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域生态2011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水域生态考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生物监测:系统地利用生物反应以评价环境的变化,并把它的信息应用于环境质量控制的程序中去。2、新生产力:由真光层之外营养物质支持的那部分初级生产力为新生产力。3、适应组合:生物对非生物环境条件的反应,通常并不限于一种单一的机制。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也必定会表现出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的适应称为适应组合。4、集合种群:指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功能上又有联系的若干亚种群通过扩散和定居而组成的种群。5、生态入侵=生物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地区,从而可能造成入侵地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巨大变化。6、生态对策:从进化论观点来看,生物适应于不同栖息环境并朝着不同方向进化的”对策”称为生态对策。包括r-对策者和K-对策者。7、信息联系:在生态系统中种群与种群之间、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甚至生物与环境之间都存有信息联系。它的作用是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成一个整体,并具有调节系统稳定的作用。信息联系可分为: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8、微生物环:是指自养或异养微生物可将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释放的DOM转化成POM(细菌本身),并被微型浮游动物(特别是原生动物)所利用,最后这部分初级生产的能量得以进入后生动物,这一过程称为微生物环。9、光补偿点:植物的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时的光照强度叫该植物的光补偿点。10、生态模型:用物理或数学的术语对生态学问题基本成分的规范表达。11、限制因子:在众多环境因子中任何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称为限制因子。12、水呼吸:是一个综合的耗氧过程,包括浮游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的呼吸以及细菌对溶解、悬浮有机质的分解,是主要的耗氧组分。13、他感作用: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产物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称为他感作用。14、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传递称为能量流动。15、下行效应:是指生态系统中较高营养级上的生物对较低营养级生物乃至理化环境的控制或调节作用。16、有效积温:是某生物在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或某一发育阶段内有效温度的总和。17、内禀增长率:指在最适条件下种群的最大瞬时增长率。18、边缘效应:在群落交错区中生物种类增多,种群密度增长和生产力较高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19、生态位:指一种生物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或作用。包括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和超体积生态位。20、腐质链:以生物分解产物为食即从死亡有机质到分解者,然后到碎屑食性动物和他们的捕食者。21、生态恢复:就是恢复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22、离子系数:水中1价阳离子和2价阳离子的比值称为离子系数。23、关键种:在生态系统结构中,数量和生物量不大,但在维护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其结构,功能及稳定性方面起关键作用,一旦消失或削弱,整个生态系统或生物群落就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物种。24、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彼此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的统一体。25、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中自养性生物所合成的有机质的量,称为初级生产力。二、简答1、简述什么是P/R系数及其生态学意义。(10111314)答:生态系统中初级产量P与群落呼吸量R之间的比率,称为P/R系数。它是反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的最重要的能学特征,也是反映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力特点的一个重要指标。意义:1、反映生态系统成熟度的指标。2、反映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特点。3、可判断水体中外来有机质含量的大小。2、简述受有机质污染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原理和途径。(生态修复原理即是概念。)(09)答:生态修复是指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高效的功能和协调的关系。途径:1、切断或减少有机质污染源。2、微生物恢复:有机质分解矿化为无机质,提高了水体生产力。3、水生大型植物的修复:大型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吸收N、P等营养盐。4、下行影响——生物的操纵。5、清洁生产和生态渔业:使用干净无污染的能源,尽量少产生有机废弃物,产生安全绿色产品。6、滤食性动物恢复:对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的滤食,加快有机质循环,使有机质及时被带走。7、合理的开放和利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资源。8、生物的吸收、固定、摄食、降解作用。3、简述我国淡水水域初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趋势及原因。(13)答:我国淡水水域初级生产力呈现从南向北增高的趋势。(2分)这种情况决定于我国土壤和气候分布的特点。1、东北和华北地区土壤肥力较高且气候干燥,水中营养盐类和有机质较易积累。2、北方多晴天,日照时间长,南方晴天少,日照时间短。3、南方水系偏酸性,北方偏碱性。由于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淡水水域初级生产力从南向北增高的特点。4、简述海洋生态系统的微型食物网及其特点。(101214)答:由浮游生物的自养和异养微生物之间,从超微藻类和微型至小型生物之间,构成一类微型食物网,它在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功能特点:1、能量转换效率高。在微型食物网中各营养层次的能量转换效率可高达50%以上,这显然比通常所认为的海洋食物链生态效率为10%的高得多2、营养物质更新快。由于原生动物的个体小,世代时间短,单位体重营养物质再矿化率至少比后生动物的高一个数量级,且原生浮游动物并不像后生动物那样产生高沉降率的粪团,所以对稳定真光层初级生产水平有重要作用。