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鱼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池塘养鱼学》绪论一、淡水鱼类养殖和池塘养鱼的概念1、渔业(Fishery,又称水产业)是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生产的事业。依生产对象和方式,渔业可分为海洋渔业和淡水渔业。淡水渔业又包括捕捞业、加工业和养殖业等。2、淡水鱼类养殖是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饲养业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性、独立性很强的自然科学。3、池塘一般是指人工修造的,7万m2以内的水面。利用池塘进行养鱼生产和繁育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就是池塘养鱼。淡水鱼类养殖的类型可分为:(1)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为温水性鱼类养殖、冷水性鱼类养殖和热带性鱼类养殖。(2)根据养殖水体运动状况分为止水养鱼和流水养鱼。(3)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分为单养、混养和套养。(4)根据养殖鱼类的发育阶段分为鱼苗饲养、鱼种饲养、成鱼饲养和亲鱼饲养。(5)按饲养水域的类型分为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拦养鱼和工业化养鱼等。(6)根据养鱼的措施分为精养、粗养和蓄养(暂养)。二、池塘养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鱼类是人们生活中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而且具有味鲜、肉细、容易消化等特点,是人们特别喜食的食品。鱼类除了食用之外,还是许多工业和医药业的原料,农牧业的饲料和肥料。2、池塘养鱼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生产稳定、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渔能养农、渔能促农”,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意义重大。3、池塘养鱼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社会就业率等具有重要意义。4、鱼类出口创汇率高,可成为我国加入WTO后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工农业产品需人民币2.4元创汇1美元。三、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发展1、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始于殷而盛于周,距今已有3200多年。公元前5世纪,越国大夫范蠡总结了群众养鲤的经验,写出了著名的《养鱼经》,是我国最古老的养鱼书籍,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文献之一。我国已用5种文字印刷向世界发行。到秦汉时代,开始了稻田养鱼和大水面养鱼。公元618~907年唐代,由单养转到多种鱼混养。宋代和明代,池塘养鱼由粗养进步到精养。清朝,对鱼苗的生产、分类以及运输,都作了详细记述。并发展了池塘养鱼和种桑养蚕结合的综合经营。2、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渔业发展。(1)1957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3120kt,淡水鱼产量占1170kt,而其中养鱼产量占560kg,1959年超过5000kt。(2)1988年超过10000kt。(3)1989年为11250kt,淡水鱼产量达6250kt,其中淡水养殖产量占4070kt。(4)2000年我国水产品总量达42789kt,其中淡水产品产量为17402.6kt,淡水养殖产量为15169.4kt。3、科技与管理科研所118个;推广站182个;大中专院校36所;国家及部级重大奖项75个;先后出台《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渔业法》等。4、黑龙江省水产资源状况1996年290KT,养殖23.8KT,占农业总收入的7%;养鱼户52696户,劳动力16.8万人,人均纯利2600元;人均淡水鱼8Kg(自产),95年全国人均淡水鱼15Kg,我省6.8Kg/人;95年全省总水域233.3万h㎡。5、世界养殖状况世界池塘面积为400万hm2,养鱼产量约为5000kt,我国占世界淡水养殖产量的80%以上。