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00521送审稿)为做好《江汉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谋划学校未来五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制订本规划纲要。一、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发展方式(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推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地方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二)工作方针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多元开放、彰显特色、服务地方”的工作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把提高质量作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教育内涵发展。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把改革创新作为学校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动力。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推进学校发展模式、内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及质量评价制度等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把多元开放作为学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的重要途径。着力提升开放办学意识,兼收并蓄,加大学校与国内外高等学校及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力度;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合作模式,助推学校发展。——把彰显特色作为确立学校地位和影响的关键举措。坚持特色办学理念,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在办学方略、理念,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等方面努力形成自身的特点和风格,成为在一定时期或范围内其他大学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把服务地方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积极融入武汉实施“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以及建设中部教育、文化、卫生、服务中心的地方战略,推进教育与科研、产业的紧密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三)发展方式发展是硬道理。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规律,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学校教育事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以内涵为主发展。探索学科专业建设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对应机制,狠抓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质量的提高,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拓展办学形式和领域,适当扩大办学空间,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投入和支持,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坚持差异化发展。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性特征和武汉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现状、趋势,找准自身定位,扬长避短,求异存同,错位竞争,充分挖掘和发挥学科综合性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地方性、应用性上做好文章、做足文章。——坚持优先发展。将优先满足地方重点领域行业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着力点。切实保证学校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服务地方重点领域行业发展,集中人财物优势资源重点投向与地方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特别是与武汉重点发展产业、新兴产业和领域相对应学科专业的发展。——坚持跨越式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明确学校与同类高校的差距,积极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跨越式发展的理念、道路、模式,立足校情、勇创新路,找准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和谐发展。以人为本,重视民生,为师生员工创设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加强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建设,注重大学精神的养成。以制度建和谐、以文化育和谐、以服务促和谐、以平安保和谐,提升学校的软实力。二、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一)办学定位1.总体目标定位——将学校建设成为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2.学校类型定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应用型大学。3.办学层次与形式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4.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5.学科专业发展定位——建立文理渗透、理工结合、注重应用、服务地方的学科专业体系,重点发展现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积极发展面向武汉及武汉城市圈支柱产业和重要领域的应用性学科专业。6.服务面向定位——主动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立足武汉,面向省内外。(二)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特色日益鲜明、效益持续增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打造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合理的新体系。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优势明显,部分学科专业具有省属同类高校的比较优势,交叉学科、新兴学科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得到建设与发展,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和互为依托的体系逐步形成。2.构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得到创新,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多种方式逐步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的教育模式和激励机制日益健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3.建立符合现代大学要求的内部管理新制度。依法治校、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深入推进,学校学术委员会、理事会作用增强,职能部门、学院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学院教学、财务、人事等管理权不断扩大,现代大学管理制度逐步建立。4.创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积极促进学校学科链、工作重心与地方产业链、社会发展重点方向的有效对接、良性互动。学校承担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能力增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日益加快,产学研合作得到大力推进,服务地方的能力不断提高。5.营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新环境。学生学习、科研和创业等交流平台建设不断加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深入推进,校园基本建设和基础办学条件日益完善,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不断强化。三、重点任务(一)学科建设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培育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为申报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打下坚实基础。建设好2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7个市级重点一级学科、10-15个校级二级重点学科,形成完善的国家、省、市、校四级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基础医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美术学及人文社科4个学科创新基地达到省属高校先进学科基地水平。2.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建设好现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等3个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争取到2015年,新增5-6个一级学科(30-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积极开展应用性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逐步建立和完善应用型研究生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博士学位点的建设,扩大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规模,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3.加强特色品牌专业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的调整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本科专业总数有计划地发展到60个左右。以强化特色为重点,建设好现有国家、省、市、校级特色(品牌、重点)专业,使部分专业在教学和科研水平上达到国内同类高校先进水平。4.实施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以突出应用为宗旨,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质量工程”二期建设安排,新增20个左右省级以上的建设项目,3部以上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国家精品教材。5.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设立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创新基金,抓好导师队伍建设,加强研究生培养制度建设,积极申报建设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开展研究生对外交流与合作,争取与境外1-2所世界知名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不断拓宽研究生培养渠道。6.科学协调各类教育结构和规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建立并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科学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全日制在校生达到3万人左右,其中本科生18000-20000人,研究生400-600人,专科生8000-10000人。在继续教育方面,适度控制成教生、自考生规模,大力推进各类培训。(三)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7.持续增强科研整体实力。创新科研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制,重点抓好国家、省(部)级项目申报及研究工作,争取更多高层次科研项目,加大横向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确保科研项目层次和科研成果水平不断提高,科研经费不断增长。力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争取科研经费总量达3亿元;申报各类知识产权200项;出版著作250部,发表论文8000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15项,市级科研成果奖50项。8.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加大对高水平公共实验平台的投入和建设力度,有重点地配置科研资源,在区域经济与合作、城市史、神经药物、机械加工与制造、都市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工程与技术等重点领域多层面开展创新平台建设,以此带动学校各个研究领域的协调发展。9.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推动学校与政府、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以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金融等部门积极支持的多元化产学研合作投入机制,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黄陂、蔡甸、汉南等地区的若干个产学研合作基地。10.完成科技产业研发构架和基地建设。依托学校的人才优势、科研条件,分批扶持、建设若干个能带动科技产业发展的研发机构。选择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研发项目和领域,建立高新技术创新及孵化基地。重点筛选3-5项高新技术成果进行孵化,形成一定规模的科技成果孵化器,孵化场地达到10000平方米。为建设技术产业孵化中心、大学科技园区准备条件。建设好武汉市都市农业科技基地。11.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设立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学术交流,支持主办或承办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开展校内外合作研究、联合攻关。实行校内跨学科学术报告制度,鼓励和重点培育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强化学术氛围,培育创新性研究成果。(四)师资队伍建设12.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和“江汉学者”培养计划。重点引进10名在学科领域有影响的高端人才,包括两院院士,人文和社会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资深专家,“长江学者”和“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入选者等高层次人才。选聘20名“江汉学者”,着力培养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形成有区域品牌效应的高层次人才优势。13.加大教师培养力度。积极支持教师通过国内外培训、访问学者、校际交流、攻读学位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教学和学术水平,选拔培养5-10名学科带头人、30名左右45岁以下的学术带头人,培养3-5名省级教学名师。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每年选派不少于60名教师到生产、实践第一线学习锻炼,形成有利于“双师素质”教师脱颖而出的激励约束机制。14.加强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建设。建设一批“创新团队”,积极选拔有优势、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在创新人才、优秀人才培养方面形成发展梯次。实现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的突破,建成3-5个左右省级教学团队、15个左右校级教学团队。(五)信息化建设15.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校园“一卡通”工程,加强数字化图书馆、教学资源库、网络互动学习平台、虚拟实验室、江汉大讲坛等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建设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学校信息标准,整合完善各部门子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安全,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六)国际交流与合作16.加大外教智力引进及派出人员力度。常年聘请一批多语种外籍语言教师来校任教,重点学科专业每年聘请外籍专家讲授相关专业课程,邀请若干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或学术交流。鼓励教师赴国外、港澳台地区和国内重点大学访问讲学进修、合作研究、参加学术会议,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对外交流能力。17.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和招收外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