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罗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管理工作亮点总结一、隧道工程概况、本合同段牛山隧道左线起讫里程ZK19+210.000~ZK19+725.000,全长515m;隧道右线起讫里程YK19+195.000~YK19+730.000,全长535m。左右线隧道测设线间距20.5m~27.1m,属分离式中隧道形式。共设置人行横洞1处,位于K19+509.1位置处。人行横洞净宽2.0m,限高2.5m,采用单心圆直墙断面。隧道围岩等级为Ⅳ、V级围岩。明洞结构采用带仰拱的C25钢筋混凝土结构,衬砌厚度为80cm,拱背依次密实回填浆砌片石、碎石土和隔水粘土层。暗洞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即以系统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工字钢型钢钢架等作为初期支护,并根据不同的围岩级别辅以管棚、超前小导管等超前支护措施,二次衬砌采用C25钢筋混凝土,在两次衬砌之间敷设防水层。路面设计纵坡为-0.5%,横坡为3%,路面结构从上往下设计为: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GAC-16C上面层+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GAC-20C下面层+24cm厚水泥砼面板+15cm厚C20贫砼基层+15cmC20多孔混凝土透水基层。二、突发事件表述(1)施工区域内在5月8日中午开始下了多次暴雨到大暴雨,5月9日凌晨,牛山隧道右洞左侧(线路大里程方向)仰坡出现了局部滑塌现象,滑塌体主要是仰坡喷射混凝土防护层,局部有少量土体跟随掉落。滑塌范围长度约8~10m,高度5~8m,深度约10~30cm。滑塌物造成一根送风管断开,未造成其他影响。(2)2014年5月18日下午3点左右,牛山隧道左线ZK19+591处,掌子面开挖完成即将喷护掌子面时,拱顶左侧出现塌方,并有直径约5cm左右的股状涌水,最终形成大约8m3的塌方体,最深处约3m。三、突发事件原因分析(1)由于不冲暴雨刷造成滑塌。在排查过程中还发现,右洞洞顶及右侧(线路大里程方向)喷射混凝土有多处掉块、裂缝,喷射混凝土顶部与土体之间的缝隙较大,及多处脱空现象。(2)牛山隧道左线ZK19+591掌子面处原设计围岩等级为Ⅳ级,5月16日召开过一次支护动态调整的会议,现场调整为Ⅴ级。从5月初开始出现了多次大暴雨,地下及地表水量大,发育的地层裂隙使岩土层处于饱水状态。在开挖到掌子面附近时,由于水压力的作用,导致塌方险情发生。四、突发事件处理方案阐述4.1右洞仰坡的处理1)清除右洞仰坡顶到截水沟之间的植被,用喷射混凝土全封闭;2)清除右洞滑塌面及右洞仰坡其余部分的喷射混凝土碎块,并清除松散土层,有裂缝的地方,用砂浆填塞密实;3)重新施工仰坡防护,内容包括φ8钢筋网,长度350cm、间距120×120cm的φ42注浆小导管,喷C20混凝土10cm。4.2左洞仰坡的排查和处理1)排查所有边仰坡顶部,有缝隙的地方用砂浆封堵;2)边仰坡有开裂、破碎、脱落的部位,补喷混凝土;3)排查截水沟,存在坐浆不密实的部位,用砂浆灌缝;4)截水沟与边仰坡之间的山体表面,有裂缝的,用掺5%水泥的粘土填塞密实。4.3补钻排水孔在上述防护措施完成后,在仰坡上按照2~3m的间距,梅花形钻φ8排水孔,孔深以穿透喷射混凝土为宜。4.4左线ZK19+591处塌方处理方案1)由于目前掌子面涌水量较大,首先要做好抽排水工作,确保不积水。2)用塑料管等把涌水引导至侧面,最终从纵向排水设施中排出。3)把整个塌方体空腔喷射5cm以上的混凝土。4)用双拼工22型钢立柱顶住塌方体顶面,立柱顶面和底面支垫木板。型钢立柱间距不大于1.5×1.5m。根据围岩稳定性情况,在初喷混凝土前拆除立柱。5)小药量开挖掌子面右侧的岩土层,直至与塌方一侧的掌子面平齐。及时支立工22钢拱架和初期支护,最后一榀钢拱架与掌子面密贴。在初支喷护前预留注浆管和排气管,管口距离塌方顶面30cm。6)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7)注浆前,在塌方体拱架下方,先顺着隧道纵向布设一支双拼工22型钢横梁;然后在横梁下方,每间隔一榀拱架支立一个双拼工22型钢立柱,以增强注浆期间的拱架承载能力。8)塌方空腔用1:1的水泥砂浆灌注,分两次进行,直到灌注饱满为止。每次注浆间隔时间为12h。注浆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支护的稳定性,有异常时立即撤离人员。9)最后一次注浆24h后才能继续开挖施工。10)塌方体附近的拱脚开挖及钢拱架成环必须逐榀完成,确保不发生超量沉降现象。五、突发事件处置总结不良地质对施工影响很大,不仅会造成工期滞后和机械设备、财产损失,而且由于出现突发事件致使作业人员措手不及,引发特、重大事故,所以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施工技术上要早做方案,早做预测、预报。具体措施如下:(1)不良地质会对施工造成的危害:出现涌水、软岩出现内鼓、劈掉块、岩体突然开裂、裂缝加宽、围岩失稳、塌方滑动、浅埋段下沉裂缝、地质条件变化影响。(2)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和预测措施:1)根据开挖工作面前推法预测;2)用相似比拟法对隧道涌水预测;3)根据超前炮眼钻孔对涌水量预测;4)开挖工作面浅孔钻探预测。(3)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指导施工。(4)从技术管理上配备专职地质工程师进行地质预报、分析,及时提出预报资料,做好施工应急预案,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5)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施工工序,组织好物资供应工作,备齐应急物资随时取用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