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盐调节体温调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四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一、选择题1.关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水排出的途径中,只有肾脏能自主调节水的平衡B.通过线粒体的代谢过程不能提供水的来源C.人体每天摄入的水和排出的水的量是绝对相等的D.水排出的四条途径都能以水的摄入量调节水的排出量解析:水平衡是指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大致相当,而不是绝对相等的。水的来源有食物、饮水和代谢水(线粒体中有氧呼吸、核糖体中蛋白质合成等);可通过肾、皮肤、肺和大肠排出,其中只有肾脏能通过对水分的重吸收来调节水平衡。答案:A2.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与下丘脑有关B.抗利尿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C.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的人应该补充淡盐水D.无机盐的调节与肾上腺无关答案:D3.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去路相同的是()①饮食②物质代谢③汗液④尿液⑤肺⑥粪便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解析: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来源与去路。水的来源有①②、去路有③④⑤⑥,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分别为①和③④⑥。答案:D4.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Na+来自饮食,主要通过汗腺排出B.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C.寒冷环境中人体内多余的水分只从肾、肺和消化道排出D.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解析:Na+的排出途径有汗液、粪便、尿液,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K+的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冬天的皮肤也排出少量的水,只是没有夏天排出的多而已。答案:D5.(2009·安徽合肥质检一)下图是人体内K+的动态平衡模型,试推断①②③分别依次代表()a.细胞中的K+b.随粪便排出的K+c.血钾A.abcB.bcaC.bacD.cba解析:题图中①表示的是随粪便排出的K+;在人体内,血液与组织液中的K+,组织液与细胞内液中的K+,都在不断进行交换,这种交换保持动态平衡,图中②、③分别表示血钾与细胞内液中的钾。答案:B6.如图表示三种海蟹在其他因素适宜时,不断改变海水盐度进行实验所得到的血液浓度的变化情况(已知海水的浓度约为0.5mol·L-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盐度小于0.5mol·L-1时,甲蟹调节血液浓度的能力最强B.对血液浓度调节能力最强的是乙C.能够生活在淡水中的是乙D.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丙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物体对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同时考查识图分析能力。解析:从3条曲线整体变化分析,调节血液浓度能力乙最弱,甲较弱,丙最强。但在盐度小于0.5mol·L-1时,甲调节能力最强,在盐度大于0.5mol·L-1时,丙调节能力最强。答案:A7.(2010·辽宁五校期末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及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重吸收是同时进行的B.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口渴,同时排尿量减少C.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是在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下,主要通过肾脏来完成的D.下丘脑分泌的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在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过程中起拮抗作用解析: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吸收是自由扩散的过程,对无机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所以不是同时进行的,因此A错误。人体内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不是降低,因此B错误。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和K+的分泌,是调节无机盐代谢的,醛固酮是由肾上腺分泌的,因此D错误。答案:C8.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B.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颤”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D.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并未带走热量答案:A9.(2009·聊城模拟)下图中能表示正常人在高温潮湿环境中长时间工作而导致中暑的是()解析:正常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在高温潮湿环境中长时期工作,由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引起体温升高而导致中暑。答案:C10.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11.(2008·广东高考)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机体产热加强,散热停止B.机体是以反馈调控方式维持体温稳定的C.低温环境中激素参与体温调节,神经不参与D.高温环境中神经参与体温调节,激素不参与答案:B12.(思维拓展题)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过程中,火炬手(身背氧气瓶)携带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奇迹。请从人体体温调节的角度分析当时火炬手的体温调节状况()①皮肤血管血流量上升②身体耗氧量上升③肾上腺分泌量上升④汗腺分泌量上升A.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③答案:A13.下列皮肤的成分中,与散热功能没有直接关系的是()①汗毛②立毛肌③感受器④汗腺⑤血管⑥皮脂腺A.①④B.①⑤C.③⑥D.①⑤答案:C14.(2009·哈尔滨模拟)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时,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减少解析:本题以恒温动物所处环境的温度变化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恒温动物的细胞呼吸、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及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本题易错选D,但要是注意到人是恒温动物,体内酶活性不变,那就可快速排除D。答案:B15.(2009·菏泽模拟)动物学家为了确定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刺激下丘脑的前部,发现实验动物有出汗现象,而刺激下丘脑后部,实验动物则出现寒颤现象。据此科学家得出下丘脑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前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B.下丘脑前部是产热中枢所在地,下丘脑后部是散热中枢所在地C.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相对稳定的惟一中枢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共同调节人体体温答案:A▲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时的反应是()A.温觉感受器兴奋B.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C.皮肤血管舒张D.细胞内酶的活性下降解析: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寒冷刺激了皮肤里的冷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再经下丘脑的分析、综合使相关神经兴奋,引起皮肤血管收缩,从而使皮肤的血流量减少,同时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也产生不由自主地战栗,使产热增加,同时,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也会增加。不论人处在何种环境中,体温都要保持稳定的,那么酶的活性才不会受到影响。答案:B二、非选择题16.下图为皮肤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该图是皮肤对________环境反应的示意图,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时,体内的产热量将________,产热的热量增加部分主要来自________。(3)在此环境中,皮肤[]血管________,[]汗腺分泌汗液________,以减少________。此时皮肤产生“鸡皮疙瘩”是因为[]________的结果。(4)写出此条件下,皮肤血管产生变化的反射弧________。(5)参加该过程调节的激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其生理作用为________。(6)综上所述,人体体温之所以恒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答案:(1)寒冷立毛肌收缩汗液分泌少皮肤血管收缩(2)增加骨骼肌不自主战栗(3)3收缩4减少热量散失1立毛肌收缩(4)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5)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使代射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6)神经调节和体液17.如图是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①~⑦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2)由③引起的行为变化是________,产生的生理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种方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调节。(4)严重腹泻时会导致[]________,此时应及时补充________。解析: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需要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这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另一方面使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减少尿的排出,保留了体内的水分,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向于恢复正常。相反,当人因饮水过多或是盐丢失过多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时,就会减少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肾脏排出的水分就会增加,从而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恢复正常。严重腹泻时既丢失水,又丢失Na+、K+等无机盐离子,并使胃肠道对水、无机盐的吸收功能减弱,最终导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因此,严重腹泻时应及时补充生理盐水,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答案:(1)①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②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③大脑皮层④下丘脑神经细胞⑤抗利尿激素⑥肾小管、集合管⑦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2)通过饮水直接调节水的摄入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3)饮水量增加尿量减少神经调节体液(4)⑦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生理盐水18.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订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材料用具:略实验步骤:①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③把甲、乙两鼠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将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预期结果与结论:①若甲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②若甲、乙两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请分析回答:(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请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同学认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你是否赞同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体温调节中枢,下面给出了四个坐标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符合乙鼠生理状况的是________。(4)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体温调节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小白鼠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_______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由此可见小白鼠对体温的调节属于________调节。解析:若在同一只小白鼠身上进行实验,则利用了自身前后对照。类似于教材中的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对照方法。甲小鼠因下丘脑被破坏,所以失去体温调节能力,其酶促反应速率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乙具有正常体温调节能力表现为酶促反应速率稳定,低温耗氧量大。在下丘脑参与下的体温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答案:(1)①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