3、腐质的营养价值大。微型食物问在海洋中常与数量很大的碎屑有机物相联系,碎屑因受细菌和原生动物所“侵袭”,形成一个微生物小生境,从而大大提高碎屑有机物的营养价值。5、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0910)答:(1)定义: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水体中营养物质增加,引起植物过量生长和整个水体生态平衡的改变,因而造成危害的一种污染现象。(2)原因:一、营养物质来源:1、地表径流2、畜牧渔业3、生活污水4、工业废水5、大气沉降6、地下水二、水体形态及水滞留的时间。三、生物群落。(3)危害:1、供水方面,水体富营养化造成藻类大量增长,使水厂在过滤水时效率降低,增加了成本。2、旅游方面,藻类的大量繁殖,使水的透明度降低,水色不好,有臭味等。使水体的旅游价值降低或消失。3、渔业方面,水体富营养化虽然对渔业有有利的一方面,如引起浮游植物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水体初级生产力,从而使一些渔业品种的产量增加。但也有不利的方面,如造成鱼类缺氧大量死亡。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少蓝藻产生毒素,引起家畜、水鸟死亡。赤潮藻类产生的贝毒可直接危害人类生命。防治方法:1清洁生产:生产过程中使用清洁能源,无或少废料以及生产无公害产品等。2深海排污:把经过两级处理的污水不排入湖泊而是排入海中。3引流冲污:将相对洁净的水引入富营养化的水体,带动原水流并排入大型水体。4深层排水:由于深层水中营养物含量高于表层水,因此将深层水排出可降低营养化程度。5挖泥疏浚:在水体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底泥是个营养库,挖出底泥,可减少磷等元素的不断释放,降低内部负荷,减轻富营养化程度。6底泥掩蔽:通过覆盖材料对污染物的阻隔、稳固和吸附作用来控制底泥污染物,降低、减小底泥内源营养盐的释放。7营养钝化:向水体中直接投撒化学药品,以钝化水中营养盐的方法。8收藻杀藻:可用药物将藻类杀死、回收用作农肥、饲料、制沼气或提取有用物质。9生物防治:鱼类的直接吞食;浮游动物对藻类具有滤食的作用;高等植物的克藻作用。6、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分那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特点?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09101113)(1)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命形式的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2)生物多样性层次及特点:①遗传多样性是所有生物个体中所包含的遗传物质和遗传信息总和,既包括同一种的不同种群基因变异,也包括同一种群内的基因差异。②物种多样性,多种多样的生物类型及种类,强调物种的变异性,即某一地区物种总和。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中生境的类型,生物群落及生态过程的多样性。(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①遵守国际公约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③迁地保护。植物园动物园④建立保护区,就地保护。⑤建立精子库,进行种质保护。⑥合理开发利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7、简述日粮及日粮的影响因素。(12)(1)日粮即指动物每天所食的饵料的重量(湿重)和动物本身体重的百分比的相对值。(2)影响因素①身体大小:越小型动物,日粮越大。如白鲢幼鱼20%,成鱼1%。②饥饱程度:饥饱状态或肥满度低的动物日粮高于肥饱者。如大眼蚤饥饿10-20小时摄食量比对照个体大2-4倍。③单独或集群:同一种类在单独摄食和集群摄食时日粮不同。螺类集群日粮降低。美洲鲶、金鱼、牟尔曼鲱的集群日粮大于单独摄食。④食物的营养价值:食物的营养价值较高且发热量较大的,动物食之的日粮较低。⑤嗜食性和可得性:嗜食的和可得的自然是日粮较高。⑥食物数量:摄食强度常随食物丰富程度而增高,但到饱和密度时不在增高而稳定。⑦其他因素:如水温、pH、光照、氧等都影响摄食强度。8、简述生态学方法论(5个)及研究方法(4个)。答:(1)层次观:大分子,细胞,器官,有机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全球,宇宙等。(2)整体观:要求把不同层次的研究作为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3)系统观:系统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之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分析的方法既能区分出系统的各要素,研究它们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变化,同时又可综合各组分的行为,探讨系统的整体表现。(4)综合观:多学科交叉,还吸收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协同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充分体现了生态学研究具有明显的综合观。(5)进化观:各种生命层次及各层次的整体特性和系统功能都是生物与环境长期协同进化的产物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研究2、试验生态学方法3、模型与模拟研究4、生态网络与长期研究。9、影响水体渔产力的因素有哪些?提高渔产力的措施有哪些?评估水域鱼产力最常用的指标及怎样选取指标才能使评价既可靠又经济?(13)(一)决定水体渔产力的各项因素(1(2)水体的形态和水化学特征(3)气候和水文条件(4)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5)食物链的长短。一个水体中以经济鱼类为终点的食物链越长,在相近的初级产量下渔产力将越降低。(6(二)提高水体鱼产力的途径、措施及应用途径:人类可以通过提高初级产量、提高能量转化效率和转化速度的方法,来提高水体的鱼产力。一施肥:包括无机肥料和有机肥料。二改变水域鱼类区系结构(移殖、驯化、放养和清野)1、改良水域的渔业生态环境。2、改善低产型或低经济效益的鱼类区系组成。3、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三)评估水域鱼产力最常用的指标评估水域鱼产力最常用的指标主要从能量来源因素、营养物质供给因素和能量利用效率因素三个方面考虑。即1.能量来源。包括当地辐射能(当地年辐射量),光照和光照强度、光照时数。间接指标如积温等。2.营养物质供给因素包括以下3个层次(1)第一层次指决定水域生产力水平的基础因素,包括集水区性状、土壤肥力、人口密度和植被覆盖率。(2)第二层次为水化学因素包括水域的总磷、TN、电导率、TDS、COD、ALK、TH等。(3)第三层次为生物学因素,包括浮游植物生物量或叶绿素a含量或初级生产力和浮游动物生物量。3.能量利用效率因素如水域形态,浅水能量利用效率高。生物组成、水域性质与生物组成是否吻合也影响水域生产力。(四)怎样选取指标才能使评价既可靠又经济?选取什么指标来评价水域鱼产力,一般要视面临的任务和评价范围而定。如评价全世界的水域,能量因素很重要,必须考虑,若小范围评价如对区域性鱼产力评价时,因为处于同一地域,能量因素可忽略,后两个因素就很重要。若营养供给因素相同的同一地域性评价,第二个因素也可忽略,能量转化效率则更重要一些。总之要选取与生产力密切相关比较稳定的能强有力说明水域个性的指标,且易于获得。只有遵从上述原则,选取指标评价水域鱼产力才能既可靠又经济。10、试述引入种的生态风险和应遵循的准则(1)风险:①由于对不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