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色和透明度的形成与调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水色和透明度的形成与调控水色和透明度主要由藻类和其它悬浮物质的多少来决定:池塘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时,水色很浓,透明度低;但塘底的水草或丝状藻生长较多,消耗了水中的营养,使水质贫瘦,水质变清,透明度很高。藻类的种类很多,不同的藻类呈现不同色泽:水体呈草绿色时,以绿藻为优势藻种;水体呈茶色时,以硅藻为优势藻种;水体呈黄绿色时,绿藻和硅藻混合生长;水体呈暗绿色时,可能以蓝藻为主;水体呈深裼色时,由甲藻、涡鞭毛藻组成。一般草绿色和黄绿色藻相较稳定,茶色属优良水色但容易变化,暗绿色和暗裼色则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象征,是水质恶化的指标之一。不同的藻类对营养盐的要求不同:一般优良的藻类所需的营养盐较少,繁殖也较慢;而不良的藻类则需要丰富的营养盐,所以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不良藻类很容易繁殖起来。根据这个特点,要建立和维持池塘中良好的藻相和水色,首先要使水体中的营养盐保持适当的浓度,最好使用微生物发酵有机肥,尽量少用无机肥,因有机肥在水体中分解需要一段时间,营养成份慢慢释放出来,这样可以防止营养盐过多导致不良藻类的大量繁殖。但当水温低时,有机肥分解慢,可施用无机肥或复合肥促进藻类繁殖。水色和透明度的测定:水色通常凭生产经验进行目测,较好的水色为草绿色或黄绿色,茶色次之。透明度是太阳光进入水体内的量度,把透明度板(直径25厘米的白板)沉入水中至恰好看不到白色时的深度即为透明度,透明度一般为30厘米左右为宜。通常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控制在0.5ppm以下,亚硝酸氮控制在0.05ppm以下。但是养殖水体中有适当的氮能促使藻类的生长,达到水质平衡的作用,因此适当人工施肥培藻是水产养殖的一项措施。“四看”判断水质:21、看水色:水色可分两大类,一类是褐色水,包括黄褐、茶褐、红褐、褐带绿;另一类是、绿色水,包括黄绿、油绿、绿带褐,这两种水均是典型的肥水型水质,也是高产精养塘必须具备的水色,池内含有大量鱼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2、看水色的变化:池水中容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具有明显的趋光性,形成水色的日变化。浮游植物在夜间避光,白天趋光,从而造成浮游植物在水层的位置不同,上午浮游植物尚未到达表层,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大,水色清;经过中午的光照作用,到下午时,浮游植物已全部上浮到池塘表层,从而造成水体透明度小,水色浓。此外,十天半月池水水色的浓淡也会交替出现,这是因为藻类的优势种群互相更替,池塘物质循环快,这种水称为活水,水色的变化频繁,标志着该池塘的天然饵料种群多,数量大,是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3、看“水华”:在肥水的基础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带状或云块状水华。有水华出现表明该水体有机耗氧负荷过大,水体溶氧较差,水质可能很快变坏,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水质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鱼浮头,甚至泛池。4、看下风油膜:有些藻类不易形成水华,或因天气影响如风浪作用不易观察,可根据下风油膜的颜色及覆盖面积来衡量水质好坏。如果油膜过多,无日变化,泡沫多且伴有阵阵腥臭味,说明该水体已经变坏或正在变坏,应及时放走坏水,换冲新水。“四看”预测浮头:1、看天气:在夏秋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低气压闷热天气,连绵阴雨天和雷阵雨下得不透的天气,有这些现象表示气温高,气压低,水中含氧少,水质易恶化,鱼类容易在半夜到清晨这段时间内发生浮头,且池塘水质越肥,鱼越密,则泛塘的可能性越大,程度越严重。2、看食场:鱼体无病但吃食量突然减少,鱼可能出现浮头。3、看鱼的活动情况:4~5月份,水温逐渐升高,如遇天气变化,鱼类群集水体上层,散乱游动,并可见到阵阵水花,说明水的深层已缺氧,这种现象称为“暗浮头”,但其形成的危害相当大,因此,在每年清明前后浮头可适时换冲水并及时培肥水质。34、看水色:水质过浓,透明度小,如天气变化,水色突变,说明水体处于转水状态,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分解,不仅消耗大量氧,并可产生大量有毒物质(如硫化氢,氨等)而引起严重浮头。“四勤”管理:1、勤巡塘:一般每天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巡查池鱼有无浮头现象;中午检查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和观察有无浮头预兆,酷夏季节还经常在半夜前后巡塘,以防浮头。2、勤检查:定期检查鱼体生长情况及健康状况,以总结前段时间的管理及养殖状况,每日检查观察鱼体活动状况,摄食状况和水质变化,决定投饵、施肥量。3、勤做清洁工作: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减少鱼病传播途径;清除池中杂草、浮渣和各种浮物,经常清扫食场和食台,并定期消毒。4、勤分析研究:建立塘口观察档案和池塘日记,做好原始记录,不断分析研究,寻找规律,总结提高。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