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平原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研究【摘要】:流域是指在一定地形界限范围内收集雨水或由一条河流、水系灌溉的区域,是一个从源头到河口的天然集水单元,是以水资源自然分布为主要特征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流域内各种自然资源和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是相互制约和互相关联的统一体,流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有效地解决流域的各种问题。流域生态管理以流域为单元,通过流域生态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维持土地资源的持续生产能力,提高流域各种资源管理水平,满足各种生态用水需要,防止或降低灾害损失,优化流域内产业结构,保持和加强流域内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与发展,促进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和繁育,协调和改善流域内各种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景观生态规划和景观生态建设是流域生态管理的基础、手段和重要内容。景观生态规划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资源的优化利用方案。其基本任务是协调和改善景观内部结构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发展经济生产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而改善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完整。四湖流域即长江中游一级支流内荆河流域,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因流域内排水总干渠分别贯穿长湖、三湖、白鹭湖和洪湖而得名,东、南、西3面濒临长江,北接汉江及其支流东荆河,流域总面积11618.51km~2,总人口500×10~4人。洪涝灾害、水污染和血吸虫病是四湖流域面临的最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流域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关系密切。因为水是流域的核心要素和联系纽带,水文联系和水循环的破坏必然导致流域生态系统结构的失衡和功能的衰退,四湖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正在于此。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四湖流域景观结构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四湖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湿地景观分布不太均匀。各景观类型的破碎度较低,整个研究区是以少数大斑块为主体构建起来的。进一步采用分形模型对四湖流域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证明各种景观要素类型的稳定性和复杂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复杂程度排序为:人工水面>天然水面>城镇>旱地>水田,人工水面分维值最高,其镶嵌结构最复杂。稳定程度排序为:水田>旱地>城镇>天然水面>人工水面,稳定性排序与复杂性排序正好相反,越复杂的景观越是不稳定的景观。四湖流域各种景观要素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为流域景观生态规划和流域生态管理提供了依据。四湖流域的景观生态规划主要运用了马尔科夫模型和累计最小阻力模型两种方法。利用马氏过程模型,得到四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趋势:天然水面、水田和非湿地(主要是旱地)减少,人工水面和城镇占地明显增加。以马氏模型计算出来的转移概率为基础,计算得到累计最小阻力模型所需要的各景观要素阻力值,并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分别计算得到四湖流域湖泊、人工水面和城镇的阻力面形态图和景观安全格局,从而对湖泊、人工水面、水田、旱地和城镇等景观要素的面积和具体分布做出相应规划。具体方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与马尔科夫模型对未来四湖流域景观结构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因为湖泊面积与现状基本接近,我们称之为不还湖方案。另一种情况考虑退田还湖等措施的实施,湖泊面积将显著扩大,相应的水田等景观类型的比例降低。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和流域生态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退田还湖恢复湿地,扩大湖泊湿地面积;湖泊河流生态修复与生态建设,江湖连通与引江济湖工程;生态灭螺与综合防治血吸虫病;保护四湖流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加强分蓄洪区建设;建立四湖流域专门管理机构,统筹全流域建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工作。【关键词】: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流域生态管理分形模型马尔科夫模型累计最小阻力模型【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8【分类号】:P901【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2第一章绪言12-22第一节研究背景12-15第二节研究内容15-17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7-19第四节研究基础与数据资料19-22第二章景观生态规划与流域生态管理理论研究22-53第一节景观和景观生态规划22-24第二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进展24-30第三节流域管理国内外研究进展30-53第三章四湖流域概况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3-66第一节四湖流域概况53-57第二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57-66第四章四湖流域景观结构特征66-82第一节四湖流域景观格局分析66-73第二节景观要素镶嵌结构的复杂性和稳定性分析73-76第三节生态环境问题与流域景观结构关系76-82第五章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82-105第一节四湖流域景观结构变化及其预测82-85第二节四湖流域景观生态规划过程85-105第六章四湖流域景观生态建设与流域生态管理措施105-132第一节退田还湖恢复湖泊湿地105-112第二节湖泊河流生态修复112-117第三节江湖连通工程117-120第四节生态灭螺与综合防治血吸虫病120-122第五节四湖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122-127第六节分蓄洪区建设127-129第七节加强四湖流域综合统一管理129-132第七章结论、问题与展望132-134第一节结论132-133第二节问题与展望133-134参考文献134-146后记146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