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读图思考:该地区有几种山岳类型?【课前检测】试试当一回地质工程师:1、说出A、B处的褶皱类型和地表形态2、解释A、B、C、D四处地形的成因。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习目标】交通运输方式阅读教材P81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哪些方面影响比较大?阅读教材P81第二自然段并完成《导学》P59T1【预习自学】【活动1】:分析下面两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交通运输干线类型最大限制坡度公路7%---9%铁路3%表4.1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小于公路,说明铁路对地形的要求高。项目土石方桥梁与隧道总长度造价山岳/平原1.5--2倍7—11倍2.2—3倍山岳/丘陵1倍以上2—3倍1.5倍表4.2在山岳地区与在平原和丘陵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比在山岳地区修建普通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和丘陵地区高。在山区修建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因此,在山岳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后发展铁路。阅读教材P81第三自然段并完成《导学》P59T2【预习自学】顺义门头沟读图回答:门头沟区的地形以为主,顺义区的地形以为主。读图回答:门头沟区交通线路的密度;读图回答:顺义区交通线路的密度。结论:交通线路的密度,平原地区;山区。门头沟区地形图清水斋堂雁翅大台妙峰山王平军庄东辛房门头沟永定潭柘寺史家营大安山河北王左石景山温泉流村阳坊上苇甸珠窝沿河城柏峪椴木沟齐家庄吕家村048千米陆高(米)20001600120080040020050马鞍山689九龙山858妙峰山1286东灵山2303百草畔2035百花山1990清水尖1528笔架山1442黄草梁1727门头沟区地形图清水斋堂雁翅大台妙峰山王平军庄东辛房门头沟永定潭柘寺史家营大安山河北王左石景山温泉流村阳坊上苇甸珠窝沿河城柏峪椴木沟齐家庄吕家村048千米陆高(米)20001600120080040020050马鞍山689九龙山858妙峰山1286东灵山2303百草畔2035百花山1990清水尖1528笔架山1442黄草梁1727读图思考:门头沟区交通线路在哪里选址?为什么在那里选址?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选址。因为这里地势比较和缓,施工难度小,成本低。阅读教材P81第四自然段并完成《导学》P59T3【预习自学】活动2:左图是某山区公路走向示意,读图分析如下问题。(1)公路选线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沼泽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道路应尽量避开陡坡②公路跨过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③公路要避开沼泽自然因素:地形、河流、沼泽(2)除了自然因素,公路线的选择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公路选线时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经济、技术平原地区尽量少占好地,路程越短越好。【例题】台湾省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读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路建设的影响()A河流因素B地形因素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导学》P68T34下图是某中学从有关部门得到的某地区设计方案图,对此他们提出了如下问题,请你完成。【达标检测】(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有走直线,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a—b与b—d是两条同等级公路,影响其修建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占用土地B工程造价C民工数量D技术水平(4)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a—b和c—d的直线距离相等,a—b线路的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____c—d线路。交通运输的影响线路分布方式选择延伸方向地形河流技术经济人口地质公路铁路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较低迂回前进【能力拓展】1、西藏长期不通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修建青藏铁路其意义何在?阅读材料一分析问题1:地势高;缺氧;寒冷;冻土;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技术达不到要求;我国的国力难以承受等1、西藏长期不通铁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修建青藏铁路其意义何在?阅读材料二分析问题2:①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②改善西藏交通状况③维护祖国统一④促进西藏旅游业⑤增强国防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杨开鸿课标分析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情分析学生对地形的类型和交通运输方式在初中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还无法明确区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归纳能力、读表能力欠缺。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很短,主要从方式选择、线路分布和延伸方向三个方面介绍了“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另外,在课后备了一个“活动”供学生探究分析得出结论。重难点1、学生能根据具体实例分析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2、学生能举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3、学生能举例说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学方式自学——探究——交流——提升教学资源教材+图片+材料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前检测环节二:预习自学环节三:交流提升环节四:课堂达标重难点突破通过活动得出影响交通线路的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通过能力拓展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交通运输的影响线路分布方式选择延伸方向地形河流技术经济人口地质公路铁路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密度较低迂回前进新课改“20+25”教学模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学校教改组指导意见和教学实际,我们高一地理组三位老师从开学之初就坚持贯彻新课改,坚决执行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效率效益的指导意见,已经初见成效。一、积极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2、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3、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4、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5、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地理素养地理知识能力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观念人口观发展观资源观环境观掌握地理知识的素养运用地理技能的素养获取地理信息的素养探索地理问题的素养关爱乡土的素养关爱祖国的素养关爱全球的素养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素养学会生存的素养学会学习与合作的素养《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年第1~2期论“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备地理学科的特点(综合性和地域性)注定它要与其他任何学科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到底哪些地理素养是必备的呢?我们一直也很困惑。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还是包含太多,直到9月份一次学习中被市级专家一语点破,才恍然大悟!“你培养的是一个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而不是做为一个气象学家、地球学家、地质学家、天文学家等学者必备的地理素养!”现代教师必须针对现代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等.二、积极响应学校关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一)基本理念以人为主学生主体主动学习(二)指导思想先学后教,当堂达标(三)基本程序课前检测——预习自学——交流提升——检测达标1、课前检测课前检测时间约5分钟,形式可以多样化。提问、小篇子检测、问题讨论分析、投影片……效果:小篇子检测﹥投影片﹥提问2、预习自学教师提出预习任务——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或者多个学生朗读教材——教师巡视指导并注意发现问题——教师展示素材——学生完成预习任务任务形式:《导学》中的填空题问题预习解释某种地理现象………………3、交流提升包括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形式有提问、对话、讨论等,教师适当讲解重难点、学生疑惑点。交流提升的关键在于教师应该设计好交流的主题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预习自学和交流提升可以顺序进行,可以交替进行;20+25可以适当调整)4、达标检测形式:提问、小结、书面练习等。可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讲评等不同方式当堂评价达标。总之,模式是死的,但新课改的精神我们必须坚决贯彻执行。各位老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教学特色设计出精彩!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新课改一定会深入人心,一定会收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