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疱性口炎(Vesicularstomatitis,VS)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stomatitisvirus,VSV)引起的多种哺乳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马、牛、猪等动物较易感,绵羊和山羊也可感染。临床上以舌、唇、口腔黏膜、乳头和蹄冠等处上皮发生水疱为主要特征。当马不发病时,VS在临床症状上很难与口蹄疫(FMD)、猪水疱病(SV)、猪水疱性疹(VES)区别开来。人也偶有感染VS,引起流感样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脑炎。本病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疾病,在我国VS为外来动物病,国家进出境动物检疫对象中将VSV列为二类疫病。随着我国加入WTO,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增加,外来动物病传入我国的风险逐渐加大。为防止国外动物疫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该病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病原学特征1.1病毒形态及理化特性VSV为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水疱病毒属(Vesiculovirus)的成员,病毒粒子为子弹状或圆柱状,长度约为直径的3倍,大小为150~180nm×50~70nm。病毒有囊膜,囊膜上均匀密布有长约10nm的纤突。病毒内部为紧密盘旋的螺旋对称的核衣壳。弹状病毒的RNA无感染性,病毒的核衣壳具有感染性,采用DEAEdextran或磷酸钙可提高核衣壳的感染性。由于VSV相对简单的结构、较高的复制能力、快速的疾病过程,所以被广泛的应用于研究RNA进化的模型。〖JP〗VSV粒子分子量为265.6×103±13.3×103kD。其中蛋白质占74%,类脂质占20%,糖类占3%,RNA占3%。VSV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与口蹄疫病毒(FMDV)相似,56℃30min、可见光、紫外线及脂溶剂(乙醚、氯仿)都能使其灭活。该病毒可在土壤中于4~6℃存活若干天。对石炭酸能抵抗23天,0.05%结晶紫可使其失去感染性,不耐酸。1.2基因结构特性VSV基因组为不分阶段的单股负链RNA(ssRNA)病毒,长约11kb。从3′端→5′端依次排列着N、NS、M、G、L5个不重叠的基因,分别编码核(N)蛋白、磷酸(P)蛋白、基质(M)蛋白、糖(G)蛋白、及RNA聚合酶(L)蛋白等5种不同的主要蛋白。N基因的3′端有不翻译的先导序列,5′端有非翻译区,各基因间有间隔序列。先导RNA在感染细胞中是最早的病毒转录物。为47nt,它既不戴帽,也不翻译,其功能尚未完全清楚,可能是抑制宿主RNA的合成。N基因为1333nt,编码病毒核(N)蛋白,核蛋白分子由4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47kD。每个病毒粒子含有1258个拷贝,它可有效的保护病毒RNA免受各种核酸酶的消化。N蛋白呈群特异性,为许多型和亚型所共有,有高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非中和抗体,且在转录复制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对维持基因组RNA呈伸展形式可能是需要的,与复制调节有关;NS(P)基因为822nt,编码磷酸蛋白,磷酸蛋白分子由2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VSV-NJ由274个残基组成,与Indiana病毒株的同源性为41%),每个病毒粒子含有466个拷贝。NS基因呈高度不均一的磷酸化。由NS、L、N蛋白-RNA复合物对转录酶活性的发挥是必需的;M基因为838nt,编码基质蛋白(位于包膜内侧面),由2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26kD,每个病毒粒子含有1826个拷贝,不糖基化。作为一种连接蛋白(使核衣壳与镶有糖蛋白的脂质膜接触),它使与插有G蛋白的细胞浆膜接触。M蛋白碱性较强,可通过与核衣壳结合而抑制转录,同时对VSV的出芽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涉及出芽过程的惟一多肽,可以说,M蛋白的合成对VSV的成熟是必需的;G基因为1672nt,编码糖蛋白,VSV-IN由51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57kD,每个病毒粒子含有1205个拷贝。