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主讲:韩晓亚手机:15919226506,短号62506课件下载地址:网络教学平台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欧洲中央银行(ECB)英格兰银行(BOE)日本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比较同?异?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为什么研究中央银行?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应量、信贷供应量»制定利率、汇率»调整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上世纪80年代后,出现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分离的趋势,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去美国金融危机后很多国家重新赋予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2010年6月,英国政府把金融监管权从金融服务局转移到央行。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也涉及到将银行业监管职能纳入美联储职权范围的内容。欧洲中央银行自2014年3月1日起将统一监管欧元区银行业美联储与美国经济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对金融机构监管的缺失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提供货流动性,稳定金融市场,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刺激经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时机和方式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因素日本货币政策的教训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股市、楼市泡沫,泡沫破灭导致经济长期低迷安倍经济学:量化和质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货币一体化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分散的财政政策中国货币稳定和汇率稳定的冲突通货膨胀在于货币超发,货币超发在于央行购买外汇,购买外汇是为了稳定汇率,不让人民币过快升值。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货币政策世界经济金融形势美国欧洲日本新兴经济体国际联系联系渠道: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进口和出口国际金融:国际资本流动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主要经济体表现美国经济增长动能持续增强,但面临若干政策风险。欧元区经济走出衰退,但复苏态势不稳。日本经济受政策刺激强劲反弹,长期内挑战仍存。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长放缓,金融市场动荡,面临的风险上升。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13年初,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趋于宽松。进入二、三季度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政策出现分化,部分国家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通胀压力、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的压力,也有一些国家为提振经济继续放松货币政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56.9万亿元,同比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6%,涨幅与上年持平。贸易顺差为2597.5亿美元。中国宏观经济展望虽然面临的环境依然复杂,制约和挑战不少,但从经济发展的潜能和动力等综合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有望保持平稳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我国货币政策趋势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课程内容围绕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组织清算等方面的基本职责,从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职能定位、业务运作、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等方面进行阐述。课程内容诸多内容在《金融学》中已经讲过或者提到过。主要是对《金融学》中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等章节的深化与扩展,但也涉及到了其他章节的内容。教学目标理解中央银行的基本理论和中央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通过学习,能够从宏观角度观察和分析经济、金融运行状况,提高对经济、金融发展规律的认识能力。主要内容内容:中央银行概述中央银行的业务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概述产生和发展性质和职能类型和结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业务负债业务货币发行存款发行中央银行债券资产业务再贴现、再贷款证券买卖黄金、外汇储备支付清算业务征信业务、反洗钱业务经理国库业务、会计业务、统计业务中央银行职能: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工具和实施货币政策有效性及其检验中央银行职能:金融监管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对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正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着眼于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强调金融和宏观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以及跨市场、跨行业的全面监管,实质就是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意义重大。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主要涉及完善宏观调控、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以及影子银行监管等方面内容。逆周期的宏观审慎监管2010年7月,美国通过了历史上最严厉的“多德—弗兰克法案”;12月,巴塞尔协议Ⅲ正式通过,标志着对银行业的监管从单纯重视“微观审慎”过渡到“宏微观审慎并重”;2011年1月,欧洲银行系统风险监管委员会正式启动,泛欧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开始形成;中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逆周期宏观审慎制度框架”。学科特点理论起点高、综合性强,涉及到的知识面广,需要诸多的知识储备实践性强相关课程宏观经济学金融学商业银行学金融市场学财政学国际金融参考教材王广谦主编:《中央银行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九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参考书目周小川:《国际金融危机:观察、分析与应对》,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10月版。