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十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D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都是6时日出,A错;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A地昼长长于B地,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B地昼长长于A地,B错;A、B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一年中都是B地距离太阳直射点近,因此,B地正午太阳高度总是大于A地,C错;根据“偏东原则”,位于东部的地点地方时总是早于西部的地点,D正确。2.C据图可知:A、B之间的河段位于0米到50米之间的等高线内,地势和缓,水流速度较慢,水能资源不丰富,A错;流量较大,但地势平缓以堆积为主,B错;该河流东北部高程可达50米以上,西南高程在50米以下,根据水往低处流的原则可知,该河段由东北流向西南,C正确,D错。3.C根据等高线的基本特征——同线等高,同图等距可知:该图等高距为50米,图示最高点高程为450米到500米之间,最低处高程为0米到50米之间,故上图所示区域内最大高差最接近400米到500米之间,对照选项,C正确。4.D由于该海域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冬季降水少,河流入海水量较少,使得盐度距平值为正值。5.D据图可知,舟山渔场地区位于我国沿海大陆架海域,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浮游生物多,且有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且位于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该地盛行偏西风,属于离岸风,底部营养盐类上泛,加之长江和钱塘江淡水注入,营养盐类丰富,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利于渔业的发展。6.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故农牧交错带位置与该分界线不一致;比较现在范围和早期范围,可知农牧交错带向西北方向移动,且范围变大,宽度变宽;8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位于秦岭—淮河附近。故选B。7.C影响农牧交错带的指标主要有两个:降水量和平均风速。农牧交错带向西北方向移动,说明在过去只能从事放牧业的西北地区降水增加,部分可从事农业。故选C。8.D甲处是台湾著名的布袋盐场。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日较少,日照充足;沙滩广布,有利于晒盐。9.C根据闭合等值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18℃乙20℃,24℃丙26℃,乙、丙气温差值为4~8℃。10.C本题解题的关键一是时间限定在1981—2005年,二是春季和夏季的纵坐标和秋冬季节的纵坐标不一致。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岛强度总体上以秋季最强,冬季次之,夏季最弱。但自2005年以来,冬季热岛强度有所增强,甚至超过了秋季的热岛强度。11.B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北京较上海在人口数量、经济总量、商业区规模方面均不占优势,并不是北京城市热岛效应强度大的主要原因,排除选项A、C、D;由于北京地处内地,而上海地处东海之滨和太平洋西岸,受海洋的影响明显,导致上海的城市热岛效应弱于北京。12.A由图中数据知,同一海拔7月气温比1月高,①②为1月,③④为7月,由海陆热力差异知,夏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高,冬季大陆比同纬度海洋气温低,得出①为大陆1月,②为大洋1月,③为大洋7月,④为大陆7月。13.D由图中数据知,随着海拔的增加,温差变化有大有小,趋势表现不明显;从上题知,③④为7月,在海拔1500米上海陆温差最大,海陆热力差异最大;7月温差大于1月,但冬夏季风的强弱与气压差有关;由图知,在不同海拔上1月大陆比海洋气温低,7月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所以1月大陆作为冷源、海洋作为热源在不同海拔上总是存在的。14.B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甲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乙位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丙位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丁位于(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7月份为丰水期的河流是甲河与丙河。15.B乙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植被以草原为主。16.D两地经度相差约为180°,两地纬度相差约为135°,两地相距约为15000千米。17.A该地区位于加勒比海中的西印度群岛,地处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岛屿东部多珊瑚礁,交通不便;该岛地处东北信风带;公路、城市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18.C“磬吉”呈针尖状主要是受雨水侵蚀和溶蚀的作用(外力作用);地壳隆起抬升、断层陷落和海水侵蚀与“磬吉”呈针尖状无直接关系。19.D贝玛拉哈自然保护区同纬度岛屿东部沿海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是热带雨林气候的典型植被。20.D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是20公里,位于地壳;智利多地震的原因与其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有关,与领土狭长无关;附近海区主要受秘鲁寒流影响;地震发生时间是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震中的经度为71.6°W,属于西五区,比北京时间晚13个小时,即震中区时应为北京时间减去13个小时,故D正确。21.B地震发生日为9月17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在向赤道方向移动;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南极点周围出现极夜。22.D等时线密集,表示单位时间内海水运动的距离较短,海水运动的速度较慢,较其他海区安全。由此推测,④处最安全。23.(10分)(1)18时08分(1分)东南(1分)先东南,再东北(1分)(2)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1分)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透明度高;(1分)人类活动影响少,污染少。(1分)(3)处于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1分)海水受到西风推动形成强劲的“西风漂流”;(1分)洋流区域缺少大陆,(1分)西风受到的摩擦力小,流速快。(1分)24.(17分)(1)甲地:地处高原,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弱;(1分)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年降水量较丰富;(1分)地势较低,河流的补给量大。(1分)乙地:受内力作用,岩层断裂陷落。(1分)(2)内罗毕:3—5月和10—12月左右,气温高,大气对流强,降水丰富;反之降水较少。(2分)约翰内斯堡:1月气温高,大气对流强,降水丰富;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受副高控制,降水稀少。(2分)图利亚拉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1分)(3)分布规律:大致呈南北对称的带状分布。(1分)成因:赤道横贯中部,纬度上南北对称,(1分)气压带和风带在非洲大陆对称分布;(1分)非洲为高原大陆,地形单一。(1分)(4)内罗毕地区位于赤道附近,为高原地形,(1分)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1分)在其影响下,河流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1分)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为热带草原的发育提供了条件。(1分)25.(19分)(1)河流流入山前冲积扇,一部分消耗于作物吸收、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其余则沿河床下泄,并沿途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3分)向下游运动的地下水会出露成为泉水,或通过人类打井抽取地下水,再次被引灌,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次转化和重复利用。(3分)(2)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黑河)带至下游地区形成大面积的冲积扇和洪积平原;(1分)在西北干旱的大环境下,近地面风(西北风)再将冲积扇和洪积平原较细小的物质带离原地,形成巴丹吉林沙漠;(1分)并通过西北风(沙尘暴)将粉尘继续向东(东南)搬运;(1分)途中受太行山、秦岭等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1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变化规律:从上游到下游流量先变大后变小(上游到中游流量变大,中游到下游流量变小);(1分)夏季流量大(季节变化大)。(1分)原因:上游冰川融水是黑河的主要补给来源;(1分)夏季温度高,融水量大;(1分)中下游地区由于农业灌溉、蒸发及下渗等导致河流流量变小。(2分)(4)水资源减少;(1分)河流流量减少,断流时间延长;(1分)植被退化,导致土地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1分)26.(10分)(1)从北向南,由冬春季逐渐推移到夏秋节;(2分)春季易发火灾分布纬度最广。(2分)(2)洪涝灾害;(1分)主要原因: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地势低平。(2分)热带风暴;(1分)主要原因:靠近热带地区,临近太平洋。(2分)27.(10分)(1)该海域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形成暖性热带低压;海域面积广,下垫面摩擦力小,风力大;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相遇,有利于气旋的生成和发展。(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得4分)(2)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营造沿海防护林、开展山区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做好台风过境的防灾、减灾准备;对台风中心路经地带的居民进行紧急疏散,尽力减少人员伤亡;积极进行灾后的救援和救助等。(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共6分)28.(10分)(1)全球变暖;(2分)燃烧煤炭、石油等矿物性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2分)肆意砍伐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砍伐,使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2分)(2)全球变暖,加快冰川融化,河流源头补给减少;(2分)温度升高,蒸发量加大,河水减少。(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