G蛋白上含有2个糖基化位点,是病毒的主要表面抗原,决定着病毒的毒力,也是病毒的保护性抗原。它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呈现型、亚型,乃至株的特异性。G蛋白在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中以及病毒从宿主中出芽释放起到了重要作用,与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受体有关的病毒成分是糖蛋白。当选择性的蛋白溶解以去除VSV糖蛋白时,便会降低病毒的感染性,并且抗糖蛋白的抗体能有效的中和该病毒。L基因为6380nt,编码RNApolyE蛋白,由210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为241kD,每个病毒粒子含有50个拷贝。它可能决定RNA的转录活性。L蛋白涉及起始、延伸、甲基化、戴帽、聚(A)尾形成等等。在基因之间间隔2或3个核苷酸的间隔序列有广泛的同源性,这些序列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3-AUAC(U)7NAUUGUCNN-UAG-5。这些基因之间的保守序列是一种关键信号,以影响多聚酶的活性或酶的切割活性,而在复制过程中,这些信号被掩盖,不起作用。1.3培养特性VSV在大多数脊椎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及昆虫的细胞培养上可以生长。一般说来,VSV属的病毒在感染脊椎动物细胞后,可以很快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18~24h即可引起细胞快速圆缩、脱落,在动物的原代肾细胞单层产生不同大小的蚀斑。而感染昆虫细胞则引起持续性感染,无细胞病变。VSV繁殖的两个显著特点为:复制期短和高的自发变异。一般说来,VSV属的病毒在感染脊椎动物细胞后,可以很快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18~24h)。而且平均在每个复制周期中,每个核苷酸约有10-3~10-5替代率。病毒的基因复制有出错倾向,导致了很多变异株的产生。VSV在细胞中若以高复制数传代时,易产生DI颗粒(DefectiveInterferingparticles,缺陷性干扰颗粒),对亲本病毒的复制产生干扰现象。DI颗粒可快速成为主要的颗粒,竞争复制的病毒只有通过变异才能抵制DI颗粒的干扰。因此,可以认为DI颗粒至少在细胞培养中,推动了病毒粒子的进化演变。为了防止DI颗粒,传代时应以低感染复数传代(MOI=0.01),还应尽可能减少传代次数。1.4血清型及亚型VSV迄今为止有14个病毒型,在抗原性方面有不同的差异。根据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可将VSV分为2个血清型,其代表株分别为印第安纳(Indiana,IN)株和新泽西(NewJersey,NJ)株。根据抗原交叉反应性又将IN型分为3个亚型,分别为IN1、IN2(Cocal)和IN3(Alagoas)。Nichol等人经过对VSV-NJ(新泽西株)T1核酸酶指纹图谱的研究及毒株间的进化关系,将NJ型分为至少3个亚型。2传播及致病机理2.1传播途径VSV能感染多种动物和昆虫。家畜中自然感染VSV的有马、牛(羊)、猪。血清学试验证明野生动物(野猪、浣熊和鹿等)可以自然感染。在巴拿马的树栖和半树栖动物血液中发现了IND-1型的抗体。在蝙蝠、食肉动物和一些啮齿动物的血清中发现了抗NJ型的抗体。人感染主要见于实验工作人员和流行地区与家畜接触的人。VS的传播机制尚不清楚,VSV并不分泌到尿、粪便或乳液中。VSV可通过皮肤破损处的摩擦接触而感染,但感染并不能发生于上皮细胞完好的诸如齿龈、舌、蹄冠或乳房等处;蚊虫叮咬、吸乳时乳头部擦伤的皮肤等均可引起感染。实验室证明已有5种VSV属的病毒可通过昆虫叮咬而感染实验动物。通过感染的白蛉试验证明,Indiana、Carajas、Maraba、Chandipura4种病毒株可经卵传播。病毒可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吸入而感染动物,但不引起典型的损伤症状。Ratterson,.et.al表明VSV可通过“眼部”途径感染机体。当身着橡胶服装只有脸部暴露的工作人员与感染VSV的动物接触而被感染时,结膜炎总是先于其他症状而出现。然而这种途径还未在动物上得到有效的证明。2.2致病机理VSV呈嗜上皮性,一般认为,VSV是通过上皮和黏膜侵入机体的。