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I考查目标.........................................................................................2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2III考查内容.....................................................................................2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42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I考查目标设置《医学免疫学》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士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研究与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的医学免疫学专业人才。考试要求是测试考生掌握医学免疫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具体来说。要求考生:对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免疫学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细胞及其亚群和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固有和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主要生物学效应和免疫调节的机制。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免疫学诊疗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熟悉临床常见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防治方法。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二、答题方式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名词解释10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简答题5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论述题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综合分析题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III考查内容1.免疫学概述了解免疫学的发展历史,熟知免疫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及其重要贡献,熟悉近年来以免疫学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2.免疫系统:(1)免疫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熟悉中枢免疫器官组成和主要功能;熟悉外周免疫器官组成和主要功能;熟悉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2)免疫细胞:掌握免疫细胞的分类,熟悉各类免疫细胞及其亚群的表面标志和关键转录因子,掌握各类免疫细胞的主要功能。(3)免疫分子:3①免疫球蛋白和抗体:了解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分类及其特点,熟悉抗体的功能。熟悉杂交瘤筛选的原理,了解单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②补体:了解补体系统的组成,熟悉激活途径,了解活化的调控、补体受体,熟悉补体的生物学功能。③细胞因子: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掌握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熟悉主要细胞因子的来源和生物学作用。④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了解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的种类,掌握重要的CD分子和黏附分子主要功能,了解常见CD分子及其单克隆抗体在临床的应用。⑤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掌握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及其产物的分类、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HLA与临床医学的相关性。3.抗原:了解抗原、超抗原、佐剂和有丝分裂原的分类,掌握抗原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熟悉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4.免疫应答:掌握免疫应答的类型,熟悉免疫应答的过程。(1)固有免疫:熟悉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应答的特点,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相关关系。(2)获得性免疫应答:①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了解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掌握B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过程和特点,熟悉体液免疫应答的规律、效应和意义。②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熟悉T与B细胞和抗原提出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特点,掌握抗原递呈途径、过程和特点。熟悉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掌握各类T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和机制。了解活化T细胞的转归。5.免疫耐受:了解免疫耐受的特点,熟悉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了解免疫耐受的维持和终止。6.免疫调节:熟悉免疫细胞、分子和其他免疫调节形式及其机制。7.超敏反应:熟悉超敏反应分型和发生机制,了解常见的超敏反应性疾病及其防治。8.自身免疫性疾病:了解自身免疫病的分类和常见疾病。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熟悉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9.肿瘤免疫学:了解肿瘤抗原,熟悉机体抗肿瘤免疫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了解肿瘤的免疫治疗。10.移植免疫:了解移植免疫类型,熟悉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及机制。了解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措施。11.抗感染免疫:了解抗感染免疫类型,熟悉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熟悉与抗感染免疫有关的T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因子。12.