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水资源调查报告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班级:12秋学号:1244001454598姓名:xx广播电视大学二○一四年五月1第一节水资源分区及评价方法一、水资源分区1.水资源分区目的水资源分区是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的地域单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受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工农业布局、市镇发展、水资源特点以及水利工程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为了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治理水环境,既反映各地区的特点,又探索共同的规律,展望同类型地区的开发前景,需要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合理的分区。按分区进行水资源供需分析,揭示其供需矛盾,提出解决不同类型供需矛盾的相应措施。2.水资源分区的原则(1)照顾流域、水系和供水工程供水系统的完整性。(2)分区要体现自然地理条件的相似性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3)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性,以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和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4)考虑已建、在建水利工程和主要水文站的控制作用,有利于进行分区水资源量计算和供需平衡分析。(5)本次划分水资源调查评价按《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划分区手册》和有关规定执行。3.水资源分区根据上述目的、原则和乐昌市的实际情况,本次水资源综合规划将乐昌市划分为二个水资源分区,二、评价原理和方法1.评价原理某一区域的水平衡计算中,对多年平均值而言,一般只计及降水、蒸发和河川径流,而不计及地下水。其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在地表层中的储量虽然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但多年平均而言是一个常值,因此在多年平均的水量平衡中,就不计算地下水储量的变化,可用以下水量平衡方程表示。对于某一个而言Pi=Ri+Ei±ΔWgi…………(1)对于多年平均情况,由于Σ±ΔWgi≈0,则P=R+E……………(2)2式中Pi、Ri、Ei和ΔWgi分别代表某一年的降水、径流、蒸发和地下水储量变化,P、R和E代表降水、径流和蒸发的多年平均值。但是当地下水资源开始被采用后,地下水的消耗不限于通过潜水蒸发、地下水的实际开采量也是地下水的主要排泄量,因此就不能用上述简单的水量平衡方程计算。地下水位的下降同时引起潜水蒸发的减少,也引起地下水对河流补给的减少,也会引起地表水体入渗量的增加,因此,进一步将(2)式分解为:P=Rs+Rg+Es+Eg+Ug………………………(3)式中下标s代表地表水、下标g代表地下水、U代表地下潜流量。由于在天然情况下,地下水降水入渗补给量Pr是河川基流量Rg,和地下潜流Ug之和即:Pr=Rg+Eg+Ug………………………(4)一个区域内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降雨量减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即:W=P-Es………………………(5)将(3)式代入得W=Rs+Rg+Eg+Ug………………………(6)将(4)式代入得W=Rs+Pr………………………(7)因Rs=R-Rg,代入(7)后得水资源总量计算通式W=R+Pr-Rg………………………(8)式中:W为水资源总量,R为河川径流量,Pr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地下水总排泄量代替),Rg为河川基流量(平原区为降水入渗补给量形成的河道排泄量),水平衡框图如图3-1。3图3-1区域水平衡计算框图2.评价方法根据多年平均情况的水量平衡方程式P=R+E中,降水和径流可以通过雨量站、水文站直接观测获得,而陆面蒸发E只能用多年平均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径流量之差间接求得。由于陆面蒸散发受气候和下垫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其空间变化相对降雨、径流而言更为均匀。因此,在水资源评价时,往往先勾绘多年平均陆面蒸散发量等值线,再将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与多年平均陆面蒸散发等值叠加相减,求得同一地点的径流深后,再勾绘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再利用泰森多边形法求得各分区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是根据总补给量等于总排泄量的水均衡原理求得。在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通过计算排泄量代替,其排泄量即主要为水文站实测径流中的基流量部分,通过分割流量过程线的方法推求。而平原地区则通过计算总补给量的方法求得。其主要补给量包括水稻田生长期降水、灌溉入渗补给量;水稻田旱作期降水入渗补给量和旱地降水、灌溉入渗补给量。地面降水量地表水体蒸发地下水调蓄土壤调蓄大气降水P植物截留损失包气带蒸散发土壤入渗地表蒸散发Es地表水体蒸发总蒸发E毛管水上升地表径流Rs坡面流RrrrRRRRRRRRR壤中流下渗水补给地下水Up河川基流Rg河川径流Rg地下潜流Ug4给定区域内的水资源量就是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山丘区用地下总排泄量代替)之和。水质评价包括地表水水质和地下水水质。地表水水质评价是以2002年为基准年进行现状评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监测控制站进行水质变化趋势评价,以及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评价。地下水质评价的对象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及进行了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评价的山丘区浅层地下水,评价的内容包括地下水化学分类、地下水水质现状、近期地下水质变化趋势及地下水污染分析。第二节降水一、基本资料乐昌境内现有5个雨量站,第一雨量站建于1960年;第二雨量站建于1956年;第三雨量站建于1931年;第四雨量站建于1933年;第五雨量站建于1957年;雨量站的资料,都具有较长系列的水文资料。详细资料见表3-1。表3-1乐昌市雨量测站概况表根据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技术细则,在对水资源量进行计算之前,先将各站降雨资料进行整理,统一取1956~2000年。