《货币的教训——汇率与货币系列评论》,周其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格林斯潘回忆录——动荡年代、勇闯新世界》,2007年第一章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产生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央银行制度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后期到一战结束初步形成阶段第二阶段:一战后到二战结束普遍推广时期第三阶段:二战后至今强化发展时期第一阶段:中央银行的初步形成17世纪中后期——一战结束:中央银行初步形成时期约有29家中央银行先后成立,其中欧洲19家,美洲5家,亚洲4家,非洲1家中央银行制度的初步形成最早的中央银行1656年成立的瑞典银行»1668年被收归国有,1897年取得垄断的货币发行权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1694年伦敦城1268家商人出资合股建立了英格兰银行,将募集到的120万英镑借给英王威廉三世,作为交换条件,该银行取得发行银行券和代理国库的特权。1928年成为英国唯一的发行银行。中央银行产生的背景欧洲商品经济发达对货币、信用(借贷行为)的需求银行业发达银行业问题产生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银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散发行银行券带来的问题»银行券是金属货币的代表符号»兑换问题、流通范围、多套货币共存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效率低下银行的支付能力保证问题金融监管问题政府融资和代理国库问题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集中发行银行券的需要集中票据交换和清算的需要保证银行支付能力和稳定银行体系的需要对金融业监督管理的需要便利政府融资和代理国库的需要中央银行产生的两条渠道由商业银行演变而来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政府直接组建1913年成立的美联储初创时期中央银行特征自然的发展与演变逐步拥有到全部垄断货币的发行权兼营商业银行业务一般多是私人股份或公私合股的银行第二阶段:中央银行的普及与发展普及时期:一战后至二战后一战期间,金本位制被放弃,出现严重通货膨胀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经济会议,提出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1922年,日内瓦国际经济会议,建议尚未建立中央银行的国家尽快建立中央银行40多家中央银行改组或成立特点政府直接建立借鉴了前一时期中央银行创设和发展的经验一些不发达国家也建立了中央银行很多国家放弃金本位制增强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背景:大萧条)第三阶段:中央银行制度的强化二战后至今欧美国家:中央银行国有化,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新独立国家普遍设立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标志中央银行制度完成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展强化原因发行信用货币的需要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出现,宏观调控职能的加强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清政府时期1905年,成立户部银行,铸造货币、代理国库、发行纸币1908年,改名大清银行,进一步明确其国家银行的地位北洋政府时期1912年,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1908年成立的交通银行,也取得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国民政府时期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中央银行条例》,1928年成立“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和1935年成立的中国农民银行,也有货币发行权1935颁布《中央银行法》,明确“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实行法币改革,放弃银本位制1942年,中央银行集中了货币发行权1949年,随国民党撤往台湾新中国: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在石家庄成立1978年底以前:是中国唯一的银行,具有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双重职能。1979-1983年,双重职能逐步剥离,中央银行的职能逐步增强。1984年起,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领导和管理全国的金融事业。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至今1995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进入法制化阶段1998年,撤销省级分行,设立九个大区分行和两个营业部,有利于摆脱地方政府的干预中国人民银行:1984年至今2003年银监会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部分金融监管职能被剥离,同年修改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实行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职能的适当分离,强化货币政策职能。2005年,成立上海总部,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主要承担部分中央银行业务的具体操作职责,同时履行一定的管理职能。中国人民银行隶属于国务院,与国务院各部委平级实行行长负责制行长1人,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副行长若干人,由国务院总理任免现任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中国人民银行实行总分行制总行设在北京,总行一级有多个内设机构,上海总部是总行的有机组成部分总行下面有11个分支(地区)机构。分支机构包括分管全国31个地区的9个分行和北京、重庆2个营业部。中国人民银行的内设机构办公厅条法司货币政策司金融市场司金融稳定局调查统计司会计财务司支付结算司科技司货币金银局国库局国际司内审司人事司研究局征信管理局反洗钱局党委宣传部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稳定。确定人民币汇率政策;维护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实施外汇管理;持有、管理和经营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职责经理国库制定支付结算规则,维护支付、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反洗钱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国际金融活动。货币政策与货币政策制定相关的组织机构是货币政策司和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货币政策委员会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咨询议事机构。其职责是,在综合分析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讨论货币政策有关事项,并提出建议。货币政策委员会名单(15人)人行行长和两名副行长(3人):周小川(货币政策委员会主席)、杜金富、胡晓炼外汇管理局局长(1人):易纲政府部门(4人):国务院副秘书长(尤权)、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财政部副部长(李勇)、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金融监管部门(3人):银监会(尚福林)、证监会(郭树清)、保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