免疫学检测技术:熟悉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了解免疫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熟悉荧光标记技术的方法和应用,掌握酶标记技术的方法(特别是ELISA和免疫印迹)和应用,了解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技术。掌握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测定。掌握淋巴细胞的分离与鉴定技术。熟悉T、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测定技术。主要参考书1.《医学免疫学》,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六版.2.《医学免疫学》,龚非力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四版.3.《免疫学原理》,周光炎主编,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上海,2007年.4IV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0题,每题3分,共30分)1.Autoimmunedisease: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人体对自身或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的疾病状态。2.TumorSpecificAntigen:肿瘤特异性抗原:只存在于某种癌变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相应正常细胞或其他类型肿瘤细胞的抗原。二、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1.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脾2.人类B细胞具有的受体是(C)A.绵羊红细胞受体B.IFN-γ受体C.EB病毒受体D.PHA受体E.IL-2受体一、简答题(5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T细胞表位和B细胞的表位的异同点,并以此为基础,试述在设计T、B细胞疫苗中的注意点。答:T、B细胞表位区别(5分):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表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必需无需表位性质主要是线性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表位大小8~12个氨基酸(CD8+T细胞)12~17个氨基酸(CD4+T细胞)5~15个氨基酸或5~7个单糖、核苷酸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5T、B表位的区别和对MHC的依赖性决定了在设计T细胞疫苗要考虑肽长度和所结合HLA的通用性。B细胞疫苗不用考虑与HLA的结合,但要注意B细胞疫苗的表位一定处于空间结构的外表。(2分)2.简述补体活化的替代途径,并说明其在抗感染过程中的意义和特点。答:旁路激活途径直接激活C3继而完成C5至C9各成分的连锁反应(5分)。旁路激活途径特点:其激活物质主要是细菌的细胞壁成分—脂多糖,以及多糖、肽聚糖、磷壁酸和凝聚的IgA和IgG4等物质;在活化过程中存在有C3正反馈调节。意义:在细菌性感染早期,尚未产生特异性抗体时,即可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2分)主要免疫学意义:主要是淋巴细胞的循环、归巢和局部新的淋巴细胞的补充;抗原的捕获和提呈;淋巴液的过滤,清除病原体和其他物质等。四、论述题(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主要过程,及其效应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答:B细胞的激活与分化:BCR复合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B细胞表面表达IL-1R;BCR-抗原交联,细胞活化,细胞表面出现一系列的新分化受体;同时T细胞活化提供必要的第二信号和细胞因子等,促进B细胞分化为抗体形成细胞;部分细胞成为免疫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效应阶段:抗体发挥免疫效应:①抗体与抗原结合;②激活补体;③ADCC作用;④免疫调理;⑤参与超敏反应。(9分)6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中和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蛋白;活化补体介导对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溶解;通过ADCC和免疫调理促进NK、Mφ对病原体的杀伤和吞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介导超敏反应,或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6分)五、综合分析题(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阅读下列病例,然后用免疫学理论阐述问题。主诉:乙型肝炎30年,伴发肝硬化10年,肝区隐痛一年,加剧一月余。病史:患者:男,59岁,21岁时罹患病毒性肝炎,经两对半检查,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长期采用抗病毒和保肝治疗效果不明显,23岁时诊断为慢性迁延性肝炎,49岁时发现肝硬化。近一年来肝区隐痛,近一月持续性肝区疼痛加剧,饭后上腹饱胀、暧气明显,明显消瘦。查体:心率72次/分、脉搏18次/分,体温37.8℃,面色灰暗,典型肝病面容,舌红,苔黄而厚,手掌侧大小鱼际处有明显呈有片状红斑。听诊:心脏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未闻及干湿罗音。叩诊:心界基本正常,两肺音清。腹部平软,肝肋缘下三指,质地稍硬,脾肋下两指半,质硬。腹壁有多个蜘蛛痣,似有移动性浊音。腹股沟有皮疹。神经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检查:B超:肝内实质占位伴腹腔淋巴结肿大。核磁共振检查示:肝脏右叶有占位性病变,5×4.5cm。AFP:1200ng/ml。两对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阳性。ALT:100,AST<40,白蛋白正常值为,40g/L,白/球比值为1.7,总胆红素:18μmol/L。诊断:肝炎后肝癌(巨块型),伴肝硬化。治疗:在全麻下行右肝癌根治术,术中可见有腹腔积液700-800ml术后病理诊断:(右肝VI段)中-低分化肝细胞癌,肿瘤直径大小约4.8cm(术中将取出的部分肿瘤组织保存于液氮中)。3个月后肝右叶肿瘤复发,肿块直径约1cm,并伴有移动性浊音,行TACE术3次,术后胸片、胸部CT提示双肺散在结节,肺转移,并有少量胸腔积液。经消化内科、呼吸科和肿瘤科会诊建议进行免疫活性细胞治疗。免疫活性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将肿瘤组织从液氮中取出,反复冻融,取其上清,浓缩除菌。用白细胞单采仪采集患者白细胞1×108,将细胞贴壁30min,将悬浮细胞取出作为T细胞的主要来源,将其与细胞加入GM-CSF和IL-4诱导树突状细胞(DC),将DC与肿瘤裂解上清和悬浮细胞共育,并加入IL-2培养10天,收集活化的T细胞静脉过继输注给患者,每周一次,每次输注1011活化细胞和IL-2治疗,每三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同时给予卡介苗接种治疗。经治疗后胸腹水消失,肺与肝右叶肿块消失。随访后一年半,发现双肺再次出现结节,AFP>500ng/ml。诊断为肝癌肺转移复发。7请采用免疫学的基本知识论述免疫活性细胞和卡介苗注射抗肿瘤治疗的原理,以及肿瘤逃避免疫细胞攻击导致复发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