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复习纲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政治理论》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是指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所形成的观察事物、解决问题的最一般的方法和原则。世界观作为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总的原则,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和规范作用,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质,精神现象是物质派生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物质决定意识,它是第一性的;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它是在物质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物质的反映,意识是第二性的。3.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和本质;物质是第二性的,是精神、意识、思维的派生物或表现。它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一种错误的世界观。4.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形而上学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的思维方法。两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⑴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⑵运动、发展的观点与静止观点的对立;⑶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⑷承认事物的矛盾与否认事物的矛盾的对立。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依据。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应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征,如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按劳分配、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消灭、共产党的领导、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些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二是体现中国特色,即中国有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特色和国情,具体表现为中国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生活方式和政治经济现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分层次,既有现代化的,又有原始的、落后的等等。从辩证法的观点看,这些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第二,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指导中国人民去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是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在这样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然碰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马列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是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的。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原理,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第三,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否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作用,从而在实践中犯右的错误;一是不顾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状况,把马克思主义视为终极真理和教条,从而在实践中犯“左”的错误。在今天,我们尤其要避免和防止犯“左”的错误。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对外在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这表现在: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7.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客观性: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客观的。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活动和实践的客观结果,不依人的认识、利益、愿望、好恶为标准。第三,关于同一对象的真理,只能有一个。一切真理都是客观的。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唯物论。8.两种历史观的对立⑴根本的对立表现在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映并能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唯心史观则主张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⑵唯物史观主张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唯心史观则把精神的东西当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⑶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唯心史观则主张少数杰出人物创造并决定历史,主张英雄史观,否认人名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9.当代新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①新科学技术发展和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新科学技术革命必然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③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不断变革着人的实践活动方式。④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革命,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问题创造条件,对人类未来的发展产生着长远的深刻的影响。10.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和变革的方向。⑵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并与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现象作斗争;它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时,就起促进作用;否则,就阻碍自己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⑶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两者的矛盾运动。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是“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的运动过程,这一过程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哲学基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对上层建筑某些方面、环节和具体政治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这一规律指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根本目的。我国民主制度和法制尚不健全,存在政企不分、民主法制不健全、官僚主义、机构臃肿等现象,必须进行改革,以同经济体制改革互相配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进一步发挥其优越性,提高效率,维护安定团结,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1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交换中的一般等价物。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五个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⑴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⑵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⑶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及灭亡的全部过程。13.二次大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①经济危机周期缩短,爆发频繁。②经济危机的同期性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③再生产周期四个阶段的交替过程和每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④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14.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调节和影响的办法⑴通过国有或半国有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⑵国家的宏观计划调节。⑶运用财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施加影响。⑷国家的货币信用调节措施。⑸国际经济调节措施。15.资本主义基于矛盾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决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长期性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要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没有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⑴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①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加强;③小额股票广泛发行,推行所谓“人民资本主义”;④“福利国家”出现;⑤工人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争取到了一定的民主权利等。⑵这种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①科技革命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加强,说明生产更加社会化,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从而使得基本矛盾更加尖锐;②“福利国家”、“人民资本主义”等没有改变工人阶级雇佣劳动的地位;③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从总趋势上看,是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更加充分的物质条件;④目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所谓低潮是指资本主义世界不具备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是两回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依据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所揭示出来的历史大趋势。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遭受挫折,只是表明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16.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⑴历史上看,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最高的历史阶段,是人类历史上常见的现象。⑵从理论上看,经济落后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符合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的。⑶从实践上看,经济落后国家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已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17.试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并阐述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⑴任何社会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的方式来看,分为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两种类型。外延的扩大再生产是单纯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数量,以及扩大生产场所来扩大原有的生产规模。而内涵的扩大再生产则是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要素质量的改善,以及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来扩大原有生产的规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般情况是,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以外延的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则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所占比重会随之不断提高。⑵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之一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说,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调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实际也就是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增长更多地走内涵的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这一转变的实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⑶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如下重大意义:①它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之一。②它是解决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比如在生产、建设和流通等各个领域的资源消耗高,资金周转慢,损失浪费严重,经济效益低等,都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相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它是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今后国内外市场竞争主要是科技、质量、效率和效益的较量,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很难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的。了解:⑷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个长期过程。必须:①要正确处理上新项目与利用现有基础的关系。要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充分搞好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充分挖掘潜力上来。②要切实改革经济体制和运行体制。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③最根本是要重视科技和教育,认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和重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重点方面:一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三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四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19.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⑴深化改革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需求。⑵深化改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⑶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关键环节。⑷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20.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名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1.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①五四运动的中心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它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②五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