面雨量计算,用泰森多边形法和面积加权的方法计算1968~2010年逐年水资源分区平均面降雨量。全市1968~2010年系列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详见附图。二、水汽来源与降水成因站名类别地点设立年份第一降水量、水位乐昌市大溪镇1968第二降水量、水位乐昌市泽国镇1986第三降水量、水位、蒸发乐昌市金清镇1998第四降水量、水位、蒸发乐昌太平街道1977第五降水量、水位乐昌市松门镇20015乐昌市地处东亚副热带季风区,水汽来源与输送主要是南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印度洋孟加拉湾的西南季风暖湿气流。由于地形和所处的地理位置,春夏季节南北冷暖气流交绥频繁,常有大雨、暴雨发生。春季是冬夏季风转变的季节,太阳辐射逐渐加强,极地大陆性气团开始衰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日益旺盛,盛吹东南风,气旋活动频繁,常形成锋面降雨,称为“春雨”。春末夏初,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入和北方冷空气相对峙,冷暖空气交锋常形成大面积锋面雨,并产生气旋波,缓慢东移出海,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俗称“梅雨”,梅雨期是该市主要雨季。盛夏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全省,天气晴热,局部地区多雷阵雨。此外还受台风雨的影响,秋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减弱,而北方冷空气加强南下,由于受到地形影响,极锋有时呈半静止状态,形成连日不断的阴雨,在九、十月间产生一些强度不大,历时较长的秋季降水。乐昌还受另一个天气系统——台风的影响。台风是发生于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的热带气旋。5~10月乐昌为台风影响期,受台风影响或者登陆时,常伴随大暴雨,如遇冷空气入侵,则加大暴雨,易酿成洪涝灾害。冬季盛吹偏北风,在极地大陆性气团控制下,冷而干燥,以晴冷为主,冷空气以爆发形式南下,强度大者称寒潮,寒潮冷锋常形成乐昌雨雹天气。三、降水的年际变化根据乐昌实测年降水量资料分析表明,降水量年际间存在明显的多雨期和少雨期,一般在8年左右,各站历年降水量系列存在一定的趋势变化,1956~1979年与1956~2000年系列比较,各雨量站降雨量呈增加趋势;经分析各站短系列统计参数和长系列统计参数的代表性比较,以1956~2000年长系列为最好。乐昌年平均降水量1609.4mm(1956~2000年),年最大降水量2514.9mm(1990年),年最小降水量1050.6mm(1979年);比值2.39。年最小降水量松门站(1986年)仅为853.4mm。年差比可达3倍以上。乐昌市平均年降雨量详见表3—2。四、降水的年内分配乐昌降水空间分布,西北部大于东南沿海,山丘区大于平原区。降水的年内分配受季风进退迟早,台风活动影响,分配很不均匀。70%左右集中在汛期,以八月为最大,多年平均达221.lmm,以十二月为最小,多年平均为50.9mm。按降水成因划分,属台风雨主控区。降水在年内呈双峰型,第一个雨峰常出现在5~6月,主要受春雨和梅雨影响。第二个雨峰出现在8~9月份,主要由台风雨形成。两个雨峰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6百分率相当,均为26%左右。多年平均最大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一般在50%左右,一般出现在6~9月。在台风雨主控区内,如遇台风影响少,或“空梅”年份降雨亦会出现单峰。表3-2乐昌市各年平均降雨量表单位:mm年份平均年份平均年份平均19661635.819811147.519961101.019671500.519821816.519971725.819681630.619832100.719981484.119691869.119841673.619992239.519701772.319852045.620002188.519712092.219861711.220011306.919721886.419871553.220021937.019731219.419881438.220031426.219741336.519891045.420041755.219751409.11990143620051520.919761586.619911683.820061544.019771012.719921689.920071709.119781266.819931630.120081643.219791455.119941438.920091645.019801767.919951500.520101844.0多年平均降雨量1609.4mm对乐昌市年平均降雨量进行排频统计计算,结果见表3-3。表3-3乐昌市年平均降雨量频率表X=1609.4mm,CV=0.20,CS/CV=2.0频率5%20%50%75%90%95%设计值2173.31872.21588.11382.01213.01118.77第三节蒸发能力及干旱指数蒸发能力是指充分供水条件下的陆面蒸发量,可近似用E601型蒸发皿观测的水面蒸发量代替。据乐昌市1965~2002年的蒸发资料,乐昌市蒸发空间分布恰与降水相反,随地形高度的增加及随向内陆风力的减小而减小,东部沿海平原大,西北部及山丘区小。蒸发时间分布与季节月份气温高低密切相关,夏季大,冬季小。最大为七月(气温最高),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31.5mm,多于降水量(130.0mm),最小为二月,多年平均蒸发量为38.9mm,年际变化也较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22.5mm,乐昌站最大年(1959年)蒸发量达1512.3mm,最小年(1952年)仅697.5mm,年差比达2.2倍。历年蒸发量见表3-4。表3-4乐昌市历年蒸发量表单位:mm年份年蒸发量年份年蒸发量1966949.71985885.619671031.7198699519681104.41987940.21969954.41988962.31970993.91989857.51971868.11990913.619721034.61991954.91973896.81992991.61974837.61993855.71975901.71994948.41976875.81995950.419779321996930.91978885.61997926.71979964.31998850.51980967.31999851.619828792000883.61983879.32001935.819848262002865.2多年平均922.58干旱指数为年蒸发能力与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气候干湿程度的指标。干旱指数越大表示气候越干旱,干旱指数越小,表示气候越湿润。东部沿海区由于降水量偏小使得干旱指数略大,为相对干旱区;西南和西北部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较大,干旱指数略小,为相对湿润区。本地干旱从时空上分,主要有夏旱、秋旱和冬旱,春旱比较稀少;夏旱、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