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氢安全使用知识培训1/24培训内容一.氟化氢的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及相关知识二.关于氟化氢的事故案例剖析三.氟化氢泄漏、人员中毒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四.氟化氢生产操作过程中的安全要求2/24氟化氢的(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3/24氟化氢MSDS解读一、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有强刺激性气味。沸点19.5℃,相对密度(水=1)0.98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27。氟化氢是具有剌鼻恶臭和强烈剌激性的无色有毒腐蚀性气体,不燃烧。在常温常压下为易流动的无色发烟性液体。易溶于水,通常成为50%~60%的水溶液,即氟氢酸,它有聚合作用,所以水溶液中以H2F2或H3F3的形式存在。氟化氢遇空气中的水分则溶解而呈烟雾状。主要用途:氢氟酸主要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氢氟酸用作分析试剂、高纯氟化物的制备、玻璃蚀刻及电镀表面处理等。4/24氟化氢MSDS解读二、危害特性:第8.1类酸性腐蚀品【危险特性】本品高毒,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燃爆危险】本品不燃,但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而引起爆炸。遇H发泡剂立即燃烧。腐蚀性极强。【避免接触的条件】接触空气和水。【禁配物】易燃或可燃物,强碱、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灭火剂:雾状水、泡沫。5/24三、健康危害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可有牙齿酸蚀症。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最高容许浓度)(mg/m3):1。6/24氟化氢的刺激性危害:人在25mg/m³时已感到剌激;26mg/m³时耐受数分钟;在50mg/m³时引起眼和鼻黏膜刺激症状,皮肤剌痛;100mg/m³,浓度下只能耐受1min;400一430mg/m³浓度下。急性中毒致死。7/24四、防护措施【呼吸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手部防护】防渗手套,材质建议以氟化聚乙烯(PVDF)、天然橡胶为佳,布质手套完全没有防护功能,宜避免。【眼睛防护】化学安全护目镜、宽缘硬质工作帽附有全面式护面罩。【皮肤及身体防护】上述橡胶材质连身式防护衣、工作靴。8/24关于氟化氢的事故案例剖析9/24事故案例因设备、管线、阀门腐蚀而导致的亡人事故1991年,湖北某厂的无水氟化氢成品贮槽,由于观察液面的视镜突然破裂,槽内的液体氢氟酸大量喷出,致使1人死亡、1人重伤。2006年8月,某厂操作工在巡视时经过氟化氢罐区,一个法兰连接处泄漏,一股氟化氢液体细流正在喷出(约4米射程),当操作工经过该处时,氟化氢细流打在该操作工左小臂部位,致使小臂和手背灼伤。2009年5月21日,浙江某氟化学有限公司在送料操作过程中,氢氟酸贮槽顶部的一根衬PTFE的金属软管发生破裂,导致一名操作工灼伤,伤势较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相关氟化氢事故视频1(2013.01.29韩国三星半导体工厂氟化氢泄漏)相关氟化氢事故视频2(2012.10.11韩国氢氟酸泄漏事件已致5人死亡2千人就医)10/24事故案例在检修过程中发生的事故:2006年11月,某厂机修工在检修一段已拆下来的输送氢氟酸的管道时,违规操作,在开启该段塑料管头部的阀门时,阀口对着自己的脸,残留的氢氟酸成雾状从阀门口喷出,致使该机修工脸部灼伤。1992年,某厂的无水氟化氢贮槽在更换液位计时,操作人员虽按规定已打开放空阀进行泄压,但由于操作不当,余压并未排尽,而检修人员未经检查测试,随即拆卸液位计,致使氟化氢液体喷出,造成2人死亡。11/24事故案例因员工操作不当或应急处置不当而导致的亡人事故:2010年8月1日,福建某化工有限公司氢氟酸自动灌装装置进行灌装试机时,灌装试机用的200升塑料桶,在排气口未打开的情况下,进料泵开启,70%氢氟酸进塑料桶时,桶内不能及时排气,造成充装软管从塑料桶进料口跳出,发生氢氟酸喷溅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1993年,某厂的无水氟化氢贮槽因设置在厂区道路旁,被厂内运输车辆撞坏卸料管道,大量氟化氢气体向周围大气逸出,有人因慌乱进入下风向附近的更衣室内躲藏,结果1人因吸入氟化氢过多而中毒死亡。12/24氟化氢泄漏、人员中毒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13/24中毒处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后,可使用氟离子结合剂六氟灵进行浸泡,葡萄糖酸钙或氧化镁钙软膏可涂抹于患部,须至少涂抹30分钟以上,并继续直到疼痛消除15分钟以上才可停止。对于大面积的接触,在送医途中并可将患部浸泡在含钙或镁的溶液或乳胶中。就医。【眼睛接触】立即冲水30分钟以上,方法是自受伤眼的内侧眼角向外冲洗,以避开另一只好的眼睛。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不可以催吐,可给予牛奶、含钙溶液、钙片、含镁胃乳等,以结合氟离子。就医。14/24泄漏处理个人注意事项:1.立即封锁隔离溢散或泄漏区,小量泄漏,应疏散至距泄漏源半径至少30米的安全位置;大量泄漏,初始疏散至距泄漏源半径至少300米的安全位置,下风向疏散白天1700米、夜晚3600米。2.留置于上风处,远离低洼地带。3.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接近该区。