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主要淡水养鱼国家。主要养殖的鱼类均为草食性或杂食性,生长快,肉质好,可以混养。如卡特拉鱼、鲮鱼和从中国引进的草鱼、鲢等。泰国主要饲养胡子鲶,菲律宾主要饲养遮目鱼。日本的网箱养鱼和流水养鱼较发达,完全用配合饲料,主要养殖鱼类有鳗鱼、虹鳟、鲤鱼和罗非鱼等。印度尼西亚淡水鱼产量次于印度,池塘养鱼也较发达。主要养殖鱼类有鲤鱼、罗非鱼、须鲅、丝足鱼等。以色列的池塘养鱼比较发达,精养程度和单产较高。主要养鲤鱼、罗非鱼、鲻鱼、鲢鱼等。前苏联的池塘养鱼也较发达,对池塘养鱼的理论研究工作也较重视,在经济鱼类和饵料生物的移殖、驯化、杂交、选育、仔鱼的开口饵料和早期饲料,以及养殖鱼类生物学等方面均作出了一定成绩。主要养鲤鱼、鲟、虹鳟等。四池塘养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优质、高效、高档次的品种有待增加。2、杂交育种及新品种引进工作有待进一步开发。3、饲料的研究与开发。4、养殖设备现代化、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等问题。5、鱼病防治技术应用问题。6、养鱼高产、稳产、高效益问题。7、其它。课后作业与练习:1、相关概念2、池塘养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我国及世界池塘养鱼的历史、现状,及发展4、池塘养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5、池塘养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课题:池塘的基本条件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养鱼池塘的基本条件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1章池塘的基本条件和养鱼基础第一节池塘的基本条件一、水源水源的水质要求,溶氧量能终日保持在4mg/L以上,pH值最适保持7~8.5,总硬度保持在5~8德国度,有机物耗氧保持在30mg/l以下,沼气和硫化氢不允许存在。常见水源:A无污染的江河、湖泊、水库水。B地下水(井水、泵水)C工厂、矿山排出的废水。D沼泽、芦苇塘的水。二、面积1、鱼苗池:0.1~0.2hm22、鱼种池:0.2~0.5hm23、成鱼池:0.5~0.8hm24、亲鱼池:0.2~0.5hm2三、水深1、鱼苗:1m左右2、鱼种池:1.2~2.5m,驯化池2.0~2.5m3、成鱼池:2.0~2.5m4、亲鱼池:2m左右5、越冬池:3~4m四、形状和方向一般以长方形,长宽比2:1或3:1,东西走向为好,便于管理及光照好、受风力大,便于拉网,底平坦,稍向一面倾斜(排水口面),集鱼沟、龟背式等,池坝较宽、较高、坚实。五、底质1、土壤与底质多方面影响水质及饵料生物(池塘肥力),池塘具良好的保水性,对鲤科鱼类尤为重要,特别是越冬池,保水性应更好。常见土壤:(1)壤土:黑钙土、棕壤、白浆土、草碳土、碱土(2)黏土:吸附营养物质(3)沙土2、底质:以壤泥土底质为好,适宜淤泥厚度10~15cm。六、池塘的周围环境1、无高大建筑屋和树木遮蔽。2、交通便利。课后作业与练习:1、池塘养鱼的基本条件?2、如何确定养鱼池塘的形状?3、养鱼池塘周围环境有何要求?课题:池塘养鱼水质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池塘养鱼与水质的关系,掌握养鱼水质的基本要求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1章池塘的基本条件和养鱼基础第二节养鱼水质一、水温(一)池塘温度变化特点1、随气温变化而变化2、季节变化。每年的7、8月份水温最高,而1、2月份是水温最低的季节。3、昼夜变化。晴好天气水温在下午2:00~3:00最高,在凌晨5:00~6:00太阳出来前最低。(二)池水的运动1、运动的原因:风、密度差、水的注入和流出及人为因素(如开启增氧机)引起池水产生运动。2、作用:促进水中溶解氧、温度传递,改善水质状况,有利于物质循环,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了池塘的生产力。(三)水温对养殖鱼类及物质循环的影响1、对鱼类的影响。直接影响代谢强度,影响摄食和生长,过高或过低均不利,温度低不利于生长,但有利于运输,温度高不利于水质,一般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代谢快,摄食加快,生长加快,温水性鱼类最适水温24~30℃。水温剧烈变化,易使鱼类生理失常,严重时死亡。2、对环境的影响。(1)对溶解氧的影响:温度升高,水体溶解氧减少,而代谢加快,耗氧率升高,耗氧因子活跃,因此高温易缺氧。(2)对物质循环的影响:细菌活跃,且繁殖快,有利于物质循环,使饵料生物繁殖加快,但应注意水质变坏。(四)池塘水温的控制1、依季节不同调节水位。2、池边不要有高大建筑物及高大树木。3、地下等冷水设一定流程或储水池。4、设防风帐。5、利用工厂余热,地下温泉。二、溶解气体(一)溶解氧1、溶解氧对鱼类的影响。