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学案第12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师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5年江苏历史考试说明】(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知识结构-构建框架】1.改革开放以前,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也遭受了重大挫折,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不同阶段(1)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时期。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既取得了重大成就,也有曲折和失误。(3)第三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但在周恩来和邓小平主持工作时,国民经济得以回升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历史现象(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3)对外开放经历了创办经济特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等步骤;(4)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起来。3.社会主义建设一直围绕两条线曲折探索:一条是内在的生产关系的线,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证明是有缺陷的,不得不进行市场经济和多种经济成分改革;一条是外在的开放线,从相对封闭到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4.整个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点时间:1953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84年城市改革、1992年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93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解决非公有制经济性质问题。【考点落实-考向例析】考例1建国初期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知识定位过渡时期——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信息解读从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10月”可知这时我国已开始了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形成,而“粮食的统购统销”是这一体制的重要内容。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故应选C。答案C考例2建国初的物资统一调拨体制(2014·海南高考)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在大区范围内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随后,东北地区计划分配的物资种类逐年增加。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展开。这反映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知识定位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辨析选项依据题干时间1953年以及材料“1950年,东北人民政府规定对煤炭、钢材等多种生产资料统一分配。从1953年起,计划分配调拨体制开始在全国展开”的信息说明计划经济体制与东北地区发展重工业有很大渊源,这与新中国“一五”计划有关,故D项正确。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出行政区域扩大的信息,与题干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答案D从多元史观认识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步性1.计划经济体制(1)革命史观: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2)现代史观: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模式,为中国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来源:Z.xx.k.Com](3)社会史观:深刻影响了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4)全球史观: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初步建立,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革命史观:通过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战胜资本主义。(2)现代史观: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工业化的进程。(3)社会史观:带来了社会生活、思想观念、衣食住行等的一系列变化。(4)全球史观:是新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考点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核心词:主要矛盾、“左”倾错误、“八字”方针1.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2.中共八大——正确方针(1)内容:一是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3.“左”倾泛滥[来源:Zxxk.Com](1)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3)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4.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5.“文化大革命”浩劫(1)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2)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考例3客观认识“大跃进”运动整合理解建国后中共在探索中的“左”倾错误1.政治上,主观夸大阶级斗争的严重性,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2.经济上,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过分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公有化程度,错误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3.外交上,从5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所谓的“革命外交”,着眼于意识形态,恶化了我国的外交环境,形成了60年代中美、中苏关系全面恶化的局面。4.学术上,将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评,破坏了“双百”方针的贯彻执行,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学、艺术的发展。5.教育上,政治运动严重冲击了教育的正常发展,甚至出现了高考制度被废除的严重错误,“工农兵学员”的招生制度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考点三新时期经济体制转型(1978~2014)——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核心词:工作重心转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开放格局1.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思想。(2)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3)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②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国有企业改革①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②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发展: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③意义: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过程①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②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③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④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⑤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考例4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真实生产关系(2014·江苏高考)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知识定位经济体制改革信息解读农民并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说明农民一直有主动调整政策与制度的意识,而改革开放前夕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自己闯出了农业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式,为题干材料提供例证,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表明农民是“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不符合题意。答案D考例5经济特区的本质属性是经济体制调整深刻理解新中国三次大的经济体制转型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4.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高考预测-原创押题】押题1(立意:关注主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变化情况,最终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押题2(立意:关注概念——经济体制转型)2014年7月14日数字中国网:“第一次从半统制经济转为计划经济,第二次从计划经济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次经济体制转型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关于这两次经济体制转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改变了计划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B.改变了各种所有制成份及其比例结构C.“一五”计划完成与中国入世成功可分别视为转型标志D.转型前后社会主义性质发生变化答案D解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