4.确定清理工作是由受过训练的人员负责。5.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环境注意事项:1.穿戴供气密式全身防护服以达最大防护效果。2.移除所有引火源(危险区内禁止抽烟,严禁火花、明火或火焰)。3.报告公司EHS管理部门。15/24泄漏处理清理方法1.在未着适当防护装备时,勿碰触泄漏物或危险容器。2.避免外泄物流入下水道,水沟或其他密闭空间。3.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泄漏。4.使用蒸气抑制泡沫以减少蒸气。5.使用洒水以减少蒸气量或驱离蒸气云,但避免水流至外泄物。6.用水冲洗泄漏区域。7.若可能则将外泄容器倒转,使气体逸出,代替液体流出。8.若不能阻漏时,将漏泄容器移至安全处所泄空修理。16/24应急响应及处置17/24氟化氢的生产操作中的基本安全要求18/24一般要求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操作时人员必须站在上风向;2.严加密闭,防止泄漏,①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或采用露天设置,②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③作业现场应设置氟化氢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防护服。④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工作场所浓度超标的,操作人员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宜采用隔离式、机械化、自动化操作。避免产生酸雾。3.⑤储罐等压力容器和设备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并应装有带压力、液位、温度远传记录和报警功能的安全装置,设置整流装置与压力机、动力电源、管线压力、通风设施或相应的吸收装置的联锁装置。重点储罐需设置紧急切断装置。4.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5.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6.开车前做好装置的气密性检查。7.设备、管道法兰用四氟垫进行密封。8.定期更换阀门、反应釜搅拌等易腐蚀设备及管件。如:常开的阀门三个月更换一次,不常开的阀门一个月、半年更换。19/24存储安全要求储存安全(1)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专用库房内。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氢氟酸若留存时间长,则因少量水分的作用而发生聚合,生成黑褐色的聚合物。由于聚合是放热反应,且有自动催化作用,有时会突然爆炸,为此,储存时要特别小心,贮存时间不宜太长,并注意添加稳定剂。(2)氢氟酸储存区设置围堰,地面进行防渗透处理,并配备倒装罐或储液池。储存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3)应与易(可)燃物、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4)定期检查氢氟酸的储罐、槽车、阀门和泵等,防止泄漏。20/24运输和装卸安全要求(1)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2)用其他包装容器运输时,容器须用耐腐蚀材料的盖密封。运输车辆应符合符合消防安全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运输车辆进入厂区,保持安全车速。(3)氢氟酸搬运人员必须注意防护,按规定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搬运时,管理人员必须到现场监卸监装;夜晚或光线不足时、雨天不宜搬运。若遇特殊情况必须搬运时,必须得到部门负责人的同意,还应有遮雨等相关措施;严禁在搬运时吸烟。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21/24生产中防中毒危害的对策措施无水氢氟酸生产中应采取以下安全对策措施:1.注意工艺参数的选择及量的控制,以防止生产装置中的氟化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造成人员中毒;2.为使泄漏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选择耐腐蚀材料,确保设备的完整密闭;3.各生产工段及岗位,应根据《使用有毒物质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规定,设置自动报警装置,以便提早发现有毒物品的泄漏;4.生产厂房等设计为半敞开式结构,减少有毒物质在工作场所的积聚,加强设备、管道、阀门密封材料检查和保养维修及岗位巡查,严防设备跑、冒、滴、漏;5.现场操作人员加强的个体防护,有毒岗位操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防止慢性中毒;6.企业应注意加强生产设备和储存设施的维护和维修管理,保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备的密闭性,使发生氟化氢泄漏的概率降至最低。22/24生产中防氟化物灼伤的管理措施1.生产中氢氟酸属强酸性腐蚀性物质的设备设施,设计时应合理选择流程、设备和管道结构及材料,防止物料外泄或喷溅;2.禁止使用玻璃管道、管件、阀门、流量计、压力计等仪表;3.设备布置应保证作业场所有足够空间,应设计必要的洗眼器、淋洗器等安全防护措施,应备有2%-3%碳酸氢钠溶液及其它应急药品,并在装置区设置救箱。4.氟化氢操作人员必须全过程穿戴好耐酸防护服、鞋、手套,使用防护面罩。23/24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