病毒的表面突起与细胞受体结合,然后囊膜与细胞膜融合进入细胞或直接被细胞吞入,形成吞饮泡,在酸性环境或细胞酶的作用下裂解,释放核酸,在细胞浆内依赖逆转录酶进行大量复制,在细胞膜或胞浆空泡膜上出芽,释放成熟的病毒颗粒,常聚集细胞间隙,并以同样的方式再感染相邻细胞。对于细胞的感染,VSV可快速的关闭细胞的基因表达,阻止其新陈代谢能力,解聚细胞骨架,从而使组织快速破坏。病毒一旦侵入上皮层,即在皮内发生原发病变,同时在较深层的皮肤中,尤其是棘细胞层,病毒的复制更活跃,从病毒复制到引起细胞溶解过程,会有渗出液蓄积,小水泡变成大水泡。VSV感染动物可激发干扰素的产生和硝酸氧化反应,从而快速的控制病毒的复制,同时血清中的抗体也阻止了病毒的进一步复制。这一阶段常在实验感染2~3天内发生。当病毒扩散到整个生发层后,常破坏柱状细胞层和基底膜,但并不明显破坏这些细胞的再生能力。虽然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有出血、水肿和白细胞浸润,但并不造成原发性损伤。如果出现继发性感染,其损伤可能扩散到深层组织造成化脓和坏死,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上皮细胞迅速再生,通常1~2周康复而不留疤痕。病毒于感染48h后到达血液,引起发热,病畜体温可高达40~40.5℃,常可持续3~4天。病毒血症可渐渐消失,但水泡增大,水泡中病毒滴度可高达每毫升10-10感染单位,此后病畜体温突然下降,病畜大量流涎,感染上皮发生腐烂脱落,出现新鲜出血面,偶尔形成溃疡。VSV-Indiana和NJ的致病性决定于病毒剂量、感染途径、脊椎动物宿主的种类与年龄等。这两株病毒接种新生小鼠或地鼠可很快致死,靶器官是肝、肾。但用同样的病毒皮下或肌肉接种成年的小鼠,小鼠可经受感染而存活,并产生保护性抗体。VSV-Indiana和NJ毒株脑内或鼻腔内接种实验鼠,不论鼠龄大小,可引起规律性死亡,产生急性坏死性脑炎。3临床症状VSV-Indiana、NJ、Cocal和Alagoas具有兽医上和经济上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可使牛和猪致死。受感染的动物表现为发热,嗜睡,食欲下降,口腔、乳头、趾间及蹄冠上出现水疱性病灶和腿部的罐状环带。水泡易破裂,露出肉芽组织,呈红色糜烂,周围又刮破的上皮,常在7~10天内完全痊愈。由于水疱性口炎而死亡的较少,但是,可造成局部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从而导致跛行、体重下降、出奶下降和乳腺炎,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牛马猪感染后的潜伏期一般为1~7天,早期表现为发热、迟钝、食欲减退、流涎多。继而出现0.5至数厘米大小的白色至灰红色水泡,内部充满黄色液体,通常成群聚集。水泡多见于舌、牙床、鼻和唇,水泡也可在猪的嘴部和马的耳部出现。水泡内含有大量的病毒(平均为每毫升10-10感染单位),有病毒血症和全身感染,病理组织学变化可见淋巴管增生,感染4天后,大脑神经胶质细胞及大脑和心肌的单核细胞浸润。本病容易康复,即使病情很重,7~10天也能痊愈。在VSV属中已知有Indiana、NJ、Alagoas、Piry和Chandipura5个毒株可使人致病。人感染后20~30h开始发作,可能开始于结膜,而后出现流感样症状:冷颤、恶心、呕吐、肌痛、咽炎、结膜炎、淋巴结炎。小孩感染可导致脑炎。病程持续3~6天,无并发症及致死。4流行情况早在1801年、1802年和1817年就有报道美国的马、牛、猪感染本病。1862年美国内战期间,因此病导致4000匹战马不能作战。以后美国几乎每隔10年就暴发一次。后来墨西哥、中美洲、巴拿马、委内瑞拉、哥伦比亚、秘鲁、阿根廷、巴西、法国和南非等国相继报道过本病。据OIE报道,南美、中美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北美的美国等国家在1996—2002年暴发了大面积的VS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VS常呈季节性暴发,易于晚夏零星的流行于热带潮湿地区。多在夏秋季(7~8月)发生,秋末趋于平息,霜冻后消失。但1982年在美国西部暴发霜冻后仍在流行。VS的传播多呈点状散发,大多沿着河流、森林流行,结合其明显的季节性,提示节肢动物可能在病毒的传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许多病例还表现为地方流行性及易感动物间的直接传播。VS的流行区域中,由IND型引起的感染常见于野生树栖和半树栖动物,〖JP1〗而且已从白蛉、伊蚊和库蚊中分离到了病原。引起动物发病中,NJ型是最主要的。通常产生多种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