的人群间的相互关怀,幸福人生与德性的砥砺更是脱离不了关系的。“对一个良善的人来说,生命本身就是善,且是令人愉悦的。人们总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拥有了善而感到高兴。因此,对一个善人而言,意识到自己的将善与德性作为理解个人构成之关键概念,一个社会必须对善有一致的共识(Taylor,1989:17,82)。”亚里士多德曾说:「把最幸福的、至福的人当作是孤独的似乎是很荒唐的。谁也不会去选择单独一个人拥有一切的善。人是政治的动物,天生就是要过着共同的生活。而正义与善,才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和国家的两大支柱,一个缺乏德性和伪善的国度,必然是不幸福的国度,一个不幸福国度,到一定临界点也必然土崩瓦解。四、被背叛的人幸福吗?幸福就是要免于被强拆你幸福吗?如果活在一个伪善国度,人们相互背叛国度,你幸福吗?孟子曾说,上下交征利,国家危矣。如果我们活在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国度,为政治理念和仇恨,就以暴力相向,你幸福吗?如果我们活在一个号称以大同之邦为目的的国家,却看到背着桌椅上课的学生,看到被遗弃于世外的四川大盘村那些痲疯病村民及孩童,你幸福吗?如果你想到那些数于百万失独家庭,你会幸福吗?也许你无视于这些,你是幸福的,你有丰沛的友谊,和相互砥砺的朋友,温馨的家庭和可爱的家人,你绝对是个幸福的人。可是,如果你是被背叛的人,生活在下一秒将不知会遭来甚么人为横祸的人,你会幸福吗?如果你车子开上高速公路,被水淹车顶。如果你的家,飞来莫名要被征收,如果你为保卫家产突然被应该保护你安全的人持枪相向,如果你突然碰上一个人跟你呛声,我爸是李刚。如果你开车时时刻刻担忧这桥包工会是厨师还是面包店老板建造的,,,想到自己的血汗纳税钱被狼局长和坑爹小白腿拿去炒楼,在被背叛和不道德中,你还会感到幸福吗?!五、我们要争取我们的幸福幸福就是要免于被跨省幸福是件简单的事,在我们拥抱家人时,在我们躺在沙发上,片刻的宁静都能让我们感到幸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正义和人群相互关怀,和活着的幸福感是政治共同体存在的两大支柱。人是天生的政治性动物,无法离群索居,因此相互关怀和社会正义,都是构成我们生活幸福的必然因素,也是康德所谓的应然。我们仅简单的希望,没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