2、溶解氧对环境的影响。3、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和消耗。4、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5、池塘溶解氧的控制方法。(二)、二氧化碳1、来源2、消耗3、对光合作用的影响4、对鱼类的影响5、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方法(三)硫化氢1、来源及消耗。2、对鱼类的影响及危害。3、防止办法。(四)氨氮1、来源。2、存在形式。3、性质。三、pH值1、对鱼类的影响。2、pH变化决定因素。3、pH过低原因。4、调节措施。课后作业与练习:1、养鱼池塘的水质与养鱼的关系?2、养鱼水质的基本要求?3、水体中各种气体对养殖鱼类的影响?课题:池塘养鱼水质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池塘养鱼与水质的关系,掌握养鱼水质的基本要求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1章池塘的基本条件和养鱼基础第三节池塘施肥与水质调节一、池塘施肥(一)池塘施肥的作用1、培养池塘中鱼类天然饵料生物。2、改良池塘鱼类及生物的生活环境。3、可做为鱼类的直接饵料。4、可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二)肥料转变为鱼产品的途径1、无机肥料的转化途径:无机肥料→浮游植物→饵料生物→鱼2、有机肥料的转化途径:有机肥料→直接作用→溶解有机质→饵料生物→鱼→分解矿化→无机肥3、钙肥的转化途径被生物直接利用;增加硬度,增加二氧化碳缓冲系统;降低多种离子毒性;能与腐植质酸结合成钙盐;能取代被胶体颗粒撂吸附的营养盐;疏松底泥增进物质循环。(三)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1、有机肥料(1)种类:粪肥、绿肥、生活污水。(2)施用原则:少施、勤施、看天、看水、看鱼原则。(3)施用数量:基肥一般为4500~6000kg/hm2;追肥一般每月2800~4500kg/hm2。2、无机肥料(1)种类:氮肥、磷肥、钾肥、钙肥、微量元素等。(2)使用数量:绝对量(何志辉)N1~2g//m3,P0.1~0.22g//m3。(四)根据池塘状况掌握施肥方法1、根据池塘的溶解氧量施肥2、根据浮游生物数量施肥3、其他原因:天气、鱼、经验等。(五)解决养鱼施肥的途径1、综合经营2、利用城市污水和工厂的废水3、因地制宜采用绿肥4、正确的施肥,充分发挥肥效5、塘泥回塘二、池塘水质调节方法(一)水质调节的常规方法1、适时追肥2、经常加注新水3、定期搅动底泥(二)采用机械方法调节水质1、使用增氧机调节水质2、使用水质改良机调节水质3、使用潜水泵调节水质4、使用水质净化机改良水质(三)利用化学方法调节水质1、生石灰2、生氧剂3、水质改良剂(四)控制浮游生物组成调节水质1、实用晶体敌百虫控制浮游动物2、控制蓝藻课后作业与练习:1、池塘施肥作用及肥料转变为鱼产品的途径?2、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3、解决养鱼施肥的途径?4、池塘水质调节方法有哪些?课题: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教学要点与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鱼类性腺发育、分期及其特点,掌握鱼类性周期概念及其特点教具与材料:《池塘养鱼学》教材教学内容与设计:第2章主要养殖鱼类的繁育第一节鱼类繁殖的基础知识一、性细胞的生长发育与成熟过程(一)卵细胞的生长发育1.卵原细胞增殖期这一时期内,卵原细胞进行长大向初级卵母细胞过渡。2.生长期又可分为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两个阶段。(1)小生长期。是卵母细胞的原生质生长期。因原生质的积累而使初级卵母细胞的体积增大。此期以初级卵母细胞卵膜外生长了一层扁平的滤泡上皮细胞而结束。这一期内的卵母细胞称为第Ⅱ时相卵母细胞。(2)大生长期。为卵黄积累时期。卵细胞内有卵黄颗粒出现,即为大生长期的开始。人为将大生长期又分为两个阶段:卵黄开始积累阶段和卵黄充满阶段。卵黄开始积累阶段,滤泡上皮细胞分裂成二层,此时初级卵母细胞的体积逐渐进一步增大,称为第Ⅲ时相的卵母细胞。卵黄充满阶段末期,细胞核发生偏位,逐渐移向动物极精孔细胞所在位置的下方,此阶段的卵母细胞称为第Ⅳ时相卵母细胞。据卵径大小、卵黄积累的程度和卵核的位置,可以把第Ⅳ时期的卵母细胞分为早期(Ⅳ+)、中期(Ⅳ++)和末期(Ⅳ+++)。卵母细胞的生长成熟,就是指Ⅳ+++,若卵巢中大部卵母细胞均达生长成熟,即可进行人工催产。3.成熟期。完成大生长期后,初级卵母细胞体积不再增大,而进行核的成熟变化:进行两次成熟分裂,并停留在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这个过程是卵细胞的

1 / 8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